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豬乳膏

牛黃豬乳膏

NIU HUANG ZHU RU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極寒 (0.0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16%
脾經 16%
肺經 16%
腎經 16%
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牛黃豬乳膏中加入硃砂,主要是基於其 鎮靜安神消腫止痛 的功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在牛黃豬乳膏中,硃砂可以 鎮定神經,緩解疼痛,同時亦有助於 消炎止癢,抑制炎症。 此外,硃砂亦可 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

牛黃豬乳膏中加入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牛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其能清熱瀉火,解毒消腫,對於皮膚炎症、瘡瘍腫毒等具有良好的療效。豬乳則滋潤皮膚,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滋潤皮膚的作用。
  2. 鎮痛止癢: 牛黃具有鎮痛止癢的作用,可以減輕皮膚炎症引起的瘙癢、疼痛等不適症狀。同時,牛黃還能促進皮膚組織的修復,加速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牛黃豬乳膏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專治「兒在胎中受驚,生未滿月而發驚」,即胎兒於母體時受驚恐之氣,或出生後未滿月即現驚悸、抽搐等症。古人認為,此類驚證多因「胎驚」或「驚風」所致,屬心神不穩、肝風內動之候。嬰兒臟腑嬌弱,神氣未充,易因外驚引動內風,故以清心鎮驚、息風開竅為治則。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朱砂(研細)

    • 性味甘微寒,歸心經,為重鎮安神要藥。《本草綱目》載其「鎮精神,安魂魄」,能直折上浮之風火,安定心神。其質重沉降,可抑制嬰兒驚啼、神魂不寧之狀。
    • 現代觀點:朱砂主含硫化汞,微量使用可能抑制中樞神經過度興奮,但須嚴控劑量(古方中與他藥配伍且為外用,風險較低)。
  2. 牛黃(少許)

    • 性味苦甘涼,入心肝經,功能清心豁痰、息風定驚。《神農本草經》稱其「主驚癇寒熱,熱盛狂痙」。牛黃與朱砂協同,一清一鎮,既解心經鬱熱,又平肝風內動。
    • 現代觀點:牛黃含膽酸類成分,具有鎮靜、抗驚厥作用,可調節神經遞質。
  3. 豬乳汁

    • 甘鹹平,《名醫別錄》謂其「補虛羸,止驚癇」。此方取其為溶媒,兼具滋養之效,且「同氣相求」:豬乳性近人乳,易為嬰兒接受,能載藥直達病所,緩和朱砂、牛黃峻烈之性。
  4. 麝香當門子(加用尤妙)

    • 辛溫芳香,通行十二經,擅開竅醒神。《本草備要》言其「治中風、中氣、中惡……驚癇癥瘕」。此藥增入後,能助諸藥透達經絡,速解驚風閉滯之象,適用於驚厥重症。

全方配伍思維
此方以「鎮(朱砂)、清(牛黃)、潤(豬乳)、透(麝香)」為法,標本兼顧:

  • 治標:朱砂鎮驚、牛黃清熱,直折病勢。
  • 治本:豬乳滋養臟陰,防金石藥傷正;麝香開竅,助氣機通暢,避免驚風痰閉。
  • 外用「抹口」之法,避嬰兒吞服之難,且口腔黏膜吸收迅捷,符合急症處理需求。

結論
牛黃豬乳膏體現古代兒科「重鎮息風」與「輕靈透竅」結合的思路,針對胎驚、嬰驚之虛實夾雜病機,通過外用給藥達到速效與安全的平衡,足見古人用藥之巧妙。

傳統服藥法


朱砂(研細)、牛黃少許、豬乳汁。
上藥前二味為細末,取豬乳汁調稀。抹入口中。入麝香當門子尤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乳腺炎乳房腺體瘤

相同名稱方劑


牛黃豬乳膏, 出處:《得效》卷十一。 組成:朱砂(研細)、牛黃少許、豬乳汁。 主治:兒在胎中受驚,生未滿月而發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