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本方主治:濕熱腳氣,表邪不解,脈浮數者。濕熱相搏、遍身骨節煩痛、肩背沈重、胸膈不利、足脛腫痛、關節腫痛。一切風濕熱毒、侵淫瘡瘍、膿水不絕或痛或癢,脈沈實緊數或動滑者
本方適用濕熱流注肢體關節而引起的痹痛、瘡瘍。方中黃芩、清熱燥濕;羌活祛風勝濕,宣痹止痛;當歸養血和血;共為君。
苦參清熱燥濕;蒼朮運脾燥濕,合黃芩使濕從內消;茵陳清熱利濕;澤瀉、豬苓滲濕利水,三藥使濕從小便出;五藥為臣。
防風、升麻、葛根配羌活祛風勝濕,使濕從外散,並可宣痹止痛;人參益氣合當歸以調養氣血,使氣血和而疼痛止;白朮助人參益氣健脾,以固中土。
知母清熱生津養陰,亦可制羌、防、二朮之燥,六藥均為佐,炙甘草合參、朮益氣健脾,並調和諸藥為使也。
傳統服藥法
當歸3錢,羌活1錢半,蒼朮1錢半(炒),防風1錢半,白朮1錢半(炒),黃芩1錢半(酒炒),澤瀉1錢半,黃柏1錢半(酒炒),豬苓1錢半。
水煎,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非濕熱引起之痹痛慎用
相關證候

肝氣鬱結
肝鬱氣滯,肝鬱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當歸拈痛湯, 出處:《醫門補要》。 組成:苦參(炒)、海南子、當歸、茵陳、獨活、木通、防已、川柏(炒)、蘇葉、蒼朮、知母、木瓜。 主治:濕腳氣。
當歸拈痛湯, 出處:《醫略六書》卷二十四。 組成:當歸3錢,羌活1錢半,蒼朮1錢半(炒),防風1錢半,白朮1錢半(炒),黃芩1錢半(酒炒),澤瀉1錢半,黃柏1錢半(酒炒),豬苓1錢半。 主治:濕熱腳氣,表邪不解,脈浮數者。
當歸拈痛湯, 出處:《醫學啓源》卷下。 組成:羌活半兩,防風3錢,升麻1錢,葛根2錢,白朮1錢,蒼朮3錢,當歸身3錢,人參2錢,甘草5錢,苦參(酒浸)2錢,黃芩1錢(炒),知母3錢(酒洗),茵陳5錢(酒炒),豬芩3錢,澤瀉3錢。 主治:濕熱爲病,肢節煩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於脛,腫痛不可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