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天南星丸

NIU HUANG TIAN NAN XI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8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心經 19%
脾經 16%
肺經 13%
胃經 10%
腎經 9%
膀胱經 5%
膽經 2%
大腸經 1%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牛黃天南星丸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天南星性味辛溫,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可治療中風昏迷、痰迷心竅等症狀。其與牛黃、麝香等藥物搭配,可增強開竅醒神之功,且能化痰止咳,改善痰濁壅塞之症。
  2. 天南星與牛黃、麝香等藥物配伍,可相輔相成,發揮更好的療效。天南星可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病竈,並增強其療效,同時能減緩牛黃、麝香等藥物的燥烈之性,使其更安全有效。

牛黃天南星丸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天南星毒性: 天南星性寒,味辛,有毒,容易損傷脾胃。生薑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溫胃和中之效,能減輕天南星的毒性,保護脾胃。
  2. 協調藥性: 生薑與天南星相配,能使其辛散之性更為和緩,有利於藥效的發揮。同時,生薑還有助於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

牛黃天南星丸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精妙,旨在清熱解毒、豁痰開竅。方中使用天麻,主要取其息風定驚、祛風通絡之效。天麻性平味甘,歸肝經,擅長平肝息風,對於風痰上擾所導致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有獨特療效。在牛黃天南星丸中,天麻能協同牛黃清熱解毒,輔助天南星豁痰開竅,共同達到治療中風、癲狂、驚悸等症的目的。此外,天麻還可增強腦部血液循環,改善神經功能,有助於提高整體療效,使該方劑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尤其適用於因風痰壅盛所致的各種神志病變。

牛黃天南星丸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散風寒,祛風止痛:獨活性溫,入肝經,具有疏散風寒、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外感風寒、頭痛、肢體疼痛等症狀,可起到緩解作用。
  2. 配合天南星,化痰止咳:天南星善於化痰止咳,但其性燥,易傷津液。獨活可以起到引導天南星藥力下行,使之不致燥烈,同時也能配合天南星,達到更好的化痰止咳效果。

因此,獨活的加入,既能增強方劑疏散風寒、祛風止痛的效果,又能協調天南星的藥性,使方劑更加完善。

牛黃天南星丸中包含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白附子性溫,能散寒止痛,與方中天南星、牛黃等藥物共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並緩解因寒邪阻滯引起的頭痛、眩暈等症狀。
  2. 減少副作用,降低毒性: 白附子雖有毒性,但其毒性較天南星弱,加入方中可起到解毒作用,降低天南星的毒性,保障用藥安全。同時,白附子也能緩解天南星的燥烈之性,使藥效更加溫和。

牛黃天南星丸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化痰止痙: 白僵蠶性寒,味甘,入肝、脾經,具有化痰止痙的功效,可與天南星相輔相成,加強其化痰止咳、開竅定驚的療效。
  2. 解毒散結: 白僵蠶還能解毒散結,有助於緩解由痰濁瘀阻引起的頭痛、眩暈、口眼歪斜等症狀,與牛黃的清熱解毒功效相得益彰,共同改善患者的整體病症。

牛黃天南星丸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扶正祛邪:方中以牛黃、天南星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但同時可能損傷正氣。人參性溫,益氣補脾,能扶持正氣,防止藥物過於寒涼,避免損傷正氣,達到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的效果。
  2. 調和藥性:牛黃天南星丸中,天南星辛溫,有開竅醒神之效,但同時也易於燥烈,人參性甘溫,能緩解天南星的燥烈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過度刺激。

牛黃天南星丸中包含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配合牛黃、天南星等藥物,可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癲癇等症。

2. 解毒止痙: 硃砂亦具解毒止痙之功。對於因熱毒內擾、肝風內動所致的痙攣抽搐,可與其他藥物配合,起到鎮驚熄風的作用。

牛黃天南星丸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燥熱之弊:天南星性燥烈,易傷津液,而當歸性溫和,能補血活血,兼具滋陰潤燥之效,可緩解天南星燥熱之弊,使藥性更為平和。
  2. 調和藥性: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和利用,並能與天南星等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當歸的加入既能緩解方劑的燥熱之弊,又能調和藥性,使藥效更佳。

牛黃天南星丸中加入桑螵蛸,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固攝精氣,止痙安神:桑螵蛸性味甘鹹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固精、止汗、安神的作用。方中天南星燥烈,易傷津液,而桑螵蛸可補益腎氣,固攝精氣,防止天南星傷腎之弊,並有助於止痙安神,協同天南星鎮驚止搐之效。
  2. 緩解藥性,增強療效:桑螵蛸性平和,可以緩解天南星的燥烈之性,使藥效更加溫和,同時也能增強天南星的止痙安神功效,更好地治療中風痰厥、癲癇抽搐等疾病。

牛黃天南星丸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其具有清熱解毒、熄風止痙的功效。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解毒消腫、通絡止痛、熄風鎮痙的功效。其毒性較強,能解熱毒,且能通經絡,對於因熱毒內蘊、風邪入絡引起的痙攣、抽搐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因此,在牛黃天南星丸中加入全蠍,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熄風止痙的功效,對於治療熱病神昏、痙攣抽搐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效果。

牛黃天南星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和藥性:天南星性溫燥,容易傷陰耗氣。甘草性甘平,能緩和天南星的燥烈之性,避免其對胃腸的刺激,保護脾胃功能,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2. 調和藥性:方中其他藥物如牛黃、石菖蒲等,性寒涼或辛散,甘草能調和藥性,使藥效更協調,更好地發揮整體功效。

牛黃天南星丸中加入羚羊角,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豁痰開竅: 羚羊角性寒,味鹹,具有清熱解毒、豁痰開竅、鎮驚止痙之效。與牛黃、天南星等藥物搭配,可增強清熱解毒、開竅化痰的作用,尤其適用於熱病痰濁蒙閉心竅之證。
  2. 平肝熄風、止痙安神: 羚羊角具有平肝熄風、止痙安神之效,可輔助天南星、牛黃等藥物,更有效地控制抽搐、痙攣等症狀,提升治療效果。

牛黃天南星丸古方中確有犀角,其加入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清熱解毒,豁痰開竅:犀角性寒,味苦鹹,入心、肝經,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豁痰開竅之效。與牛黃、天南星等藥材合用,可增強方劑清熱解毒、開竅豁痰之功,用於治療熱病神昏、痰迷心竅、驚厥抽搐等症。

二、安神定驚:犀角亦具安神定驚之效,可鎮定神經,緩解驚厥抽搐。與天南星、牛黃等藥材協同作用,可加強方劑安神定驚之效,治療熱病神昏、驚癇抽搐等症。

牛黃天南星丸中加入麝香,乃取其開竅醒神、闢穢解毒之效。

一、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芳香,能通達經絡,開竅醒神,用於治療神昏譫語、中風昏迷等症狀,配合天南星,更能增強其開竅醒神的效果。

二、闢穢解毒: 麝香具有闢穢解毒之功,能解毒消腫,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牛黃天南星丸中常加入麝香,以增強其解毒消腫的作用。

牛黃天南星丸中包含牛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牛黃性寒,味苦甘,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化痰止咳的功效。天南星性溫,味辛,有毒,入心、脾、肺經。具有開竅豁痰、散結消腫之效。兩者合用,相輔相成,可增強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適用於熱病神昏、痰迷心竅、口噤不語等症。
  2. 疏風散寒,止咳化痰: 牛黃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天南星則能開竅豁痰、散結消腫,可有效疏散風邪,止咳化痰,適用於風寒咳嗽、痰多粘稠等症。

牛黃天南星丸中加入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 解毒辟邪:雄黃性溫,味辛,歸肝、心經,具有解毒辟邪、殺蟲止癢的功效。古人認為雄黃能驅邪避毒,配伍天南星、牛黃等藥物,可增強其解毒功效,治療小兒驚癇、中風昏迷等症。

二、 活血化瘀:雄黃亦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與天南星、牛黃等藥物合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炎症反應,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牛黃天南星丸中加入冰片,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效。與牛黃、天南星等藥物配伍,可增強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治療熱毒壅盛、神昏譫語、口噤、痰涎壅盛等症。
  2.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冰片性揮發,能使藥物更容易穿透皮膚和黏膜,進入病竈部位,增強藥效。同時,冰片的辛涼之性,能協同牛黃、天南星等藥物的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作用,提高療效。

牛黃天南星丸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化痰: 天南星性寒,容易傷陽氣,而肉桂性熱,能溫陽散寒,有助於化解天南星的寒性,並促進痰液的排出。
  2. 助藥力達病所: 肉桂辛溫走竄,能引導藥力直達病竈,幫助天南星、牛黃等藥物發揮其止痙、開竅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牛黃天南星丸主治功效分析

牛黃天南星丸,綜觀《聖濟總錄》及《奇效良方》等古籍記載,其主要針對「風熱相搏」所致之諸般病症。此方劑組方精妙,藥味繁多,共同作用下,能有效緩解多種不適症狀。

主治功效:

  • 熄風止痙: 本方針對「肌肉瞤動」、「筋脈拘急」、「涎潮發搐」等症狀,這些均屬風邪擾動經絡、筋脈所致。方中天南星、天麻、全蠍、白僵蠶等藥物,均有熄風止痙之功,能平息內風,解除肌肉抽搐、筋脈拘攣等症狀。
  • 清熱解毒: 針對「風熱相搏」之病機,方中牛黃、犀角、雄黃、冰片等皆為清熱解毒之要藥,能清解體內蘊積之熱邪,從而減輕發熱、煩躁等不適。
  • 化痰開竅: 針對「涎潮發搐」及「精神昏昧」、「舌強語澀」等痰迷心竅之症狀,方中天南星、白附子、牛黃、麝香等具化痰開竅之效,能祛除痰涎,清醒神志,改善語言障礙。
  • 散寒止痛: 針對「肢節煩疼」等症狀,方中獨活、生薑、肉桂等具有散寒止痛之效,能驅散體內寒邪,緩解肢體關節疼痛。
  • 安神定驚: 針對「精神昏昧」等症狀,方中羚羊角、牛黃、紅砂等能清心安神、鎮驚定志,能有效改善神志昏迷、煩躁不安等狀況。
  • 調和氣血: 方中人參、當歸具有補氣養血之功,能扶助正氣,調和氣血運行。甘草則能調和諸藥,使藥力協調,提高療效。

治療原理分析:

牛黃天南星丸的治療原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針對病機,多藥合用: 此方組方嚴謹,針對「風熱相搏」之病機,採用多種藥物,從熄風止痙、清熱解毒、化痰開竅、散寒止痛、安神定驚等多個方面進行治療,達到整體療效。
  2. 動靜結合,標本兼治: 方中既有天南星、天麻等熄風止痙的藥物,又有牛黃、犀角等清熱解毒的藥物,同時兼顧補益氣血,標本兼治。
  3. 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方中多種藥物之間相互配合,協同增效,共同發揮治療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4. 配伍精巧,藥力集中: 全方配伍精巧,藥力集中,能快速緩解病痛,改善症狀,使患者儘快恢復健康。

總結:

牛黃天南星丸是一首治療風熱相搏所致諸多病症的有效方劑。其組方精妙,藥味繁多,針對病機多方面著手,具有熄風止痙、清熱解毒、化痰開竅、散寒止痛、安神定驚等多重功效。本方劑不僅能有效緩解肌肉抽搐、筋脈拘攣等症狀,還能改善神志昏迷、語言障礙等嚴重情況。對於風熱相搏引起的各類病症,實為一劑良方。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以牛膽制者,如無,即用薑水煮透軟,切作片,焙乾)2兩,天麻2兩,獨活(去蘆頭)1兩,白附子(炮)1兩,白僵蠶(炒)1兩,人參1兩,丹砂(研)1兩,當歸(洗,切,焙)3分,桑螵蛸(炒)3分,乾蠍(炒,去土)3分,甘草(生用)3分,羚羊角(鎊屑)半兩,犀角(鎊屑)半兩,麝香(研)半兩,牛黃(研)半兩,雄黃(研)半兩,龍腦(研)半兩,桂(去粗皮)1分。
上十八味,先以十三味為細末,再入研藥五味和勻,煉蜜為丸,如酸棗大。
每服1丸,細嚼,溫酒送下;或以雞蘇湯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腹瀉多痰昏迷舌頭僵硬,活動不靈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牛黃天南星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二。 組成:天南星(以牛膽制者,如無,即用薑水煮透軟,切作片,焙乾)2兩,天麻2兩,獨活(去蘆頭)1兩,白附子(炮)1兩,白僵蠶(炒)1兩,人參1兩,丹砂(研)1兩,當歸(洗,切,焙)3分,桑螵蛸(炒)3分,乾蠍(炒,去土)3分,甘草(生用)3分,羚羊角(鎊屑)半兩,犀角(鎊屑)半兩,麝香(研)半兩,牛黃(研)半兩,雄黃(研)半兩,龍腦(研)半兩,桂(去粗皮)1分。 主治:風熱相搏,肌肉瞤動,頭目旋眩,筋脈拘急,涎潮發搐,精神昏昧,舌強語澀,肢節煩疼,心胸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