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仙驅毒一掃丹是一種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雄黃,具有重要的醫療效果。雄黃的化學成分為硫砷礦,因其富含硫和砷等元素,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解毒、消腫和殺菌的特性。歷史上,雄黃常被使用於治療各種毒邪引發的疾病,包括蛇咬、瘡瘍及皮膚病等,其強效的抗感染能力使其成為驅毒的重要藥材。
在眾多中藥方劑中,雄黃因其獨特的功效而被納入神仙驅毒一掃丹的配方中。這不僅體現了古代中醫對於天然藥物的深刻理解,還反映了對於毒素識別及其驅逐方式的智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雄黃中的砷成分在臨牀應用上需謹慎,以免引起中毒。因此,在使用神仙驅毒一掃丹時,必須遵循醫師的指導,以確保其安全與療效。這也顯示了傳統中醫在藥物選擇與應用上的謹慎與科學性。
「神仙驅毒一掃丹」方劑中使用硃砂,主要考量其鎮心安神及解毒功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可鎮心安神,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同時,硃砂亦具解毒功效,可用於治療由外邪入侵引起的發熱、腫痛、瘡瘍等。
然而,硃砂具有毒性,需謹慎使用,且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配伍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神仙驅毒一掃丹」方劑中加入牛黃,主要是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 清熱解毒: 牛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對於熱毒熾盛、神昏譫語、驚厥抽搐等症狀,能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
- 化瘀止痛: 牛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消散瘀血,止痛止癢。對於因熱毒入侵所致的疼痛、紅腫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在「神仙驅毒一掃丹」中加入牛黃,旨在發揮其清熱解毒、化瘀止痛的功效,以達到驅除毒邪、緩解症狀的目的。
「神仙驅毒一掃丹」方劑中包含「麝香」,主要是由於麝香具有以下兩個主要作用:
- 開竅醒神,闢穢解毒: 麝香性溫,味辛,歸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闢穢解毒的功效。對於因毒邪阻滯經絡,導致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麝香可起到開竅醒神的作用。同時,麝香對於外感熱毒、瘡瘍腫毒等症狀,也有良好的解毒效果。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作用。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麝香可起到活血化瘀,緩解疼痛的作用。
因此,在「神仙驅毒一掃丹」中加入麝香,旨在通過其開竅醒神、闢穢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達到驅除毒邪、恢復健康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仙驅毒一掃丹】傳統功效分析
主治證候:
此方專攻熱毒壅盛之惡瘡腫毒,其主治涵蓋:
- 癰疽發背:氣血受阻,熱毒熾盛所致局部紅腫焮痛、腐化成膿之重症。
- 無名腫毒:驟發腫塊、色赤灼痛,屬陽證熱毒者。
- 赤紫丹瘤:血熱郁膚,紫赤腫突如瘤,或遊走如丹毒。
- 纏喉風:熱毒上攻咽喉,腫塞窒息之急症。
方劑組成邏輯解析
雄黃(2錢)
- 性辛溫,入肝胃經,具殺蟲解毒、燥濕祛痰之效。《本草綱目》載其可「解百毒,殺諸蛇蟲惡瘡」。
- 針對熱毒壅滯,能破血結、消腫硬,尤善療疔瘡癰腫。
朱砂(2錢)
- 性微寒,入心經,清心鎮驚、解毒防腐。《神農本草經》謂其「主身體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鬼」。
- 協同雄黃清熱毒,兼防熱毒內陷神明。
牛黃(2分)
- 性涼苦甘,入心肝經,清心豁痰、涼肝息風。《日華子本草》稱其「療中風失音,天行時疾,治驚癇」。
- 針對熱毒熾盛引動肝風(如纏喉風窒息),能透毒外出。
麝香(2分)
- 性辛溫,通行十二經,開竅醒神、活血散結。《名醫別錄》言其「療中惡,心腹暴痛,脹急痞滿,風毒,婦人難產」。
- 透達經絡,引諸藥直抵病所,加速腫毒消散。
治療原理與配伍特點
外用直達病所:
- 豬膽汁調敷,取其苦寒清熱、解毒潤燥之性,助藥力滲透熱毒聚結之患處。
- 桐油紙捻火照,利用溫熱之氣「透毒外出」,形成「外透內消」之勢。
清解與透散並行:
- 雄黃、朱砂為主,殺毒定驚;牛黃、麝香為輔,開竅透絡。四藥合用,使熱毒既得清解,復隨經絡通暢而散。
- 麝香走竄之性,尤能破除癰疽瘀滯,改善局部氣血壅塞。
針對陽證熱毒:
- 全方側重辛溫通散與寒涼解毒並用,適用於腫毒初起未潰(促消)或已潰未斂(促愈),屬「以毒攻毒」之峻劑。
總結
此方以攻毒透絡為核心,結合外用火照法,使藥力直透毒根,體現「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傳統思路。適用於急重症熱毒,然須辨明陽證實證,若陰疽虛證則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雄黃2錢,朱砂2錢,牛黃2分,麝香2分。
散毒止痛,初起掃之即消,已潰掃之即愈。
上為極細末。
用豬膽汁調敷患處。外用桐油紙捻點,著近毒處照之,須冷氣透出毒外自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仙驅毒一掃丹, 出處:《瘍醫大全》卷八。 組成:雄黃2錢,朱砂2錢,牛黃2分,麝香2分。 主治:散毒止痛,初起掃之即消,已潰掃之即癒。主治:一切癰疽發背,無名腫毒,赤紫丹瘤,纏喉風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