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藤湯

GOU TE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誠書》卷八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心經 15%
脾經 15%
肺經 15%
腎經 7%
胃經 7%
膀胱經 5%
大腸經 5%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鉤藤湯

鉤藤湯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橘紅、鈎藤、天南星、天麻、白僵蠶、人參、遠志、石菖蒲、犀角等。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陽虛氣弱、脾胃虛寒、痰濕咳嗽、瘰癧、乳癰、痰核、水腫、痞塊、吐血衄血、咳喘痰多、食慾不振、胸悶脘痞等症。

鈎藤具有平肝息風、清熱瀉火之功。平肝息風可緩解肝風內動所致的頭痛眩暈、驚癇抽搐、妊娠子癇,清熱瀉火可治熱病、口腔潰瘍、喉嚨痛、牙痛等病症。鈎藤性味甘、微寒,歸肝、腎經。

白僵蠶性辛、寒,入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可治療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石菖蒲具有多種功效。它可以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常用於治療痰濕穢濁之邪矇蔽清竅所致之神誌昏亂、癲狂痰熱內盛、濕濁矇蔽等症狀。另外,石菖蒲也具有芳香化濕、安神益智、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

天麻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等功效。平肝息風可治療癲癇、驚風等症;祛風除濕可治眩暈、頭痛、麻痺等症;活絡止痛可緩解頭痛、偏頭痛等症狀;補血養肝適用於肝血不足等症;安神可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等症,但不宜過量服用,孕婦、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者慎用。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可治療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風濕痺痛、中風、癲癇、破傷風;各種咳喘痰多、痰難咯出之症;胸悶、脹氣、食積不化;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腳氣病等濕熱病症;水腫、淋閉、瘡腫、癰疽等症。但天南星有毒,內服須謹慎,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

犀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此外,犀角還具有強筋骨、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等功效。犀角能有效治療筋骨疼痛,風寒濕痹,骨節痠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犀角在中藥中被認為具有解毒功能,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特性。犀角性寒,味苦、澀,入心、肝二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定驚,解毒清肝之功效。另外,犀角性寒,味甘、鹹,入心、肝、肺經,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能清退溫熱,涼血止血。用於溫病熱入血分、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斑疹、吐血、衄血、下血等症。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遠志性溫,味辛,歸心腎經,含有遠志酮、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遠志中的遠志酮可刺激尿液分泌,利尿消腫。遠志中的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緩解炎症反應,促進水腫消退。遠志中的揮發油和辛味成分可祛痰止咳,可與杏仁、貝母、桔梗同用,治療痰多粘稠、咳吐不爽者。遠志中的苦味成分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與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同用,治療癰疽瘡毒,乳房腫痛等症。

功用與主治

鉤藤湯主要功效為平肝息風、清熱瀉火,適用於小兒各種瘈癇痙攣抽搐的疾病。

方劑組成解釋


鉤藤具有平肝熄風、祛痰止痙的功效,是本方的主要成分。天南星、天麻、白僵蠶具有祛痰止痙的功效,可以協助鉤藤發揮作用。人參、遠志、石菖蒲具有養心安神、開竅醒神的功效,可以緩解抽搐、驚厥等症狀。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以緩解抽搐、驚厥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相關疾病


舌頭卷曲回縮,轉動不靈目偏視身體搖動容易跌倒手震顫動搖面色發青四肢筋肉筋攣僵硬子癇昏迷腰背反折,身體後仰如弓狀四肢抽搐顏面抽搐顏面神經麻痺睡眠時磨牙半身不遂頭部不由自主地搖動不能自制舌頭僵硬,活動不靈伸舌時舌體顫動不定,不能控制不由自主地嚼咬舌頭肺結核胰臟炎

相同名稱方劑


鉤藤湯, 出處:《誠書》卷八。 組成:橘紅、鉤藤、膽星、天麻、僵蠶、人參、遠志、石菖蒲、犀角。 主治:小兒諸癇痙痓。

鉤藤湯, 出處:《何氏濟生論》卷七。 組成:鉤藤鉤1錢,當歸1錢,茯神1錢,人參1錢,苦梗1錢5分,桑寄生1錢。 主治:妊娠胎動,面青冷汗,氣欲絕者。

鉤藤湯,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組成:鉤藤、紅花、木香、川芎、當歸、白芍、甘草、白朮、青皮、黃連、官桂、生薑各等分。 主治:痘後口噤僵直,繞臍腹痛。

鉤藤湯, 出處:《痘疹仁端錄》卷六。 組成:荊芥、牛蒡、紫草、川芎、白朮、白芍、當歸、人參、官桂、鉤藤、甘草、木香、青皮、黃連。 主治:痘症腹痛、口噤,冷汗僵直。

鉤藤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九。 組成:鉤藤1兩,桑根白皮(銼)1兩,馬牙消1兩,梔子仁3分,甘草(炙)3分,大黃(銼,炒)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 主治:傷寒頭痛壯熱,鼻衄不止。

鉤藤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三。 組成:鉤藤1兩,黃芩(去黑心)1兩,升麻1兩,甘草(炙令赤色,銼)1兩,鱉甲(去裙襕,醋浸,炙令黃色)半兩,丁香半兩,大黃(銼,微炒)4兩。 主治:傳屍勞瘦,骨蒸、伏連、殗殜,命在須臾,精神尚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