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散

三寶散

SAN BAO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極寒 (0.0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1%
脾經 18%
肺經 18%
腎經 18%
肝經 13%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三寶散中包含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牛黃味苦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三寶散主治熱毒壅盛,神昏譫語,高熱驚厥等症,牛黃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並鎮靜安神,緩解高熱引起的驚厥症狀。
  2. 活血化瘀: 牛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液流通,有助於消除腦部炎症,改善神志不清等症狀。

因此,牛黃在三寶散中發揮着清熱解毒、鎮驚開竅、活血化瘀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三寶散中含有硃砂,乃因其具有鎮心安神之效。

硃砂性寒,入心經,能清熱解毒,鎮心安神,故可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

古人認為,硃砂有鎮邪之功,可驅除外邪,故也用於治療一些精神疾病。

然而,硃砂含有汞,長期服用或過量使用會導致中毒,故現代臨牀多已不再使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三寶散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所載主治「風昏氣厥不省,痰壅失音」,屬中醫急症範疇,其病機關鍵在於 風痰閉竅痰熱蒙蔽心神

  1. 風昏氣厥不省:指因風邪引動內痰,或氣機逆亂導致神昏、肢厥,屬「閉證」表現,常見於中風、癲癇等急性發作階段。
  2. 痰壅失音:痰濁壅塞喉嚨或上焦,阻遏氣機,使聲音不出,甚則呼吸不暢。此證多與痰熱膠結、肺氣不宣相關。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
三寶散由 腦子(冰片)、牛黃、朱砂 三味組成,屬「涼開劑」範疇,其配伍邏輯如下:

  1. 冰片(腦子)

    • 性味辛香苦涼,擅 開竅醒神,通行十二經。
    • 其芳香走竄之力,能 透達邪閉,解除風痰壅塞造成的意識障礙,尤長於通利咽喉(助恢復失音)。
  2. 牛黃

    • 苦甘涼,歸心、肝經,為 清熱化痰、涼血鎮驚 要藥。
    • 直接針對 痰熱擾神,化解痰壅所致的昏厥,並能清心火以安定神志。
  3. 朱砂

    • 甘微寒,專入心經,具 重鎮安神、清心解毒 之效。
    • 其質重能降浮越之陽氣,鎮攝心神,防止風痰上擾引發的躁動或驚厥。

組方邏輯與協同作用

  • 開竅(冰片)+化痰(牛黃)+鎮心(朱砂):三藥皆屬「芳香走竄」或「重鎮」之品,合力直擊 痰熱蒙竅 之病機。
  • 竹瀝油調服:竹瀝性寒滑利,增強 滌痰通絡 之效,助痰熱從下而消。

推論延伸應用
此方雖主治風痰閉證,但從藥物性味推測,更適用於 熱閉證(面赤氣粗、痰黃黏稠、舌紅苔黃膩)。若屬寒痰閉阻(面青肢冷、痰白清稀),需配伍溫開之品(如蘇合香丸)。

特色總結
三寶散體現中醫「急症治標」思路,以 開竅為先、化痰為本、鎮驚為輔,適用於痰熱閉阻之急性神昏失音,體現「涼開」劑的典型配伍法度。

傳統服藥法


腦子2分,牛黃2分,朱砂6分。
上為細末。
每次1錢,取竹瀝油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聲音嘶啞心肌梗塞低血壓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多痰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三寶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十三引《經驗秘方》。 組成:腦子2分,牛黃2分,朱砂6分。 主治:風昏氣厥不省,痰壅失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