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

牛黃

NIU HUANG

  • 英文名稱: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Calculus Bovis Cattle Yellow, Cow Gallstone, Bezoar
  • 別名:犀黃,天然牛黃,各一旺,醜寶
  • 藥品來源: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膽結石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牛黃的傳統功效


1. 清熱解毒

牛黃,作為一味名貴的中藥,其清熱解毒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得到歷代醫家高度重視。其作用機理,古人多從經絡、臟腑入手闡述。

《神農本草經》簡潔地指出牛黃主治「驚癇,寒熱,熱盛狂癇」,已點明其清熱解毒,尤其針對熱證的功效。《名醫別錄》則進一步說明其可用於「療小兒諸癇熱,口不開;大人狂癲」,擴展了其應用範圍,涵蓋小兒及成人熱性疾病。 《神農本草經疏》則深入探討其機理,認為牛黃「味苦氣涼,入足厥陰、少陽,手少陰經」,能清解肝心二經的邪熱膠痰,從而達到「除熱消痰」的效果,這與現代醫學中,部分清熱解毒藥物作用於體內炎性反應的機理有相似之處。

《本草綱目》記載牛黃「痘瘡紫色,發狂譫語者可用」,說明其在處理熱毒壅盛導致的危重症狀上有一定療效。 然而,《醫學發明》及《本草崇原》卻提示了用藥的謹慎性。李東垣等醫家指出,牛黃的運用需根據病症部位而定,使用不當可能加重病情。 例如,若熱邪已深入骨髓,再使用牛黃,恐難奏效,甚至會加劇病情。

總而言之,歷代醫家對牛黃的清熱解毒功效多有肯定,但亦強調了辨證論治的重要性。 其功效主要體現在清解肝心二經的邪熱及化解熱毒,尤其在熱性病症,如驚癇、狂躁、熱盛等方面有所應用,但需根據病情及病位謹慎使用,切忌盲目投藥。

2. 安神

古代醫籍對牛黃的安神功效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清熱解毒、豁痰開竅密切相關。諸多典籍中,雖對其使用有所側重,但都肯定了其在安神方面的價值。

《神農本草經》及《名醫別錄》簡潔地指出牛黃主治驚癇、寒熱、熱盛狂癇等症,以及小兒諸癇熱、大人狂癲等,這都與神志異常、精神失常相關。 《藥性論》更提到牛黃能治小兒夜啼、卒中惡,這都暗示著其能安撫神魂,平息內熱導致的不安。 《本草書名》則指出牛黃能「益肝膽,定精神,除熱,止驚痢,闢惡氣」,直接點明其益智安神的作用。 《日華子諸家本草》更擴展其應用範圍,提及能治中風失音、驚悸、健忘虛乏等,再次印證其在改善神志方面的功效。

《神農本草經疏》深入闡述了牛黃安神機理,認為其能治小兒驚、經熱、熱盛口不能開,及大人癲狂癇痙,皆因肝心二經邪熱膠痰阻塞所致。牛黃味苦氣涼,能入肝心二經清熱消痰,使風火息滅,神魂得以清寧。 此說法揭示了牛黃通過清除導致神志異常的病邪而達到安神效果。

《本草匯言》則從配伍角度論述牛黃的安神作用,指出牛黃為治心之藥,需佐以其他藥物才能發揮其最佳效果。 它強調牛黃與其他藥物配伍,能產生寧鎮、補養、開達心孔、和平藏腑、涼血、安神等多種功效,說明牛黃的安神作用並非單一存在,而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的結果。 這也反映出中醫配伍的精髓,藥物之間相互作用,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牛黃的安神功效多有論述,其機理主要在於清熱解毒、豁痰開竅,從而使神魂得到安寧。 但需注意,不同醫家對其使用時機和配伍有所差異,需根據具體病情和體質,謹慎運用。

3. 清熱瀉火

牛黃,作為一味名貴的中藥,其清熱瀉火的功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都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現代醫學也有部分契合之處。

《神農本草經》最早記載牛黃“主驚癇,寒熱,熱盛狂癇”,已點明其清熱解毒之效,尤其針對熱證。 《名醫別錄》更進一步指出其可治“小兒諸癇熱,口不開;大人狂癲”,說明牛黃能治療因熱邪引起的痙攣、神志不清等症狀。《神農本草經疏》則深入分析其作用機理:“其主小兒驚癇……皆肝心二經邪熱膠痰為病……此藥味苦氣涼,入二經而能除熱消痰”,認為牛黃能清瀉肝心二經的熱邪和痰濁,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日用本草》則簡潔地概括其功效為“清心化熱,利痰涼驚”。這些古籍都強調牛黃對於熱證,尤其是肝心火旺、熱痰壅塞所致的疾病有良好的療效。

然而,古籍中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觀點。《醫學發明》提到,某些情況下不宜使用牛黃,例如中血脈、中府之病的初期,擔心其入肝治筋,引風入骨髓。這反映了古代醫家對藥物使用謹慎的態度,強調辨證論治的重要性。《本草綱目》則對牛黃與龍膽相惡的說法提出質疑,認為兩者主治相近,皆為肝經藥物,不應相剋,說明古人對藥物配伍的理解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

總體而言,古籍記載表明牛黃具有顯著的清熱瀉火功效,主要針對熱證,尤其是與肝心火旺、熱痰相關的疾病。但其使用仍需謹慎,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結合其他藥物,才能發揮最佳療效。 不同古籍對牛黃的應用和配伍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反映出古代醫學的豐富性和複雜性,也提示我們在現代臨牀應用中需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4. 止咳化痰

牛黃,作為一味名貴的中藥,其止咳化痰功效並非其主要作用,但在部分古代醫籍中有所提及,其機理主要與清熱解毒、豁痰開竅相關。

《神農本草經》記載牛黃能治“驚癇,寒熱,熱盛狂癇”,《日用本草》則指出其能“清心化熱,利痰涼驚”。這些記載顯示,古人認為牛黃能治療因熱痰壅塞導致的咳嗽、痰多等症狀。其止咳化痰機制,並非直接作用於肺部,而是透過清熱解毒,消除導致痰濁產生的根本原因。 《神農本草經疏》更進一步闡述,牛黃入足厥陰、少陽,手少陰經,能“除熱消痰”,從經絡角度說明其清熱化痰的功效,從而間接緩解咳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古代醫籍中對牛黃的應用多著重於治療熱性病症,例如驚癇、狂癇等,而非單純的咳嗽痰多。例如,《醫學發明》中提到,牛黃入肝治筋,初起血脈病不宜使用,暗示其應用需謹慎,並非所有咳嗽都適用。 《本草綱目》中討論牛黃與龍膽的配伍,也說明古代醫師對牛黃藥性的理解和使用有著精細的考量,並非簡單地認為其具有普遍的止咳化痰功效。 總體而言,牛黃在止咳化痰方面,主要作用是通過清熱解毒,間接達到豁痰開竅的效果,而非直接作用於肺部祛痰。其應用需結合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才能發揮最佳療效。

5. 解毒

牛黃,作為一味名貴的中藥,其解毒功效自古以來備受推崇。多部古代醫學典籍均記載了其在治療各種熱毒疾病方面的顯著療效。

《神農本草經》最早記載牛黃能“主驚癇,寒熱,熱盛狂癇”,指出其能治療因熱毒引起的驚厥、高燒及神志異常等症。 《名醫別錄》更進一步說明其能“療小兒諸癇熱,口不開;大人狂癲”,強調其在治療小兒及成人熱毒引起的痙攣、神志不清等方面的功效。 《本草經疏》則深入闡述其解毒機理,認為牛黃“味苦氣涼,入足厥陰、少陽,手少陰經”,能清熱解毒、消痰,從而平息風火,使神志清明。文中所述“肝心二經邪熱膠痰為病”精闢地概括了牛黃治療的病機,即由肝心二經熱毒和痰濁凝聚所致的疾病。 《日用本草》則簡潔地指出牛黃能“治驚癇搐搦煩熱之疾,清心化熱,利痰涼驚”。

然而,古籍中也存在一些對牛黃使用上的不同見解。例如,《醫學發明》 caution 使用牛黃在某些情況下不宜與龍、麝等藥物並用,以免藥性過於猛烈,反而加重病情。《本草綱目》則對《別錄》中牛黃與龍膽相惡的說法提出質疑,認為兩者主治相近,均為肝經藥物,不應互相抵觸。 《本草崇原》中李東垣的觀點也值得注意,他強調牛黃的運用需謹慎,並根據疾病的部位和性質調整用藥方案,避免藥物走錯經絡,反而加重病情。

綜上所述,古籍中對牛黃解毒功效的記載雖然略有出入,但都肯定了其在治療熱毒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其解毒機理主要在於清熱解毒、消痰開竅,使邪熱之氣得以排出,神志得以恢復。 然而,牛黃的應用需根據具體病情,結合其他藥物,謹慎使用。

6. 開竅

牛黃開竅的功效,歷來為中醫所重視,其作用機制在古代典籍中多有論述,但理解上亦有不同觀點。

《神農本草經》最早記載牛黃「主驚癇,寒熱,熱盛狂癇」,已點明其治療神志昏迷、痙攣抽搐等開竅的效用。《名醫別錄》進一步指出其可治「小兒諸癇熱,口不開;大人狂癲」,說明其適用於因熱邪、痰濁等導致神識不清、口噤不語等症狀。《神農本草經疏》則深入分析其機理:「肝心二經邪熱膠痰為病……此藥味苦氣涼,入二經而能除熱消痰,則風火息,神魂清,諸證自瘳矣。」認為牛黃能清熱解毒、化痰開竅,從而使神志恢復清明。

然而,《醫學發明》與《本草崇原》則對牛黃的使用提出了謹慎的意見。前者認為在某些情況下,牛黃不宜使用,恐「引風藥入骨髓」,後者則指出牛黃主要針對心家風熱狂煩,而非骨病,並對其與龍腦、麝香合用的時機提出了質疑。這反映了古人對牛黃藥性以及使用時機的深入思考與不同見解。

綜觀各家論述,《本草綱目》、《日用本草》、《日華子本草》等典籍也記載牛黃能治療中風失音、口噤、驚悸、痘瘡發狂等症,進一步佐證其開竅功效。 其應用範圍廣泛,但用藥需謹慎,需根據病症的具體情況,結合其他藥物,才能發揮最佳療效。 古代醫家對牛黃開竅功效的認識,在不同時期、不同醫家之間存在差異,說明中醫學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

7. 平肝息風

牛黃,古來即被視為平肝息風的要藥。其功效,從多部古代醫籍中皆可窺見一二。

《神農本草經》簡潔地記載牛黃「主驚癇,寒熱,熱盛狂癇」,已點明其能治療因肝經熱盛而引發的驚癇等症,此即平肝息風的體現。 《名醫別錄》更進一步指出其可治「小兒諸癇熱,口不開;大人狂癲」,說明牛黃能治療因肝火旺盛導致的神志異常。 《神農本草經疏》則深入分析其作用機理:「心熱則火自生焰,肝熱則木自生風,風火相搏」,牛黃「味苦氣涼,入二經而能除熱消痰,則風火息,神魂清」。此處將牛黃的平肝息風功效,與肝經熱盛、風火相搏的病機緊密聯繫,指出其清熱消痰,從而平息風火,使神志清明的作用機理。

《日華子諸家本草》則擴展了牛黃的應用範圍,提到其可治「中風失音,口噤」,這些症狀也與肝經風證密切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醫學發明》與《本草崇原》提及牛黃入肝治筋,並提出在某些情況下,使用牛黃需謹慎,尤其需考慮病症的階段及部位,避免將風邪引入骨髓。 雖然兩書提出不同觀點,但都從側面印證牛黃與肝經的密切關係,以及使用時需根據病情靈活運用。 《本草綱目》雖提及牛黃與龍膽「相惡」,但同時也指出錢乙的經驗,說明在某些情況下,兩者是可以同用的。這提醒我們,古籍記載的藥物配伍及禁忌,需要結合具體病情和臨牀經驗進行判斷。

總而言之,歷代醫家對牛黃平肝息風功效的認識,是基於其清熱解毒、熄風鎮驚的藥理作用,並結合不同的臨牀經驗而逐步豐富和完善的。 其應用需謹慎,並結合其他藥物,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牛黃的古代典籍


牛黃的現代功效


1. 抗氧化

牛黃中富含牛黃素、牛黃酸、牛黃甙等成分,皆具有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氧化損傷之能,可保護細胞免受傷害,延緩老化。此外,牛黃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

2. 提升免疫力

牛黃中之牛黃素、牛黃酸、牛黃甙等成分,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抗擊感染,預防疾病。此外,牛黃還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保護身體健康。

3. 抗發炎

牛黃,性寒、味苦,歸心經、肝經、腎經。具有清心除熱,鎮驚安神,解毒闢瘟之功效。藥理研究表明,牛黃有抗發炎、鎮痛、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牛黃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 內服:研末,每次1.5-3g;或入丸劑。
  • 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牛黃的炮製


  • 淨劑:將牛黃取出,除淨外部薄膜。
  • 研末:先裹以燈心草或通草絲,外面再包以白布或毛邊紙,置陰涼處陰乾,乾燥時,切忌風吹、日曬、火烘,以防破裂或變色。研為極細粉末,即可入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中藥「牛黃」注意事項

  1.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服:牛黃可能對胎兒和嬰兒造成影響。
  2. 慢性病患者慎用:有心臟病、高血壓、腎臟疾病等慢性病者應謹慎使用牛黃。
  3. 過敏體質者避免:有過敏體質者應避免使用牛黃。
  4. 用量及方法遵循醫囑:使用牛黃時應依照醫生或中醫師的建議,勿超過指定用量。

牛黃相關的方劑


牛黃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丹毒妄想狀態咽喉痛牙齒緊閉口張不開胡言亂語神志不清牙齦潰爛麻疹癲癇腦中風損傷失眠急驚心悸疼痛咳嗽

牛黃含有的化學成分


膽紅素(Bilirubin), 膽酸(Cholic acid), 脫氧膽酸(Deoxycholic acid), 膽汁酸(Bile acids), 膽汁酸鹽(Bile salts), 膽甾醇(Cholesterol), 麥角甾醇(Ergosterol), 脂肪酸(Fatty acids), 卵磷脂(Lecithin), 維生素D(Vitamin D), 鈣(Calcium), 鈉(Sodium), 鐵(Iron), 鉀(Potassium), 銅(Copper), 鎂(Magnesium), 磷(Phosphorus), 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 丙氨酸(Alanine), 甘氨酸(Glycine), 牛磺酸(Taurine), 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 精氨酸(Arginine), 亮氨酸(Leucine), 蛋氨酸(Methionine), 平滑肌收縮物質SMC-S2(SMC-S2), 平滑肌收縮物質SMC-F(SMC-F)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