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鵝管眼藥中加入爐甘石,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用於治療眼部炎症。
爐甘石性寒,味甘,入肺經,能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對於眼部紅腫、癢痛、分泌物多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此外,爐甘石還具有收斂作用,可以幫助消退眼部充血,減輕眼部炎症反應。
總之,鵝管眼藥中加入爐甘石,可以有效緩解眼部炎症,促進眼部組織的修復,達到治療眼病的目的。
鵝管眼藥中加入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琥珀性味甘、辛,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鵝管眼藥常用於治療眼部紅腫熱痛、翳障等症,琥珀的加入可起到清熱消腫,緩解疼痛的作用。
- 活血化瘀,明目止癢: 琥珀還能活血化瘀,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供血,從而緩解眼部癢痛。此外,琥珀還有明目的作用,可改善視力,增強眼部功能。
綜上所述,琥珀作爲鵝管眼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明目止癢等功效,對治療眼部疾病起到協同作用。
鵝管眼藥中加入硃砂,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藥理作用。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涼血止血之效。對於熱毒壅盛、目赤腫痛、翳膜遮睛等症狀,硃砂可有效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使眼部炎症消退,恢復視力。
此外,硃砂還具有一定的鎮靜作用,能緩解眼部疼痛、紅腫等不適症狀,起到緩解症狀、促進康復的作用。
鵝管眼藥中加入牛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牛黃性寒,味苦,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鵝管眼藥多用於治療目赤腫痛、羞明畏光等症,這些症狀往往與熱毒上攻有關,牛黃的清熱解毒之效能可以有效緩解眼部炎症。
- 涼血止痛:牛黃除了清熱解毒外,還有涼血止痛的作用。鵝管眼藥的組成中,一些其他藥材可能存在一定的辛辣性,牛黃的涼血作用可以緩解這些藥材可能造成的刺激,並減輕眼部的疼痛感。
鵝管眼藥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兩大功效:
- 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消炎止痛,對於眼部紅腫、熱痛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 開竅通竅: 冰片氣味芳香,能開竅通竅,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改善視力模糊、眼部疼痛等症狀。
鵝管眼藥的組方中,冰片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發揮協同作用,有效治療眼部疾病。
鵝管眼藥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廣泛用於療效顯著的眼部疾病。其中,雄黃作為其主要成分之一,歷史悠久,對於眼科的治療有著獨特的貢獻。雄黃的主要成分為硫化砷,具備強烈的抗菌和消炎作用,能有效對抗眼部感染。由於眼部組織細膩且易受外界因素影響,雄黃通過消除病原體來減輕紅腫和疼痛,促進癒合。
此外,雄黃還被認為具有解毒和驅寒的效果,在風熱感冒或寒邪入侵所引起的眼疾中,更顯其功效。然而,雄黃含有砷元素,使用時需謹慎,確保劑量合理,以避免副作用。由此可見,鵝管眼藥中融入雄黃,既是基於其卓越的藥效,也是對古老醫學智慧的傳承與發揚。如此一來,不僅能提升方劑的療效,也使其在現代醫學中找到了新的定位。
鵝管眼藥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珍珠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之效。對於因熱毒上攻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珍珠可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改善視力。
2. 滋陰潤燥,改善眼部乾澀:珍珠富含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具有滋陰潤燥、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眼部乾燥、瘙癢、疼痛等症狀,珍珠能滋養眼部組織,改善眼部微循環,緩解眼部不適。
因此,鵝管眼藥中加入珍珠,能夠有效改善眼部炎症、乾澀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滋陰潤燥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鵝管眼藥中添加麝香,主要源於其獨特的藥理作用:
- 通竅開竅: 麝香性溫,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的功效。對於眼部疾病引起的視力模糊、眼痛等症狀,麝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供血,達到通竅開竅的效果。
- 消腫止痛: 麝香亦有消腫止痛的功效,能緩解眼部炎症、腫脹等症狀,對於因炎症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鵝管眼藥中添加麝香,旨在通過其開竅醒神、消腫止痛的藥效,達到治療眼部疾病、緩解症狀的目的。
鵝管眼藥中包含熊膽,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藥性:
- 清熱解毒:熊膽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鵝管眼藥多用於治療眼部紅腫、疼痛、化膿等症狀,熊膽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緩解眼部炎症。
- 止痛定驚:熊膽入肝膽經,能清肝火,止痛定驚。對於眼部疼痛、視物模糊等症狀,熊膽的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痛苦。
然而,近年來隨著動物保護意識的提高,使用熊膽已經成為備受爭議的做法,許多替代藥物已被開發出來。
鵝管眼藥中加入蕤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明目: 蕤仁性寒,味甘,具有清熱降火、明目退翳的功效。鵝管眼藥多用於治療眼部熱症,如目赤腫痛、眼霧不清等,而蕤仁可以清熱降火,消除眼部炎症,改善視力。
- 滋養肝腎: 蕤仁入肝腎經,能滋養肝腎,改善肝腎陰虛所致的眼疾。眼疾的發生與肝腎功能密切相關,肝腎陰虛會導致眼部失養,出現視力下降、眼乾澀等症狀,而蕤仁可以滋養肝腎,改善眼部營養供應,緩解眼疾。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鵝管眼藥」主治「眼病」,中醫古籍所載「眼病」範圍廣泛,大抵涵蓋目赤腫痛、翳膜遮睛、流淚羞明、視物昏矇等外障與部分內障病症。此方以「鵝管」貯藥,取其細長中空之形,便於點眼或吹藥入眼,屬古代外治法中「點眼藥」範疇,推測其重點在治療外眼炎症性、分泌物增多或角膜混濁類疾病。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清熱解毒,退赤消腫
- 黃連、大黃、甘草煎膏為基質:黃連清心肝火毒,大黃瀉熱通瘀,甘草緩和藥性,三藥煎膏既能防腐,亦能協同方中諸藥清熱解毒,針對眼紅腫熱痛之病機。
- 熊膽、青魚膽:二膽皆苦寒,傳統用於「明目退翳」,熊膽解熱毒、青魚膽消赤障,合用以清肝膽實火。
2. 退翳明目,收濕斂瘡
- 甘石(爐甘石):煅後外用收濕生肌,為眼藥粉劑要藥,主治目赤翳障、濕爛癢痛。
- 珍珠、琥珀:珍珠明目退翳,琥珀活血散瘀,合用可促進角膜損傷修復,兼消目中血絲纏繞。
3. 芳香開竅,活血通絡
- 麝香、梅片(冰片):辛香走竄,能通竅散鬱結,助藥力透達目竅;冰片清涼止癢,緩解眼癢澀不適。
- 朱砂、雄黃:少量用之,重在解毒殺蟲(古人認為眼病與「蟲蝕」有關),兼防腐辟穢。
4. 扶正護目,調和藥性
- 牛黃:清心瀉火,防熱毒內攻;蕤仁養肝明目,緩和其他藥物峻烈之性,標本兼顧。
綜合機理
全方以「清熱解毒」為主軸,結合「退翳活血」「芳香透竅」之法,外用直接作用於眼部,適用於熱毒熾盛或肝火上炎所致眼疾。其製劑形式(藥條陰乾)便於保存,鵝管封固可防潮氣侵蝕,體現古代外用眼藥的工藝智慧。
【現代理解要點】
此方組成含礦物藥(朱砂、雄黃)、動物藥(麝香、牛黃)及高比例爐甘石,若以現代觀點審視,部分成分可能具刺激性,實際應用需考慮製劑的安全濃度與局部耐受性,然此屬古代經驗方之邏輯闡釋範疇,故不贅述其限制。
傳統服藥法
甘石3兩,琥珀2錢,朱砂1錢5分,牛黃5分,梅片3錢,雄黃1錢5分,珍珠1錢,麝香5分,青魚膽5個,熊膽1錢,蕤仁1錢。
上為末,用黃連、大黃、甘草煎膏成條,陰乾,入鵝管內封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毒,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鵝管眼藥,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甘石3兩,琥珀2錢,朱砂1錢5分,牛黃5分,梅片3錢,雄黃1錢5分,珍珠1錢,麝香5分,青魚膽5個,熊膽1錢,蕤仁1錢。 主治:眼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