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惺惺丸

XIAO XING XI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7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2%
脾經 23%
肝經 21%
肺經 11%
腎經 11%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小惺惺丸中包含硃砂,其主要原因在於硃砂的鎮心安神功效。古人認為硃砂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

此外,硃砂還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緩解一些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不過,硃砂也具有毒性,因此在使用時需嚴格控制劑量,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

「小惺惺丸」方劑中含有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闢穢解毒之效。對於神志昏迷、痰迷心竅等症,麝香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刺激神經中樞,起到醒神開竅的作用。
  2. 活血化瘀: 麝香亦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小惺惺丸中加入麝香,旨在發揮其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用於治療神志昏迷、痰迷心竅、跌打損傷等症。

小惺惺丸中包含牛黃,乃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清熱解毒: 牛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能清熱解毒,尤其善於治療熱毒攻心之症,可有效緩解心火上炎、神志不清等症狀。
  2. 開竅醒神: 牛黃具有開竅醒神之功效,可通利心竅,醒神定志,對因熱邪矇蔽心神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小惺惺丸中加入牛黃,旨在通過其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達到治療心火上炎、神志不清等病症的目的。

主治功效


小惺惺丸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小惺惺丸,源自錢乙《小兒藥證直訣》,為治療小兒急症之名方,諸書皆載其能「解毒」,主治「急驚、風癇、潮熱及諸疾虛煩、藥毒上攻、躁渴」。此方藥物組成精妙,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方面闡述:

一、清熱解毒,鎮驚安神:

方中牛黃為君藥,其性寒涼,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效。古代醫家認為諸多急症,如急驚、風癇等,皆與邪熱侵犯、心神不安有關。牛黃可直接作用於病竈,清解邪熱,平息亢奮之神,從而達到鎮驚安神之效。 劉昉《幼幼新書》及錢乙《小兒藥證直訣》皆明確指出小惺惺丸具有解毒功效,佐證牛黃在此方中之重要地位。

二、開竅醒腦,活血散瘀:

麝香為臣藥,其性辛溫通利,具有開竅醒腦、活血散瘀之功。 對於因邪熱壅塞、氣血瘀滯而導致的急驚、風癇等症,麝香能有效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使神志清醒,改善症狀。麝香的辛溫之性,又可協同牛黃清熱,使寒熱並用,藥力更為平和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小兒藥證直訣》中對於麝香用量的描述略有出入,學海案中更提及「腦麝分為二物」,或指當時所用為龍腦與麝香的合用,意在增強其開竅醒腦之效。

三、安神定驚,潛伏躁熱:

紅砂(硃砂)為佐藥,其性寒沉,具有安神定驚、潛伏躁熱的功效。 紅砂能鎮靜心神,與牛黃、麝香配合,共同達到平復肝陽、鎮驚安神的目的。 硃砂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鎮靜作用,也起到一定的輔助解毒作用。

四、方劑組成與功效的整體協同:

小惺惺丸的組成並非簡單的藥物堆砌,而是通過君臣佐使的配伍,發揮出整體協同作用。牛黃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為主;麝香開竅醒腦,活血散瘀為輔;紅砂安神定驚,潛伏躁熱,三藥合用,互相配合,共同達到治療急驚、風癇、潮熱等症的目的。

五、根據不同文獻理解方劑組成差異:

不同版本《小兒藥證直訣》以及其他醫籍對於小惺惺丸的組成存在細微差異,例如豬糞灰的加入,以及麝香用量的不同,這些差異可能與地域、時代、以及臨牀經驗的累積有關。但其核心組成以及治療疾病的根本大意是相通的,都指向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為主旨。

綜上所述,小惺惺丸通過清熱解毒、開竅醒腦、安神定驚等多重作用機制,有效治療小兒急驚、風癇、潮熱等症。其方劑組成精巧,體現了古代中醫家精湛的配伍技巧和豐富的臨牀經驗。 需注意的是,文中僅就古籍記載分析方劑功效,實際臨牀應用需結合現代醫學知識及患者具體情況。

傳統服藥法


母豬糞2錢(臘月取,燒存性),辰砂2錢(水研飛),腦麝2錢,牛黃1錢(各別研),蛇黃半兩(西山者,燒赤,醋淬3次,水研飛,乾用)。
解毒。
東流水作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每服2丸,鑰匙研破,食後溫水化下。小兒才生,便宜服1丸,除胎中百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癲癇四肢抽搐心情煩燥身體發低熱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小惺惺丸, 出處:《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組成:母豬糞2錢(臘月取,燒存性),辰砂2錢(水研飛),腦2錢,麝2錢,牛黃1錢(各别研),蛇黃半兩(西山者,燒赤,醋淬3次,水研飛,乾用)。 主治:解毒。主治:急驚,風癇,潮熱,及諸疾虛煩,藥毒上攻,躁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