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驚至寶丹

定驚至寶丹

DING JING ZHI BAO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經驗各種秘方輯要》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4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7%
脾經 27%
肺經 17%
腎經 17%
肝經 10%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定驚至寶丹]中包含[硃砂],因為硃砂具有安神定驚、清熱解毒的作用。硃砂能夠有效鎮靜神經系統,對於焦慮、驚悸等症狀有顯著改善效果。在定驚至寶丹中加入硃砂,有助於穩定情緒、清除體內的熱毒,增強方劑的療效。

定驚至寶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其 開竅醒神化瘀止痛 的功效。

麝香性溫,入心、脾經,具有 開竅醒神闢穢通經活絡 的作用。對於驚癇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麝香可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病竈,起到 醒神開竅、鎮驚止痙 的效果。

此外,麝香也具有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的作用。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麝香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達到 止痛消腫 的效果。

因此,定驚至寶丹中加入麝香,可有效 治療驚癇昏迷、神志不清、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等症狀,充分體現了中藥配伍的精妙。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定驚至寶丹」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記載主治「小兒驚風」,古代中醫所稱「驚風」,多指小兒因外感邪熱、痰火內擾,或驚恐觸動肝風,出現抽搐、神昏、目竄、四肢拘攣等症,分為「急驚風」與「慢驚風」。此方以「定驚」為名,推測用於急症,意在熄風鎮痙、開竅醒神。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樹上鳴蟬(全翅足)

    • 藥性推論:蟬體輕揚,古人認為其善鳴而屬「金」,能清肅肺肝之熱;其翅足具飛動之象,中醫取「象形類比」,推測可息風止痙。
    • 特殊炮製:中伏前採集(暑熱極盛時,取其清熱之力)、風乾避雨(保存藥性而不受濕濁),次年端午修合(端午為陽氣至盛之日,傳統認為可增強辟邪解毒之效)。此炮製法強化了「祛風鎮驚」的象徵意義。
  2. 朱砂(5分)

    • 功效:重鎮安神、清心定驚,為古代治驚風常用藥。其色赤入心,質重沉降,可鎮攝浮越之肝風,安定神志。
  3. 麝香(5釐)

    • 功效:辛香走竄,能開竅醒神、通絡散瘀。針對驚風竅閉神昏,麝香可迅速透達經絡,助朱砂、蟬體協同發揮「通關開竅、鎮靜熄風」之效。

三、治療原理推測
本方可視為「標本兼顧」之劑:

  • 治標:朱砂重鎮、麝香開竅,直接鎮靜心神、緩解抽搐。
  • 治本:蟬體清熱息風,針對驚風潛在的「熱極生風」病機(如外感熱病或肝熱上亢)。
  • 用藥法:藥末點舌尖,因「舌為心之苗」,透過黏膜快速吸收,發揮速效,符合小兒急症用藥需求。

四、中醫理論依據

  • 五行相生:蟬屬金,金能制木(肝風),符合「抑木息風」原則。
  • 升降相因:麝香升散開竅,朱砂沉降安神,一升一降調和氣機。
  • 象形思維:蟬蛻自古用於治驚風,全蟬更有「形全則效全」的聯想,結合自然時令炮製,強化天人相應之理。

總結
此方組成簡練,反映古代「以動物藥息風、礦物藥鎮靜、香藥通竅」的驚風治療思路,融合象形藥理與時令哲學,展現中醫「取類比象」的特色。

傳統服藥法


樹上鳴蟬(中伏前1日採,取全翅足)用紙包扎,掛於有風之處,不可浸雨,待至次年五月五日午時修合)1個,朱砂5分,麝香5釐。
上為末,用瓷瓶密封,勿令泄氣。
用時以少許點舌尖上。1-2次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定驚至寶丹, 出處:《經驗各種秘方輯要》。 組成:樹上鳴蟬(中伏前1日採,取全翅足,用紙包紮,掛于有風之處,不可浸雨,待至次年5月5日午時脩合)1個,朱砂5分,麝香5厘。 主治:小兒驚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