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當歸湯

BU XUE DANG GU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脾經 16%
肺經 13%
心經 13%
腎經 10%
膀胱經 5%
胃經 4%
心包經 4%
小腸經 3%
大腸經 3%
膽經 2%
三焦經 1%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胃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補血當歸湯以「當歸」為君藥,原因如下:

  1. 補血之要藥: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其富含當歸多醣、阿魏酸等活性成分,能促進紅細胞生成,改善血虛症狀,故為補血之首選藥物。
  2. 方名所指:「補血當歸湯」以「當歸」命名,即強調當歸在方劑中的重要性,其藥性、功效與方劑名稱相符,體現了方劑的中心思想。

補血當歸湯中並未包含菊花。菊花常用於清熱解毒、疏散風熱,而補血當歸湯則以補血活血為主要功效。

補血當歸湯主要組成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等,這些藥材具有補血、養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用於治療血虛證,如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氣短、月經不調等。

菊花與補血當歸湯的功效方向截然不同,兩者不會同時出現在一個方劑中。

補血當歸湯中加入川芎,是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當歸補血養血,但單用易滋膩,且血行不暢則難以達於血虛部位。川芎則能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使當歸的補血功效得以更好地發揮,並能緩解血虛所致的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同時,川芎亦能協同當歸,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液生成,達到更好的補血效果。

補血當歸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補血功效: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當歸補血,但若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則補血效果難以發揮。白朮健脾益氣,可增強脾胃運化能力,使補血藥物更好地吸收利用,提高補血效果。
  2. 協調藥性,防止滋膩: 當歸滋陰補血,性偏潤滑。若單用當歸,容易造成脾胃虛弱,或出現腹脹、便溏等症狀。白朮健脾燥濕,可協調當歸的滋膩之性,防止藥性過於偏寒,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補血當歸湯中加入細辛,看似不合常理,實則有其奧妙。細辛味辛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經通絡之效。

方中加入細辛,主要針對以下兩點:

  1. 溫經散寒,改善血虛寒凝: 補血當歸湯主治血虛證,而血虛常伴有寒凝,導致經絡阻滯,血行不暢。細辛溫經散寒,有助於改善寒凝血瘀,促進血液循環。
  2. 協調藥性,增強補血效果: 細辛的溫陽之力,可協調當歸、川芎等補血藥的藥性,使其補血效果更加顯著,避免寒性藥物影響補血效果。

因此,補血當歸湯中加入細辛,是根據其溫經散寒、協調藥性的作用,以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補血當歸湯中加入茺蔚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助陽,行血止痛:茺蔚子性溫,入腎經,具有溫腎助陽、行血止痛之效。當歸補血活血,但性偏涼,對於血虛兼寒、痛經等症,單用當歸效果有限。茺蔚子的加入,可溫腎助陽,溫煦血脈,促進血液運行,緩解疼痛。
  2.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茺蔚子與當歸配合,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補血活血的功效。茺蔚子溫腎助陽,可促進血氣運行,提高當歸的補血效果,同時也能緩解當歸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性過盛。

補血當歸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1. 相輔相成:白芍與當歸皆屬補血藥,但功效有所側重。當歸偏重於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白芍則擅長養血柔肝、止痛緩急。兩者配合,既能補血,又能養血,使補血效果更全面。
  2. 緩和藥性:當歸性溫,長期服用容易燥熱。白芍性微寒,能緩和當歸的溫燥之性,防止補血過度而引發上火等副作用,使補血效果更平和穩妥。

補血當歸湯中加入羌活,看似並不直接針對補血,實則有其巧妙之處。

羌活性溫,味辛,具有發散風寒、止痛的功效。當歸補血之餘,可能因寒邪阻滯而影響藥效。羌活加入,可祛除寒邪,使藥物更易於到達病竈,提高補血效果。

此外,羌活還可緩解因氣血不足而導致的頭疼、肢體麻木等症狀,有助於整體調理,提高患者的舒適度,促進康復。

補血當歸湯中加入薄荷,看似矛盾,實則別有用意。

薄荷性涼,味辛,可清熱解表,疏散風熱,並能促進血液循環。當歸補血養血,但若血行不暢,補血效果大打折扣。薄荷的加入,恰可疏通血脈,促進血液流動,有助於當歸補血功效的發揮。

此外,薄荷亦可緩解當歸補血後可能出現的頭暈、胸悶等症狀,起到協調作用。因此,薄荷在補血當歸湯中,不僅不矛盾,反而相得益彰。

補血當歸湯中加入大黃,看似矛盾,實則暗藏玄機。

其一,大黃性寒,可瀉熱解毒,配伍當歸等溫補藥材,可防止補血過度,導致血熱妄行,並能促進血液循環,更好地滋養血脈。

其二,大黃有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血瘀阻滯,促進血液流通,進一步增強補血功效。

因此,大黃在補血當歸湯中,不僅起到平衡藥性、防止副作用的作用,更能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補血效果。

補血當歸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當歸性溫,偏於活血,而甘草性甘平,具有緩和、調和之效。加入甘草能中和當歸的溫燥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使藥性更平和,更適合補血養血。

2. 增強補益作用:甘草具有補氣益脾之功效,與當歸、川芎等藥材配合,能更好地促進氣血生化,增強補益效果,使補血效果更加顯著。

補血當歸湯中並未包含車前草。車前草性寒,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泌尿系統感染、水腫、濕疹等症狀。而補血當歸湯則以補血養血為主,其組成多為溫補性藥材,例如當歸、川芎、熟地黃等,用於治療血虛證,如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等。

車前草與補血當歸湯的功效相反,因此不會一同使用於同一方劑中。若要使用車前草,應根據症狀選擇其他適合的方劑。

補血當歸湯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助補血氣: 當歸補血,但若血虛兼有風寒阻滯,則血行不暢,補血效果難以發揮。防風性溫,善於祛風寒,可使血脈通暢,幫助當歸補血氣。
  2. 調和藥性,防止燥烈: 當歸補血,但性偏溫燥,若單用易導致上火。防風性平,可緩解當歸的燥烈,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補血過程中出現燥熱之症。

總而言之,防風在補血當歸湯中起著疏風散寒,調和藥性的作用,使補血效果更佳,並減少副作用。

補血當歸湯中加入白蒺藜,主要是因為白蒺藜具有疏肝解鬱,散瘀止痛的功效,與當歸、川芎等藥物相輔相成,能更好地達到補血活血的效果。

白蒺藜的疏肝解鬱作用,可以緩解因氣血不足引起的肝氣鬱結,進而改善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同時,白蒺藜的散瘀止痛功效,可以幫助消除瘀血,促進血液循環,進一步提升補血的效果。因此,白蒺藜的加入可以提升補血當歸湯的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中醫方劑:補血當歸湯

組成: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菊花: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安神。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茺蔚子: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
  •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車前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祛痰、涼血、解毒。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白蒺藜

功效:

  • 婦女行經,經血過多,導致血虛肝虛,出現眼疼、視力模糊、黑眼圈、眼翳白陷等症狀。

其他功效:

  • 補血
  • 活血
  • 止痛
  • 調經
  • 潤腸
  • 補肝

禁忌:

注意事項:

總結:

中醫方劑「補血當歸湯」主要成分當歸、菊花、川芎、白朮、細辛、茺蔚子、白芍、羌活、薄荷、大黃、甘草、車前草、防風、白蒺藜,具有補血、活血、止痛、調經、潤腸、補肝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婦女行經,經血過多,導致血虛肝虛,出現眼疼、視力模糊、黑眼圈、眼翳白陷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當歸5錢,菊花5錢,川芎2錢,白朮2錢,細辛2錢,茺蔚子2錢,白芍2錢,羌活2錢,薄荷2錢,大黃2錢,甘草3錢,車前3錢,防風2錢半,白蒺藜3錢。
上為末。
每服1錢5分,燈心湯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血活血、清肝明目的功效,但孕婦、哺乳期婦女、月經量過多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血當歸湯, 出處:《眼科闡微》卷三。 組成:當歸5錢,菊花5錢,川芎2錢,白朮2錢,細辛2錢,茺蔚子2錢,白芍2錢,羌活2錢,薄荷2錢,大黃2錢,甘草3錢,車前3錢,防風2錢半,白蒺藜3錢。 主治:婦人行經,去血過多,血衰肝虛,眼疼,黑眼花翳白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