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生散
ZAI SHE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七二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56)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再生散中加入烏梢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烏梢蛇性溫,味甘,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痺痛的功效。再生散多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烏梢蛇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疏通經絡,減輕疼痛。
- 消腫生肌,促進癒合: 烏梢蛇亦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對於創傷引起的炎症和腫脹有緩解作用。同時,它還能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受損組織的再生,配合其他藥物,提高再生散的療效。
再生散中加入天麻,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跌打損傷、骨折後出現的疼痛和腫脹。再生散用於治療骨折、跌打損傷等症,天麻的加入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損傷部位的修復。
- 鎮靜安神,止痙止痛: 天麻具有鎮靜安神,止痙止痛 的功效,能夠緩解骨折後出現的疼痛、痙攣等症狀,幫助患者更快恢復。
總之,天麻在再生散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鎮靜安神的功效,能夠有效促進骨折、跌打損傷等症的康復。
再生散中含有天南星,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祛風止痛、化痰散結、消腫止痛之功效。再生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天南星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並能有效消腫止痛,減輕患者痛苦。
- 解毒散結,消痰止咳: 天南星亦有解毒散結之效,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瘡瘍腫毒等症。再生散中加入天南星,可有效解毒散結,防止傷口感染,並促進組織再生。
因此,天南星在再生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促進傷口癒合,減輕患者痛苦,並防止感染。
再生散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功效。再生散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全蠍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祛風解毒,止痙攣:全蠍亦具祛風解毒之效,能治療風濕痺痛、筋脈拘攣等症。再生散中添加全蠍,有助於緩解因外傷或風寒引起的肌肉痙攣,促進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全蠍在再生散中發揮着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祛風解毒、止痙攣等多重功效,使其成爲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的有效組成部分。
再生散中加入麝香,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一、 通竅開鬱,活血化瘀:麝香氣味芳香,性溫而通,能開竅醒神,並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此功效有助於改善因瘀血阻滯而導致的傷口難以癒合、組織再生緩慢等問題。
二、 消腫止痛,促進組織修復:麝香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可減輕傷口周圍的炎症反應,並促進組織再生,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再生散中加入麝香,可有效促進傷口癒合、改善組織再生,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
再生散中加入輕粉,主要考量其清熱解毒和消腫止痛之效。輕粉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瘡瘍腫毒、濕熱下注等症。
再生散用於治療外傷,輕粉在此方劑中主要起到消炎解毒、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其清熱解毒之性可抑制傷口感染,消腫止痛之效能則能減輕傷口疼痛,有助於傷口快速修復。
再生散中包含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鎮心安神: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方中以硃砂配伍其他藥材,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怔忡等症狀,可起到鎮定心神、改善睡眠的作用。
- 外用止痛:硃砂還具有外用止痛的功效。古籍記載,硃砂可治療瘡瘍腫毒,外用可起到消炎止痛、生肌止血的作用。再生散中可能利用硃砂的這一功效,用於治療外傷疼痛、創傷感染等症。
再生散中加入牛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化瘀止痛:牛黃性寒,味苦,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化瘀止痛的功效。對於再生散治療的外傷感染、瘀血腫痛等症狀,牛黃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牛黃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組織修復,緩解疼痛。對於一些伴有瘀血腫痛的傷口,牛黃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再生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天釣驚風,潮搐,項筋緊強,手足厥冷」。
「天釣驚風」為古代兒科病名,指小兒因風邪內動,出現抽搐、目睛上翻、角弓反張等類似癲癇的症狀,多與肝風內動或痰熱壅盛相關;「潮搐」指抽搐發作如潮水般反覆;「項筋緊強」反映風痰阻絡,筋脈拘急;「手足厥冷」則可能因驚風氣血逆亂,陽氣不達四肢。此方外用於清熱解毒、熄風定驚,並祛腐生新,針對驚風兼有局部潰瘍或口瘡者。
組成與治療原理
土鱉(煅存性)
- 土鱉蟲(䗪蟲)性鹹寒,入肝經,傳統用於破血逐瘀、續筋接骨。此處煅製後存性,減其峻烈之性,保留化瘀通絡之效,或借其走竄之性舒緩筋脈拘急,並助祛腐生肌。
山豆根
- 苦寒,清熱解毒、利咽消腫,針對風熱或熱毒上攻所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此處可能用於清解驚風伴隨的熱毒蘊結(如口腔潰爛)。
人中白(煅)
- 人尿沉澱物製成,煅後性涼,清熱降火、止血消瘀。傳統用於口瘡、喉痹,此處取其降火解毒,輔助清除腐肉。
辰砂(飛朱砂)
- 甘微寒,重鎮安神、清心定驚,為治療驚風抽搐的要藥。外用可解毒防腐,與內服機理相通,透過鎮靜局部風動。
配伍邏輯與外用機理
- 清熱鎮驚:辰砂重鎮熄風,山豆根清熱解毒,共治驚風痰熱之本。
- 祛腐生肌:土鱉化瘀、人中白斂瘡,配合先以麻油、鹽醋清潔創面,促進瘡口修復。
- 局部刺激調節:鹽醋漱口可收斂止血,刺激黏膜血流;麻油潤澤後再予藥粉,形成保護層。
推論擴展
此方可能適用於驚風合併口腔或咽喉潰瘍(如熱毒上炎所致),外用兼顧鎮驚與消炎。古人或觀察到驚風患兒易伴隨口瘡,故以清熱解毒藥外治輔助內服方劑,整體思路為「標本兼顧」(治驚治瘡並行)。
(分析完畢,無其他附加說明)
傳統服藥法
土鱉49個(煅存性),山豆根2錢,人中白(煅)2錢,辰砂(飛)2錢。
上為細末。
用時先割淨腐肉,次用麻油通口噙漱,覺無油氣吐之,如式6-7次,次以百沸湯入鹽、醋,漱吐3-4次,再次以綿胭脂拭乾,摻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再生散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再生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九。 組成:人齒5枚(燒友),蠍蜥尾5條(燒灰)。 主治:小兒瘡皰正出,忽變紫色,或作黑陷,喘急神昏。
再生散, 出處:《外科大成》卷三。 組成:土鱉49個(煅存性),山豆根2錢,人中白(煅)2錢,辰砂(飛)2錢。 主治:走馬牙疳,牙落鼻崩,久不癒者。
再生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二。 組成:烏蛇(酒炎,取肉)1分,天麻1分,天南星(炮)1分,乾蠍(炒)1分,麝香(研)1錢匕,膩粉半錢匕(研),丹砂(研)2錢,牛黃(研)1錢,白附1錢。 主治:小兒天釣驚風,潮搐,項筋緊強,手足厥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