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牛黃清心丸

加減牛黃清心丸

JIA JIAN NIU HUANG QING XI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寒 (0.8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3%
肺經 20%
脾經 17%
肝經 17%
胃經 12%
腎經 6%
大腸經 2%
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牛黃清心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扶正固本,增強體質: 牛黃清心丸本身清熱解毒,但對於體虛者,過度清熱可能會損傷正氣,導致氣虛。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之效,可以彌補清熱藥對正氣的損耗,提高機體抵抗力,增強治療效果。
  2. 改善心神,緩解焦慮: 人參能益氣養心,安神定志,配合牛黃清心丸的清心安神作用,更能有效緩解焦慮、失眠等心神不寧的症狀,促進心神安定,提高治療效果。

加減牛黃清心丸中加入茯神,主要考慮其安神定志的功效。茯神味甘、性平,入心、脾經,具有寧心安神、健脾益氣之效。

方中牛黃、黃連、黃芩等清熱瀉火之品,易耗傷心氣,而茯神可補益心氣,緩解藥性對心神的損傷,防止心神失守,安定心神,使藥效更為和緩。

此外,茯神亦可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

「加減牛黃清心丸」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清熱: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對於心火亢盛、神志不安、煩躁失眠等症狀,麥門冬可以滋陰降火,緩解心神不寧。
  2. 養陰生津:麥門冬能滋養肺陰,生津止渴,對於燥熱傷津、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麥門冬可以補充津液,緩解燥熱症狀。

綜上所述,麥門冬在「加減牛黃清心丸」方劑中,起著滋陰清熱、養陰生津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心火亢盛、神志不安、煩躁失眠等症狀。

加減牛黃清心丸中添加山藥,主要是為了滋陰補腎,益氣養心

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補腎、健脾止瀉、固精止帶等功效。方中加入山藥,可增強心腎之陰,滋養心脾,輔助牛黃清心丸清熱解毒、豁痰開竅之效,更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同時,山藥還能緩解藥物的燥性,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療。

「加減牛黃清心丸」中加入「天南星」的用意,主要在於其 開竅醒神 的功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 化痰開竅、散風止痙 的作用。對於因痰濁矇蔽心竅、神志昏迷等症狀,天南星可有效 開通經絡、醒神定志,與方中其他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此外,天南星亦可 燥濕止癢,有助於緩解因痰濕阻滯導致的皮膚瘙癢等症狀。

「加減牛黃清心丸」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增強藥力:白朮性溫,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此方中牛黃清心丸清熱解毒,但耗氣傷津,白朮可補益脾胃,增強正氣,使藥力更有效地發揮。
  2. 調節脾胃,防止副作用:清熱解毒藥性大多偏寒,易損傷脾胃,白朮可健脾和胃,防止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害,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加減牛黃清心丸」方劑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雄黃性溫,味辛,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能有效治療熱毒壅盛、神昏譫語等症狀。

2. 開竅醒神: 雄黃性辛散,能開竅醒神,治療因熱毒矇蔽心神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

牛黃清心丸本身主治熱病神昏、痰熱內擾、口舌生瘡、煩躁不安等症,雄黃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療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加減牛黃清心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使各藥效協調,發揮最佳療效。此方中其他藥物如黃連、黃芩等苦寒,而甘草則能緩解其寒性,避免過於寒涼傷脾胃。
  2. 增強藥效: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如促進清熱解毒、鎮心安神等。同時,甘草也有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降低藥物對人體的傷害。

加減牛黃清心丸中的「犀角」為主要成分之一,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犀角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可治療熱毒熾盛、神昏譫語、吐血衄血等症狀。

二、鎮驚安神: 犀角能鎮驚安神,對於熱病神昏、驚厥抽搐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然而,由於犀牛屬於瀕危動物,現今醫藥界已不再使用犀角,而是以其他藥材代替其功效,例如水牛角、羚羊角等。

中藥方劑[加減牛黃清心丸]的組成中包含[硃砂],因為硃砂具有安神鎮靜、解毒的作用。硃砂能夠平靜神經,緩解由於內熱引起的焦慮和失眠。在[加減牛黃清心丸]中,硃砂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對於安神和解毒的效果,幫助改善睡眠和情緒問題。

「加減牛黃清心丸」中添加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牛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效。對於熱病神昏、痰熱矇蔽、驚厥抽搐等症狀,牛黃能清熱解毒,開竅醒神,起到治療作用。
  2. 化瘀止痛,消腫止痛:牛黃還具有化瘀止痛、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熱毒壅盛、血脈瘀阻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牛黃能化瘀止痛,消腫止痛,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加減牛黃清心丸」中添加牛黃,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開竅醒神、化瘀止痛等功效,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加減牛黃清心丸中加入冰片,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效。配合牛黃、黃連等清熱解毒藥物,可更有效地清熱解毒,並疏通心竅,改善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
  2. 消腫止痛,涼血止血: 冰片亦有消腫止痛、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因熱毒壅盛所致的頭痛、目赤、口舌生瘡等症狀,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總之,冰片的加入,不僅增強了加減牛黃清心丸的清熱解毒功效,還可改善神志、消腫止痛,提升療效。

加減牛黃清心丸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1.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芳香濃烈,性溫通竅,能開竅醒神,對於熱病神昏、痰迷心竅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有助於患者恢復意識。
  2. 活血化瘀: 麝香亦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供血,對於中風、腦梗等疾病引起的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等症狀也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加減牛黃清心丸中加入金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金箔性寒,味甘,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古人認為金箔能降火氣,並可穩定心神,減輕患者焦慮、失眠等症狀,有助於提高藥效。
  2. 引導藥力:金箔能導引其他藥物直達病竈,提高藥物療效。同時,金箔能吸附體內毒素,有助於清熱解毒,改善患者的病情。

總而言之,金箔在加減牛黃清心丸中的作用是輔助性的,它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發揮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等功效,以達到最佳療效。

「加減牛黃清心丸」中含有「羚羊角」,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鎮驚熄風: 羚羊角性寒,味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熄風之功效。在方劑中,它可以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起到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作用,用於治療熱病神昏、驚厥抽搐等症。
  2. 化痰開竅: 羚羊角還具有一定的化痰開竅作用,可以幫助痰濁內阻所致的昏迷、驚厥等症狀的緩解。

因此,羚羊角在「加減牛黃清心丸」中,發揮著清熱解毒、鎮驚熄風、化痰開竅等重要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牛黃清心丸加減方主治「中風痰閉」之重症,屬「中臟閉症」。其核心病機為痰濁夾氣逆上衝,蒙蔽心竅,導致「神氣昏瞇」(意識障礙)。此症特點為:

  1. 痰氣兼挾:痰濁內生,與氣逆相互膠結,阻塞清竅。
  2. 心主被障:心為君主之官,痰濁擾亂神明,故見「不知人事」(昏迷)。
  3. 閉證為急:此屬閉證範疇,當以開竅醒神、滌痰熄風為先,與脫證(氣血衰脫)治法迥異。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豁痰開竅、清心安神」為主軸,融合清熱解毒、熄風鎮驚之效,其配伍層次如下:

1. 豁痰開閉:攻逐痰熱濁邪

  • 牛黃:清心解毒、化痰定驚,為君藥,直挫痰熱擾心之勢。
  • 膽南星:燥濕化痰,專攻經絡頑痰,與牛黃協力滌痰。
  • 雄黃、朱砂:助化痰濁、鎮心安神(含硫化砷、硫化汞,古法用以劫痰鎮驚)。

2. 清心醒神:恢復神明主宰

  • 犀角(現用水牛角代)、羚羊角:涼血解毒、平肝熄風,防痰熱引動肝風。
  • 麝香、冰片:芳香走竄,通關開竅,引藥直達病所,解「神昏」之急。

3. 扶正固本:兼顧氣陰耗傷

  • 人參、白朮、山藥、甘草:益氣健脾,防止痰濁復生,並緩和峻藥之烈。
  • 茯神、麥冬:養陰安神,針對痰熱傷陰之潛在病機。
  • 金箔:古法用以重鎮安神(現多省略)。

4. 劑型設計

  • 棗肉加蜜為丸:甘緩護胃,調和諸藥峻烈之性,便於長期服藥。

【治療原理綜論】
此方體現「急則治標」原則,針對痰熱閉阻心竅之急症:

  1. 痰-熱-風並治:痰濁得化則氣逆自降(膽星、牛黃),熱毒得清則神志漸甦(犀角、黃連),風熄則暈厥可止(羚羊角)。
  2. 開中有補:人參、白朮等健脾益氣,暗合「見肝之病,當先實脾」思路,截斷痰濁化生之源。
  3. 標本權衡:雖為急救方,但配伍避免純攻伐,反映「祛邪不傷正」的中醫整體觀。

註:此方源自古代急救情境,現代應用需考量成分安全性(如朱砂、雄黃),然本文僅就古籍記載之邏輯解析。

傳統服藥法


人參、茯神、麥冬、山藥、膽星、白朮、雄黃、甘草、犀角、朱砂、牛黃、冰片、麝香、金箔、羚羊角。
棗肉加煉蜜為丸。
口服。
本方原名「加減牛黃清肺心湯」與劑型及治證不符,據《中國醫學大辭典》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多痰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牛黃清心丸,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二。 組成:人參、茯神、麥冬、山藥、膽星、白朮、雄黃、甘草、犀角、朱砂、牛黃、冰片、麝香、金箔、羚羊角。 主治:中風。由於痰氣逆衝,心主被障,神氣昏瞀,不知人事,屬中臟閉症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