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丹

雄黃丹

XIONG HUA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2.1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4%
肝經 24%
腎經 15%
脾經 14%
肺經 10%
大腸經 5%
胃經 5%
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雄黃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以雄黃為核心成分。雄黃,化學成分為硫化氫鉀,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常被用於解毒、消腫及抗炎等方面。其辛辣而香氣濃烈的特性,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對於一些急性症狀的緩解表現突出。此外,雄黃的抗菌和抗病毒的特性,使其在治療感染病症方面擁有廣泛的應用潛力。

雄黃的毒性雖然存在,但在合理控制使用劑量、配合其他輔助藥材的情況下,能夠實現治療效果與安全性的平衡。通常與其他中藥材如丹皮、甘草等配伍,能有效增強其療效,並降低潛在的副作用。這種搭配不僅能夠改善方劑的味道,還能實現多方位的療效,使雄黃丹成為臨牀上受到廣泛應用的重要方劑,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雄黃丹方劑中包含磁石,其主要原因如下:

  1. 鎮驚安神: 磁石性寒,入肝、腎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雄黃丹常用於治療癲癇、驚癇、狂躁等症,磁石的加入可增強其鎮驚安神之力,使療效更顯著。
  2. 平肝潛陽: 磁石具有平肝潛陽的作用,可抑制肝陽上亢,防止其擾動心神,進一步增強了雄黃丹的鎮驚安神效果。

總之,磁石的加入,不僅增強了雄黃丹的鎮驚安神功效,更能有效抑制肝陽上亢,從而使治療效果更加全面。

雄黃丹方劑中包含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1.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雄黃與硃砂皆為礦物藥,性溫,具解毒、殺蟲、燥濕之效。兩者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藥效,更能有效治療毒蛇咬傷、濕疹、瘡瘍等病症。
  2. 互相制約,減低毒性:硃砂雖有毒性,但雄黃可減輕其毒性。雄黃性較燥,而硃砂性較潤,兩者相配可緩和藥性,減少副作用。

雄黃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解毒、消腫及抗菌,特別在治療某些皮膚疾病和中毒方面有其獨特的療效。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硫磺,這在中醫中被視為具有獨特療效的藥材。硫磺能有效地驅除體內的毒素,並且具有止癢、消炎的作用,因此在治療由於火毒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癬或濕疹等,硫磺的加入使得方劑更加全面。

此外,硫磺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夠促進其他成分在體內的吸收,增強整體療效。它還能夠幫助調理身體的陰陽平衡,改善血液循環,進一步促進機體的排毒功能。雄黃丹的組合不僅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亦展現了硫磺在傳統中藥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它成為了該方劑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雄黃丹方劑中包含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牛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雄黃亦有解毒、殺蟲之效,兩者合用,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功,適用於熱毒壅盛、神昏譫語、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

2. 鎮驚開竅: 牛黃能通經活絡、開竅醒神,對於熱病神昏、驚厥抽搐等症有較佳療效。雄黃亦能安神定驚,二者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熱毒所致的驚厥、昏迷等症狀。

雄黃丹方劑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1. 通竅開竅,引藥上行: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肺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雄黃丹多用於治療外傷感染、瘡瘍腫毒等病症,而麝香可通達經絡,引藥上行,促進藥力直達病竈。
  2. 增強藥效: 麝香具有很強的穿透性,能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作用,提高治療效果。雄黃丹中雄黃毒性較大,麝香可緩和雄黃的毒性,並促進藥效發揮。

因此,雄黃丹中加入麝香,既能增強藥效,又能起到通竅開竅,引藥上行,促進藥力直達病竈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雄黃丹」之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要針對「小兒五疳羸瘦,多生蟲動」之證候。五疳指心、肝、脾、肺、腎五臟之疳證,臨床表現為形體消瘦、面色萎黃、食欲不振、腹脹泄瀉等,多由蟲積或脾胃虛弱所致。方中強調其「補益筋髓,延年駐顏色,壯志氣」之效,顯示除驅蟲外,亦兼具補益強壯之功。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雄黃(2兩)

    • 性辛溫,有毒,主入肝經、大腸經,具殺蟲解毒之效,為傳統驅蟲要藥。
    • 針對「蟲動」之證,直接攻逐寄生蟲,尤其適用於腸道蟲積。
  2. 磁石(2兩)

    • 性寒,入腎經,能益腎納氣、潛陽安神。
    • 與雄黃配伍,可制其溫燥之性,兼顧補益肝腎,改善「五疳」所致之虛弱。
  3. 朱砂(2兩)

    • 性微寒,入心經,具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
    • 用於疳證伴隨之煩躁不安或心火偏亢,亦能協同雄黃解毒。
  4. 硫黃(2兩)

    • 性溫熱,入腎經、大腸經,外用殺蟲止癢,內服補火助陽。
    • 輔助雄黃增強驅蟲之力,並溫煦脾胃,改善羸瘦虛寒。
  5. 牛黃(1兩)

    • 性涼,入心、肝經,清熱解毒、化痰定驚。
    • 針對小兒疳熱或蟲積化熱之證,調和方中溫燥藥性。
  6. 麝香(半兩)

    • 性辛溫,通行十二經,開竅醒神、活血散結。
    • 助藥力透達周身,增強諸藥協同作用,亦能提振精神(壯志氣)。

配伍特點

  • 攻補兼施:雄黃、硫黃主攻蟲積;磁石、牛黃兼顧補益與清熱。
  • 寒溫並用:朱砂、牛黃性涼,硫黃、雄黃性溫,寒熱平衡以防過燥或過寒。
  • 升降相因:麝香升散開竅,磁石沉降納氣,調節氣機。

製法與服法

採用五月五日採艾製汁為黏合劑,取其溫通經絡、祛濕殺蟲之效。丸如綠豆大,溫酒送服,助藥力行散。忌羊血,恐其解藥性或與硫黃、雄黃產生副作用。

總結

「雄黃丹」以驅蟲為主,補益為輔,針對小兒疳積蟲患而設,兼顧形體虛弱。全方注重毒性藥物的配伍與炮製(如水飛法),以降低副作用,同時通過補瀉並行,達到「身輕骨健,耳目聰明」之效。

傳統服藥法


雄黃2兩,磁石2兩,朱砂2兩,硫黃2兩,牛黃1兩(研細),麝香半兩(細研)。
補益筋髓,延年,駐顏色,壯志氣;久服可以無疾,身輕骨健,耳目聰明。
上藥前四味各於乳鉢內細研,水飛過,於淨蟈器中貯之,欲修合時,須五月五日收採青艾嫩者約一擔,擇取用水淨洗,木臼中爛搗,乾淨布中絞取汁,可5升。先埿一爐,致銀鍋,以慢火煎令成膏,斟酌稀稠所得,即先下磁石攪令勻,次下朱砂又攪令勻,次下雄黃又攪令勻,良久去鍋下火,即下硫黃又攪令勻,次下牛黃又攪令勻,次下麝香,須細意攪,要藥末勻,候可丸,即為丸如綠豆大。
每日空心以溫酒下5丸。
忌羊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雄黃丹有毒,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氣喘瘧疾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雄黃丹, 出處:《肘後》卷三。 組成:白驢蹄2分(熬),大黃4分,綠豆3分(末),砒霜2分,光明砂半分,雄黃1分。 主治:寒熱諸瘧。

雄黃丹, 出處:《永類鈐方》卷二十一。 組成:雄黃1錢,朱砂1錢(另研),杏仁14粒(炒),巴豆7粒,豉(淡者)21粒。 主治:齁(鼻合)喘滿咳嗽,心胸煩悶,傷熱觸毒。

雄黃丹,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二。 組成:乾蟾(酥炙焦)、胡黃連、白蕪荑(去屑)、川黃連(去須)、乾漆半兩(炒煙盡,先爲末),雄黃半兩(水飛),麝香1錢(研)。 主治:小兒五疳羸瘦,多生蟲動。

雄黃丹, 出處:《雞峰》卷二十八。 組成: 雄黃丹(《雞峰》卷二十八。)出處:《雞峰》卷二十八。組成:雄黃2兩,磁石2兩,朱砂2兩,硫黃2兩,牛黃1兩(研細),麝香半兩(細研)。主治:補益筋髓,延年,駐顔色,壯志氣;久服可以無疾,身輕骨健,耳目聰明。 。 主治:補益筋髓,延年,駐顔色,壯志氣;久服可以無疾,身輕骨健,耳目聰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