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膏

蚯蚓膏

QIU YI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保嬰易知錄》卷下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8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8%
脾經 28%
肺經 16%
腎經 16%
肝經 12%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蚯蚓膏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蚯蚓膏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而硃砂可有效鎮定心神,改善睡眠,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
  2. 解毒消腫: 硃砂亦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之功效。蚯蚓膏用於治療外傷、瘡瘍腫痛等症,硃砂可幫助消炎解毒,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炎症反應。

蚯蚓膏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麝香性溫,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蚯蚓膏多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而麝香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減輕疼痛,有助於傷口癒合。
  2. 引藥入藥: 麝香氣味芳香濃烈,具有引藥入藥的作用。它可以將其他藥物的藥力引導至病竈部位,增強藥效,更有效地發揮治療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蚯蚓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記載主治「小兒胎驚搐」,指嬰兒因胎中受驚,出生後出現四肢抽搐、驚悸不安等症。古代醫家認為,胎驚多與風痰內擾、肝風內動有關,而蚯蚓(地龍)性寒下行,能清熱息風、通絡止痙,配合酒與麻油溫行藥力,共奏鎮驚安神之效。

二、組成與方義邏輯

  1. 蚯蚓(地龍)(48錢)

    • 性味鹹寒,歸肝、脾、膀胱經,為方中君藥。
    • 《本草綱目》載其「主小兒驚風,通絡解痙」,善於清熱定驚、活血通絡,針對胎驚搐動之風熱痰滯病機。
  2. 清酒(32錢)

    • 性溫通行,能助藥勢、活血脈,兼引藥上行。
    • 與蚯蚓寒溫相制,防其過寒傷陽,並增強通絡止搐之效。
  3. 麻油(192錢)

    • 甘平滑潤,具解毒潤燥之性,可緩和蚯蚓峻烈之氣。
    • 作為賦形劑,滋養皮膚,助藥性滲透(若為外敷用)。

三、治療原理推論

  1. 內服假設

    • 蚯蚓清肝息風,酒行藥勢,麻油潤燥扶正,三者共奏「清熱化痰、息風止痙」之功,解胎中鬱熱或風痰上擾之驚搐。
  2. 外敷假設

    • 若為膏劑外塗,可能透過經皮吸收,麻油載藥透入,蚯蚓通絡鎮驚,酒活血散風,緩解筋肉抽搐。

四、配伍特色

  • 寒溫並用:蚯蚓寒涼清熱,佐以酒性溫通,避免寒凝滯絡。
  • 動靜相濟:蚯蚓走竄通絡,麻油靜守潤養,調和藥性。
    此方簡而力專,體現中醫「從風論治」驚搐與「蟲類搜風」之用藥思路。

傳統服藥法


蚯蚓48錢(水洗去泥淨),清酒32錢,麻油192錢。
上藥相和,納蚯蚓,文火煮,以水氣盡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蚯蚓膏, 出處:《保嬰易知錄》卷下。 組成:陳京墨2錢,朱砂3錢,麝香1錢。 主治:小兒胎驚搐。

蚯蚓膏, 出處:《接骨圖說》。 組成:蚯蚓48錢(水洗去泥淨),清酒32錢,麻油192錢。 主治:緩筋,攣筋,縮骨,關強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