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丹

犀角丹

XI JIAO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寒 (0.7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心經 18%
肺經 17%
脾經 15%
腎經 11%
胃經 6%
大腸經 6%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犀角丹中包含犀角,主要原因如下:

  1. 傳統醫學觀點: 傳統中醫認為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神昏、發熱驚厥、吐血、衄血等症狀。因此,犀角被列入犀角丹的組成中,旨在發揮其清熱解毒的藥效。
  2. 歷史沿襲: 犀角丹的配方源遠流長,歷代醫家沿用其組成,並不斷完善。由於古代醫學缺乏現代科學的驗證手段,因此配方中保留了犀角等成分,並未被完全淘汰。

犀角丹中包含天南星,主要考量其祛風止痙之效。天南星性溫,味苦辛,入肺、脾、腎經,具有祛風化痰、止痙定搐之功。

犀角丹為治熱病神昏、驚厥、癲癇之方,天南星可配合犀角清熱解毒,並通過化痰開竅,止痙定搐,以達到熄風定驚、開竅醒神之效,從而達到整體治療目的。

犀角丹方劑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熄風止痙、解毒散結之效。與犀角同用,可協同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尤其在治療熱毒入血、發熱神昏、痙攣抽搐等症狀時,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2. 引藥入肝,改善血行:全蠍入肝經,可引導犀角等藥物直達肝臟,改善肝血瘀滯,更有效地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目的。

犀角丹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驚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古人認為,犀角能清熱解毒,與硃砂合用,能更有效地鎮壓心火,安神定志,治療驚悸失眠、神志恍惚等症。
  2. 解毒辟邪: 硃砂具有解毒辟邪之功,能驅除外邪,防止病邪入侵。古人認為,犀角能清熱解毒,與硃砂合用,能增強其解毒功效,尤其適合治療外感熱毒、瘡瘍腫毒等症。

犀角丹中加入牛黃,是基於其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

牛黃為牛膽囊結石,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豁痰散結之功效。與犀角同為清熱解毒之要藥,二者合用,可增強清熱解毒、鎮驚開竅之效,並可相互協調,發揮更佳療效。

犀角丹主要用於熱病神昏、痙厥抽搐、熱毒發斑等症,而牛黃的加入,可加強其清熱解毒、鎮驚開竅之效,使藥效更佳。

犀角丹方劑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1. 通竅開竅,化瘀止痛:麝香性辛溫,能開竅醒神,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犀角亦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二者合用,可協同作用,增強通竅開竅、化瘀止痛之效,適用於熱毒壅盛、神昏譫語、跌打損傷等症。
  2. 相輔相成,提升療效:犀角為清熱解毒之要藥,而麝香則為通竅開竅之良品,二者互相配合,可相互增強療效,提升藥物整體效力。例如,在治療熱毒壅盛導致的昏迷時,犀角可清熱解毒,而麝香則可開竅醒神,二者協同作用,可達到更佳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犀角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驚癇悶亂」,屬中醫兒科常見急症。驚癇意指小兒因風痰壅盛、熱極生風,導致突然抽搐、神昏躁擾;「悶亂」則強調病機中痰熱閉阻心神,患兒可見意識不清、呼吸急促、肢體僵直等證候。犀角丹以清熱解毒、豁痰開竅、熄風鎮驚為核心,針對小兒臟腑嬌嫩、易受驚恐風熱襲擾之體質特點。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犀角屑

    • 性味咸寒,歸心、肝經,具清熱涼血、解毒定驚之效。《本草綱目》載其「解心熱、定神志」,直接清泄心肝火熱,截斷驚癇發作之源。
  2. 臣藥:天南星(微炒)

    • 炮製後燥性稍緩,善祛風痰、開竅醒神。《開寶本草》言其「主中風痰壅,驚癇」,協同犀角化痰熱以通閉塞。
  3. 佐藥:乾蠍、朱砂

    • 乾蠍:熄風止痙,專治驚風抽搐,《本草衍義》稱其「治小兒驚風不可闕」。
    • 朱砂:重鎮安神、清心解毒,其質重沉降之性助平定內風,水飛製法則減毒性存藥效。
  4. 使藥:牛黃、麝香

    • 牛黃:豁痰利竅、涼肝熄風,為急救熱閉神昏要藥。
    • 麝香:芳香走竄,開竅醒神,引諸藥直達病所。兩者增強全方通閉開結之力。

三、配伍邏輯與治療機轉

  • 清熱化痰:犀角+天南星→ 直折火勢、滌痰開塞。
  • 熄風鎮痙:乾蠍+朱砂→ 內風得平、痙攏自止。
  • 醒神開竅:牛黃+麝香→ 痰熱蒙蔽之心神得蘇。
  • 劑型設計:蒸餅丸緩和藥性,人參湯送服既護正氣,又防峻藥傷稚陰之體。

全方緊扣「熱、痰、風、閉」病機,標本兼治,體現中醫「急則治其標」與「異類相使」的配伍智慧。

傳統服藥法


犀角屑1兩,天南星(微炒)1兩,乾蠍半兩(上為細末。次用),朱砂半兩(細研,水飛),牛黃1分(研),麝香1錢(研)。
上拌勻,水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
每服15丸,煎人參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不宜與其他鎮靜安神藥物同時服用。

相關疾病


癲癇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犀角丹,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二引張渙方。 組成:犀角屑1兩,天南星(微炒)1兩,乾蠍半兩(上爲細末。次用),朱砂半兩(細研,水飛),牛黃1分(研),麝香1錢(研)。 主治:小兒驚癇悶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