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五音錠]的組成中包含[雄黃],因為雄黃具有強效的解毒功能。在中醫中,雄黃常用於治療由毒邪引起的病症,如皮膚瘡癤、口舌生瘡等。它能夠迅速清除體內的毒素,改善相關症狀。然而,由於雄黃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控制劑量。在[五音錠]中,雄黃的加入主要是利用其解毒作用來增強方劑的療效。
五音錠的組成中含有熊膽,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傳統醫學觀點:古籍記載,熊膽具有清熱解毒、鎮痛止痙、開竅醒神等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驚癇、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病症。因此,古人將其列入五音錠的方劑中,以期達到療效。
- 藥性相佐:熊膽性寒、味苦,與其他藥材的藥性相佐,可以起到平衡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例如,熊膽可以緩解其他藥材的燥熱之性,使藥效更為溫和。
五音錠中包含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五音錠為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的方劑,而硃砂的鎮心安神作用有助於緩解這些症狀。
- 解毒辟邪: 古代醫學認為硃砂具有解毒辟邪的功效。五音錠除了治療心神不寧外,亦可用於治療一些邪氣入侵導致的疾病。硃砂的解毒辟邪作用能幫助驅除邪氣,達到治療效果。
五音錠中加入麝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之效。五音錠多用於治療神志不清、昏迷、中風等症,麝香可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改善神經功能,提高療效。
- 活血通絡: 麝香亦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對於中風後肢體麻痺、疼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總之,麝香的加入,不僅能增強五音錠開竅醒神的功效,更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功能,提高治療效果。
五音錠中包含牛黃,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豁痰開竅的功效。
牛黃為牛膽結石,味苦、性寒,歸心、肝、膽經。其具有清心火、解熱毒、豁痰開竅、定驚止痙的功效。五音錠用於治療小兒驚風、痰熱內閉、神昏不醒等症,而牛黃可清熱解毒,豁痰開竅,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改善患兒的症狀,達到治癒目的。
此外,牛黃還有鎮驚安神的作用,可緩解小兒驚風所致的驚厥、抽搐等症狀。因此,五音錠中加入牛黃,可發揮其多方面的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五音錠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外科全生集》及《經驗選祕》記載,五音錠主要用於治療「紅腫惡毒」。方劑組成包含雄黃、熊膽、硃砂、麝香、牛黃五味藥材,藥材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如下:
方劑組成與功效分析:
雄黃 (As2S3): 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殺蟲、祛風止痛的功效。其殺蟲作用可以針對感染病竈中的細菌或寄生蟲,而清熱解毒則能減輕炎症反應。
熊膽 (Ursidae Bile): 清熱解毒、明目退翳、息風止驚。熊膽中的成分具有抗炎、消腫的功效,有助於緩解紅腫疼痛。
硃砂 (HgS): 清心安神、鎮靜止驚、清熱消腫。硃砂具有鎮靜作用,可以緩解因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適。其清熱作用也能輔助減輕炎症反應。 (註:現代醫學已限制硃砂的內服使用,因其含有汞,具有一定的毒性。)
麝香 (Moschus): 開竅醒腦、活血通經、止痛消腫。麝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其開竅醒腦的功能在此方中可能著重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及消腫止痛。
牛黃 (Bos Taurus Bile): 清熱解毒、鎮驚安神、化痰開竅。牛黃具有很強的清熱解毒功效,能有效控制感染,並具有鎮痛作用。
治療原理分析:
五音錠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策略。方中藥材協同作用,達到以下效果:
抑制感染: 雄黃、硃砂、牛黃等藥材具有殺菌、抗炎的作用,能有效抑制感染源的滋生,控制病情發展。
消腫止痛: 熊膽、麝香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減輕紅腫疼痛的症狀。熊膽的抗炎作用和麝香的活血化瘀作用共同促進局部炎症消退。
促進恢復: 活血化瘀的藥物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從而縮短病程,促進傷口癒合。
總結:
五音錠以其多味藥材的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目的,有效治療紅腫惡毒。 方中藥材的選擇,充分體現了古代醫家對疾病機理的理解以及藥物配伍的精妙。 但需注意,此方劑中含有硃砂,現代臨牀應用需謹慎,並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雄黃1錢,熊膽1錢,京墨1錢,朱砂1錢,麝香5分,牛黃1分。
上為細末,先將京墨用酒少許化之,再入熊膽研膩,後入諸末,共研作錠。
臨用以清水磨,以新筆蘸藥,空頭圍患處。
白疽忌此。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五音錠, 出處:《外科全生集》卷四。 組成:雄黃1錢,熊膽1錢,京墨1錢,朱砂1錢,麝香5分,牛黃1分。 主治:紅腫惡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