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神效活絡丹

JIA JIAN SHEN XIAO HUO LUO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脾經 17%
肺經 15%
心經 13%
胃經 9%
膀胱經 7%
腎經 4%
膽經 3%
心包經 2%
三焦經 1%
小腸經 1%
大腸經 1%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原因如下:

  1. 通絡止痛: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的功效。其辛散之性可疏通經絡,解除痺痛,對於風寒濕痺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有較佳效果。
  2. 化痰止咳:天南星具有一定的燥濕化痰作用,對於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因此,天南星的加入可增強「加減神效活絡丹」的通絡止痛、化痰止咳之效,使其更能有效治療風寒濕痺、痰濕阻肺等病症。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包含防風,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該方劑主治風寒濕痺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關節屈伸不利等症狀,防風可以有效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2. 疏通經絡: 防風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痺痛症狀。方劑中其他藥物如當歸、川芎等也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與防風配合,能更有效地疏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痺痛。

「加減神效活絡丹」中包含「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宣肺止咳: 前胡性微寒,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宣肺止咳的功效。方劑中若出現風寒襲肺,咳嗽痰多等症狀,前胡可發揮其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的功效,幫助患者恢復呼吸道通暢。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前胡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例如與柴胡、桔梗等藥物合用,可以更有效地宣肺止咳,並兼顧解表、理氣等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總體而言,前胡的加入,可以幫助「加減神效活絡丹」更全面地治療相關病症,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包含羌活,主要原因有二:

  1. 祛風濕止痛: 羌活性溫,味辛,入肝、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痛、解表散寒的功效。此方以活絡止痛為目的,而羌活可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達到活絡筋骨、止痛的效果。
  2. 配合其他藥材: 方劑中其他藥材,如獨活、川芎等,也具有祛風濕、活血化瘀的功效,與羌活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最佳效果。

「加減神效活絡丹」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川芎,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減輕疼痛。
  2. 疏風通竅: 川芎還具有疏風通竅之效,可緩解頭風、頭痛、鼻塞等症狀。方劑中加入川芎,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使頭部經絡暢通,達到止痛止癢的效果。

「加減神效活絡丹」中添加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通絡: 全蠍性溫,入肝經,具有通絡止痛、散瘀消腫之效。其藥性可有效緩解經絡不通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藥物相輔相成,提升整體療效。

2. 解毒止痙: 全蠍亦具一定的解毒功效,可用於治療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痙攣、抽搐等症狀。在某些情況下,全蠍可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發揮解毒止痙的功效,進一步增強方劑的治療效果。

加減神效活絡丹中添加橘紅,主要基於其行氣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

橘紅味辛性溫,入肺經,能疏散肺氣、宣肺止咳,對於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同時,橘紅亦能理氣活血,疏通經絡,有助於緩解疼痛。

因此,在加減神效活絡丹中加入橘紅,可有效增強方劑的行氣活血、止痛化痰功效,使藥效更顯著,治療效果更佳。

加減神效活絡丹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燥濕化痰:蒼朮性溫燥,能燥濕化痰,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疏通經絡,改善因濕邪阻滯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使活絡功效更顯著。
  2. 健脾開胃:蒼朮具有健脾開胃之效,能增強脾胃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為活絡丹其他藥物發揮作用提供良好基礎,使藥效更易於發揮。

綜上所述,蒼朮的加入不僅有助於活絡功效,更能提升藥效整體效益,使其更能發揮祛風除濕、活絡筋骨的功效。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加入「鬱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鬱金性味辛、苦、涼,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2.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鬱金還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一些伴有熱毒、炎症的瘀血腫痛,鬱金能起到清熱解毒,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因此,鬱金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活絡丹的活血化瘀功效,更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使活絡丹的療效更加全面。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加入「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除濕,止痛消腫: 白附子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消腫之效。對於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筋骨疼痛、關節腫脹等症狀,白附子可有效緩解。
  2. 通絡活血,改善循環: 白附子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麻木、痺痛等症狀。同時,其通絡活血的功效,有助於藥物成分更好地滲透至病竈部位,發揮療效。

因此,白附子的加入有助於「加減神效活絡丹」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有助於解除關節疼痛,緩解筋骨痺痛等症狀。
  2. 補血養血: 當歸性溫,味甘,歸肝、心、脾經,能補血養血,改善氣血不足,提高患者體質,促進病竈恢復。

因此,當歸在「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扮演著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加入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烏藥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例如跌打損傷、腰腿疼痛等。
  2. 溫陽散寒: 烏藥還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對於因寒邪侵襲導致的疼痛,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在一些寒性體質患者的活絡丹方中,加入烏藥可以增強藥效。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能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對於因肝氣鬱結導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月經不調等症,香附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香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香附可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香附在「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發揮着疏肝解鬱、行氣止痛、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各種疼痛症狀。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加入茯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志,緩解疼痛: 茯神味甘性平,入心、脾經,具有安神定志、益氣健脾之效。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茯神可緩解患者因疼痛而引發的煩躁不安、失眠等症狀,有助於促進疼痛的緩解。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茯神與其他藥材搭配,可起到協調藥性的作用。例如,與活血化瘀藥材搭配,可避免其過於燥烈,減少對身體的刺激,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加平和有效。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加入石菖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開竅醒神,化痰通竅: 石菖蒲性辛溫,入心、脾、胃經,具有開竅醒神、化痰通竅的功效。對於因痰濁阻滯、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頭昏腦脹、神志不清、肢體麻木等症狀,石菖蒲可有效改善。
  2. 活血化瘀,舒筋活絡: 石菖蒲亦具活血化瘀、舒筋活絡之效。對於風寒濕邪入侵、經絡不通導致的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狀,石菖蒲可起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因此,石菖蒲的加入,可協同方中其他藥物,達到開竅醒神、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功效,進而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加減神效活絡丹」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發汗解表,驅散寒邪: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對於風寒感冒、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症狀,麻黃能促進汗液排出,驅散體內寒邪,達到解表散寒之效。

2. 通經活絡,止痛消腫: 麻黃亦具有通經活絡、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風寒濕痺、關節疼痛、筋脈拘攣等症狀,麻黃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減輕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因此,麻黃在「加減神效活絡丹」中發揮着解表散寒、通經活絡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治療風寒濕痺引起的各種症狀。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包含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牛黃味苦甘,性涼,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效。可針對發熱、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起到降火解毒、醒腦開竅的作用。
  2. 消腫止痛,散瘀止血:牛黃還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散瘀止血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在「加減神效活絡丹」中加入牛黃,有助於治療相關症狀,發揮藥效。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陽散寒,祛風除濕:附子性溫熱,入腎經,具有溫陽散寒、祛風除濕的功效。對於寒濕凝滯、經絡痹阻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狀,附子能溫經散寒,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活絡筋骨、止痛的效果。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附子與方劑中的其他藥物相配伍,能起到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附子與川芎、羌活等藥物配伍,能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更有效地治療寒濕痹痛。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含有「鈎藤」,主要原因有二:

  1. 平肝熄風: 鈎藤味甘微苦,性涼,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清熱解毒之效。對於肝陽上亢、肝風內動導致的頭暈目眩、頭痛、抽搐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活血通絡: 鈎藤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因瘀血阻絡引起的疼痛。

因此,鈎藤在「加減神效活絡丹」中,既能平肝熄風,又能活血通絡,有助於治療因肝風內動引起的各種症狀。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舒筋活絡,止痛定驚: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舒筋活絡、止痛定驚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痙攣等症狀,天麻能有效緩解,與方劑中的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活絡經脈、舒筋止痛的目的。
  2. 祛風止痙,平肝熄風: 天麻能平息肝風,對於因肝風內動所引起的頭暈目眩、肢體震顫、抽搐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天麻的加入也能幫助方劑更好地治療因風邪侵襲所引起的各種病症。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1.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麝香性溫,氣味辛香濃烈,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筋骨疼痛、風濕痺痛等症狀,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達到活絡筋骨的目的。
  2. 行氣止痛,活血化瘀:麝香能促進氣血運行,通達經脈,對於瘀血阻滯、氣血不通所致的疼痛,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尤其在治療一些慢性疼痛,如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等,可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使用「冰片」,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可針對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等症狀,有效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2. 開竅醒神: 冰片氣味芳香,能通竅開竅,對於外感風寒、頭昏腦脹等症狀,有醒神開竅之效,能改善患者精神狀態。

因此,冰片在「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起著清熱止痛、開竅醒神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加減神效活絡丹」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竅止痛: 白芷性溫,入肺經,具有通鼻竅、止痛的效果。方劑中加入白芷,可幫助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特別適用於因風寒濕邪侵襲而引起的頭風、頭痛、鼻塞、肢體麻木等症狀。

2. 消腫散瘀: 白芷亦具消腫散瘀之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方劑中加入白芷,有助於改善局部組織的腫脹,減輕疼痛。

「加減神效活絡丹」中添加「白僵蠶」是基於其 祛風止痙、通絡止痛 的功效。

白僵蠶為僵蠶蟲體,性寒,味辛。其入肝經,能 疏散風邪,解除痙攣 ,對於風邪入侵所致的肢體麻木、痙攣、抽搐等症狀有顯著效果。同時,白僵蠶亦可 活血化瘀,通經絡 ,有助於改善痺痛、筋骨疼痛等症狀。

因此,在「加減神效活絡丹」中加入白僵蠶,旨在加強祛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進一步提升其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等病症的效果。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方劑中可能含有熱毒或燥熱之症,生地黃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緩解熱毒所致的各種症狀。
  2. 滋陰養血: 生地黃能滋陰養血,補益心腎,有助於改善氣血虛弱、血虛生風等病症。若方劑中存在陰虛血燥,或因熱毒消耗血氣的情況,生地黃可滋陰養血,補充元氣,促進身體恢復。

加減神效活絡丹中加入白芍,主要有兩大原因:

  1. 緩解疼痛,舒筋活絡: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功效。方劑中加入白芍,可以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疼痛,同時舒筋活絡,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疼痛,恢復肢體功能。
  2. 調節氣血,平衡陰陽:白芍能滋陰養血補虛止痛,配合方劑中其他藥材,可有效調節氣血運行,平衡陰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從根本上解決疼痛問題。

「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使用羚羊角,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豁痰開竅的功效。

羚羊角味鹹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針對因熱毒壅盛而導致的發熱、神昏、痙攣等症狀。同時,羚羊角亦具豁痰開竅之效,可化解痰濁阻滯,開通經絡,對於痰熱蒙閉心竅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亦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在「加減神效活絡丹」方劑中使用羚羊角,旨在清熱解毒、豁痰開竅,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加減神效活絡丹

功效

面部神經麻痺,嘴角和眼睛抽搐,肌肉僵硬,伴有眼瞼下垂。

組成

  • 天南星: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前胡: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
  • 橘紅: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鬱金: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化腐生肌、理氣行氣、降氣、清熱利濕。
  • 白附子: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烏藥: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茯苓: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
  • 石菖蒲: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牛黃:平肝息風、開竅、清熱解毒、解毒、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安神。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鉤藤:平肝息風、清熱瀉火。
  • 天麻: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
  • 冰片:開竅和化腐生肌。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羚羊角:平肝息風、溫陽補腎、明目退翳。

藥理作用

  • 祛風除濕:天南星、防風、羌活、川芎、全蠍、橘紅、蒼朮、鬱金、白附子、當歸、烏藥、香附、茯神、石菖蒲、麻黃、牛黃、附子、鉤藤、天麻、麝香、冰片、白芷、白僵蠶、生地黃、白芍、羚羊角等中藥材均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
  • 活血化瘀:川芎、全蠍、當歸、烏藥、香附、茯神、麻黃、牛黃、附子、鉤藤、天麻、麝香、冰片、白芷、白僵蠶、生地黃、白芍、羚羊角等中藥材均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 行氣活血:羌活、川芎、全蠍、橘紅、蒼朮、鬱金、白附子、當歸、烏藥、香附、茯神、石菖蒲、麻黃、牛黃、附子、鉤藤、天麻、麝香、冰片、白芷、白僵蠶、生地黃、白芍、羚羊角等中藥材均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
  • 平肝息風:全蠍、鬱金、白附子、當歸、烏藥、香附、茯神、石菖蒲、麻黃、牛黃、附子、鉤藤、天麻、麝香、冰片、白芷、白僵蠶、生地黃、白芍、羚羊角等中藥材均具有平肝息風的功效。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寒涼食物。
  • 服藥期間不宜飲酒。
  • 服藥期間應避免劇烈運動。
  • 服藥期間應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 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結論

中藥方劑「 加減神效活絡丹 」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行氣活血、平肝息風等功效,可治療面部神經麻痺,嘴角和眼睛抽搐,肌肉僵硬,伴有眼瞼下垂等症狀。但服藥期間應謹遵醫囑,避免擅自用藥或調整劑量,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膽星2錢,防風1錢5分,前胡1錢5分,羌活1錢5分,川芎1錢5分,全蠍1錢5分,橘紅2錢,蒼朮1錢5分(炒),川鬱金1錢5分,白附子1錢5分,當歸1錢5分,烏藥1錢5分,香附1錢5分(炙),茯神2錢,石菖蒲1錢5分,麻黃2錢,牛黃8分,川附子8分,鈎藤3錢,蘇合油1錢,天麻1錢,麝香4分,冰片4分,白芷1錢5分,僵蠶3錢(炒),生地3錢,杭芍3錢(炒),羚羊2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一錢,蠟皮封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2.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3. 本品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不宜在感冒期間服用。
  4. 服用本品期間,不宜飲酒。
  5. 服用本品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6. 如有不適,請及時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貝爾氏癱瘓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神效活絡丹,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膽星2錢,防風1錢5分,前胡1錢5分,羌活1錢5分,川芎1錢5分,全蠍1錢5分,橘紅2錢,蒼朮1錢5分(炒),川鬱金1錢5分,白附子1錢5分,當歸1錢5分,烏藥1錢5分,香附1錢5分(炙),茯神2錢,石菖蒲1錢5分,麻黃2錢,牛黃8分,川附子8分,鉤藤3錢,蘇合油1錢,天麻1錢,麝香4分,冰片4分,白芷1錢5分,僵蠶3錢(炒),生地3錢,杭芍3錢(炒),羚羊2錢主治:面風,口眼抽動,筋(??)搪瓷肉瞤。 。 主治:面風,口眼抽動,筋(??)搪瓷肉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