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丹砂餅子方劑中含有硃砂,其原因主要有二: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丹砂餅子多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而硃砂恰能鎮定心神,改善睡眠質量。
- 解毒散瘀: 硃砂還具有一定的解毒散瘀作用。在某些病症中,丹砂餅子可能需要配合其他藥物以達到治療效果,而硃砂的解毒散瘀作用可以幫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丹砂餅子方劑中包含牛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牛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化瘀止痛的功效。丹砂餅子主治熱病神昏、驚厥抽搐、口噤不語等症,牛黃可清熱解毒,鎮驚開竅,配合丹砂、硃砂等藥物,起到鎮靜安神、醒腦開竅的作用。
-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牛黃與丹砂、硃砂等藥物相配伍,可以相互促進,增強療效。牛黃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減輕丹砂、硃砂的毒性,同時也能夠更有效地發揮丹砂、硃砂的鎮驚開竅作用。
丹砂餅子方劑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與丹砂的燥熱之性相配伍,起到平衡作用,避免燥熱傷陰,並能緩解丹砂外敷可能引起的局部紅腫、疼痛等不適。
- 增強藥效,促進吸收: 冰片具有穿透性,能促進丹砂等藥物深入肌膚,提高藥物吸收率,增強藥效。同時,冰片能使藥物迅速起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丹砂餅子方劑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鎮心安神: 珍珠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之效。丹砂性熱,可燥熱傷陰,而珍珠能起到平衡丹砂燥熱之性,防止其過度耗傷陰液,並能緩解丹砂可能引起的躁動不安等症狀。
- 增強藥效,促進吸收: 珍珠具有促進藥物吸收的作用,可以使丹砂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利用,從而提高藥效。同時,珍珠的滑利性也能幫助丹砂更好地附着在病竈部位,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珍珠在丹砂餅子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緩解丹砂的燥熱之性,更能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丹砂餅子方中包含白附子,其原因主要有二:
- 白附子具有祛風除濕、止痛散結的功效。丹砂餅子主治癥瘕積聚、瘀血阻滯等症,白附子可助其疏通經絡,散結消癥,配合丹砂等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白附子可解丹砂毒性。丹砂具有毒性,白附子性溫,能解丹砂之毒,起到保護患者的作用。同時,白附子還可助丹砂下行,使其更易於到達病竈,發揮療效。
丹砂餅子方劑中包含犀角,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犀角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神昏譫妄等症。丹砂餅子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疾病,犀角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病症發展。
- 涼血止血:犀角亦能涼血止血,對於熱毒所致的出血症狀亦具有一定療效。丹砂餅子方劑中可能存在出血癥狀,犀角的涼血止血作用可以幫助止血,減輕症狀。
丹砂餅子方劑中加入麝香,乃取其開竅醒神之效。丹砂本身性寒,入心經,有安神定志之功,但其藥性偏於沉降,恐難以直達心竅,故以麝香佐之。
麝香辛溫,入心、肺、脾經,氣味芳香,能通竅開鬱,豁痰開竅,且有引藥上行之效,可助丹砂直達心竅,發揮安神定志之效。此乃以麝香之「通」佐丹砂之「安」,相輔相成,以達治療心神不安之目的。
丹砂餅子方劑中加入天麻,主要原因有二:
- 平肝熄風: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之功效。丹砂餅子主要用於治療肝風內動導致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天麻的平肝熄風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引藥入肝: 天麻入肝經,可以引導丹砂等藥物更有效地作用於肝臟,達到治療肝風內動的目的。
總之,天麻在丹砂餅子方劑中起到平肝熄風、引藥入肝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能更有效地治療肝風內動所引起的疾病。
丹砂餅子方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本: 丹砂本身具有毒性,服用需謹慎。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能補氣益血,固護正氣,減輕丹砂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對藥物的耐受力。
- 調和藥性: 丹砂性寒,人參性溫,二者相配,可以調和藥性,使藥力更加平和,避免寒熱之邪傷及脾胃,更好地發揮丹砂的治療功效。
丹砂餅子方劑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天南星性溫燥,善於燥濕散寒,可與丹砂相輔相成,共同達到祛風散寒、化痰止咳的效果。天南星的燥濕作用可配合丹砂的溫熱之力,更有效地驅散體內寒濕,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 天南星具有解毒消腫之效,可減輕丹砂的毒性,並增強其治療效果。丹砂本身具有毒性,加入天南星可以起到解毒的作用,降低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同時也能增強丹砂的治療效果,達到更好的療效。
丹砂餅子方劑中包含全蠍,主要原因有二:
一、 通經活絡,祛風止痛: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因瘀血阻滯、經脈不通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丹砂餅子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全蠍的加入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二、 清熱解毒:全蠍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入絡、筋骨疼痛、腫脹等。丹砂餅子方劑中常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全蠍的加入可加強其清熱解毒功效,更有效地治療病症。
主治功效
丹砂餅子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丹砂餅子,據《聖濟總錄》記載,為治療小兒驚熱、食癇及疳黃等症的方劑。其組成藥物複雜,包含硃砂、牛黃、冰片、珍珠、白附子、犀角、麝香、天麻、人參、天南星、全蠍等多味藥物,透過藥物配伍,發揮綜合治療作用。
主治功效:
根據《聖濟總錄》的記載,丹砂餅子主要治療:
- 小兒驚熱: 此指小兒因外邪侵襲或內熱鬱積而導致的發熱、煩躁、驚悸等症狀。方中硃砂、牛黃、冰片、珍珠、犀角等藥物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之效,能有效平息兒科常見的驚恐、躁動等症狀。
- 食癇: 指小兒因飲食不節或脾胃積滯而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方中白附子、天南星、全蠍等藥物具有散寒化痰、止痛通經的功效,有助於緩解食積所致的痙攣。
- 疳黃: 指小兒因營養不良或脾胃虛弱而導致的消瘦、面色萎黃等症狀。方中人參具有補氣養血,增強體質的功效,可以改善疳黃症狀。
治療原理:
丹砂餅子方劑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清熱解毒,鎮靜安神: 方中硃砂、牛黃、冰片、珍珠、犀角等藥物共同作用,清熱解毒,平息內熱,並鎮靜安神,緩解小兒驚熱、煩躁不安等症狀。
化痰開竅,通經止痙: 白附子、天南星、全蠍等藥物能化痰散結,通經活絡,對於食癇引起的抽搐、痙攣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麝香開竅醒腦,亦能輔助改善神志異常。
益氣養血,補益脾胃: 人參補氣養血,增強機體抵抗力,並能扶正祛邪,對於疳黃等因脾胃虛弱引起的症狀具有改善作用。天麻平肝熄風,亦能輔助治療因肝陽上亢引起的症狀。
總而言之,丹砂餅子方劑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從清熱解毒、化痰開竅、益氣養血等多個方面入手,綜合治療小兒驚熱、食癇及疳黃等症。其藥物配伍精妙,體現了古代醫家的智慧,但需注意此方劑用藥較為複雜,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丹砂(研)1兩半,黃鷹調(揀淨)1分,白丁香1分,棘剛子25枚(微炒),粉霜(研)1錢半,水銀沙子(研)1錢半,膩粉1錢,乳香末(研)半錢,犀角(屑)半錢,天南星末半錢,麝香(研)半錢,蠍梢末1錢,滑石末1錢,蘆薈末1錢,金箔1片,銀箔1片。
上為末,拌勻,稀面糊為丸,如黃米大,捻作餅子,丹砂為衣。
每服3餅,薄荷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含有硃砂、牛黃、冰片、珍珠、白附子、犀角、麝香、天麻、人參、天南星、全蠍等多種中藥,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丹砂餅子,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九。 組成:丹砂(研)3錢,牛黃(研)1錢,龍腦(研)1錢,真珠末(研)1錢,白附子1錢,犀角(鎊)1錢,麝香(研)1錢,天麻4錢,人參1分,天南星(酒浸3宿,切,焙)1分,乾蠍(全者,去土,炒)10枚。 主治:化痰涎,安心神。主治:小兒驚熱。
丹砂餅子,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一。 組成:丹砂(研)1兩半,黃鷹調(揀淨)1分,白丁香1分,棘剛子25枚(微炒),粉霜(研)1錢半,水銀沙子(研)1錢半,膩粉1錢,乳香末(研)半錢,犀角(屑)半錢,天南星末半錢,麝香(研)半錢,蠍梢末1錢,滑石末1錢,蘆薈末1錢,金箔1片,銀箔1片。 主治:小兒食癇及疳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