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揭風湯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祛風止痙: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熄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揭風湯用於治療風邪入絡、筋脈拘攣、肢體麻木、口眼歪斜等症,全蠍能有效平息風邪、解除痙攣,緩解筋脈拘攣,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風通絡的目的。
- 活血化瘀: 全蠍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夠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輔助治療因風邪入絡而導致的局部疼痛和腫脹。揭風湯常用於治療風溼痹痛,全蠍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減輕疼痛,促進局部組織恢復。
揭風湯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痙: 天南星味辛、苦、溫,入肺、脾經,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揭風湯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頭痛項強、肢體麻木、口眼歪斜等症,天南星可有效祛除風邪,緩解痙攣,改善症狀。
- 通絡止痛: 天南星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可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從而緩解因風寒阻滯經絡引起的疼痛。揭風湯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羌活等也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天南星與之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揭風湯中加入天麻,主要是針對其祛風止痙的功效。
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的功效。揭風湯主要用於治療風痰阻絡、氣機不利所致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等症。
天麻能夠疏通經絡、化解痰濁,配合其他藥材,如川芎、白芷等,共同止痛止痙,改善患者的症狀。
揭風湯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邪所引起的症狀,比如頭痛、眩暈等。其中包含的硃砂(又名硃砂)是其一個重要成分。硃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其性質寒涼且能夠清熱解毒,安神鎮驚。
在中醫理論中,硃砂具備「鎮驚安神」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因內部風邪導致的心神不寧、焦慮不安等問題。此外,硃砂亦有助於改善血循環,因此在面對因風邪造成的頭痛及眩暈時,能提供一定的緩解效果。它的寒性質也能中和其他藥材的熱性,以達到陰陽平衡的效果。
綜合來看,硃砂在揭風湯中的配置不僅有助於治療風邪引起的相應症狀,還能平衡方劑的整體藥性,充分體現中醫方劑的復雜性與和諧性。
揭風湯中含有輕粉,主要原因如下:
- 疏風散寒,清熱解毒:輕粉味苦性寒,具有疏散風寒、清熱解毒的功效。揭風湯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發熱、咽喉腫痛等症,而輕粉能有效地清熱解毒,配合其他藥材疏散風寒,達到治癒效果。
- 瀉火解毒,消腫止痛:輕粉亦有瀉火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揭風湯中可能含有其他溫燥藥材,輕粉可以起到平衡藥性,防止燥熱傷陰的作用,同時也能有效地消解局部炎症,緩解疼痛。
揭風湯中使用麝香,主要是基於其 開竅醒神,通經活絡 的功效。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揭風湯多用於治療中風、昏迷、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狀,這些症狀往往伴隨氣血不通、經絡阻滯,而麝香可以有效開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幫助患者恢復神志,改善肢體功能。
此外,麝香還有芳香闢穢之功,可 解除風邪,更符合揭風湯的命名和主治。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揭風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嬰孩小兒急驚風方作,搐搦,熱盛涎潮」,即小兒因內熱熾盛,引動肝風,出現突然抽搐、神昏、痰涎壅盛等急驚風症狀。急驚風屬熱證、實證,多由外感熱邪或內傷積熱,化火生風,風火相煽,擾亂神明,痰熱壅滯經絡所致。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方劑組成分析
- 青黛:性寒,入肝經,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善清肝火,抑制肝風內動。
- 蘆薈:苦寒瀉下,清肝熱、通腑瀉火,使熱邪從大便而解。
- 全蠍:息風止痙,通絡解痙,專治抽搐驚癇,為治風要藥。
- 南星(煨製):燥濕化痰、祛風定驚,煨後減其毒性,增強化痰息風之功。
- 朱砂:重鎮安神、清心定驚,用於心神不安、驚風煩躁。
- 牙硝(芒硝):瀉熱通便,軟堅散結,助蘆薈瀉下痰熱。
- 輕粉:攻毒化痰,逐痰通腑,但毒性較強,需謹慎使用。
2. 配伍邏輯與功效推演
- 清熱瀉火:青黛、蘆薈、牙硝合用,直折肝膽實火,釜底抽薪,使熱邪無所依附。
- 息風止痙:全蠍、南星協同,一動物一礦物,一搜風一化痰,共止抽搐。
- 化痰通腑:南星化痰,輕粉、牙硝攻逐痰熱,使痰涎從二便而出。
- 鎮驚安神:朱砂重鎮,安定神魂,防止驚厥再發。
3. 治療原理
此方以「清熱息風、化痰通腑」為核心,針對急驚風「熱、痰、風、驚」四大病理環節:
- 清熱:直接瀉火,消除風動之源。
- 化痰:切斷痰涎壅塞之病理基礎。
- 息風:解除抽搐痙攣之標症。
- 通腑:給邪以出路,導熱痰從下而泄。
4. 用藥特點
- 方中多為寒涼峻烈之品(如輕粉、牙硝),適用於體壯實熱之患兒,體虛者不宜。
- 全蠍與南星煨製相配,增強息風化痰之效,減毒存性。
- 以金銀薄荷湯送服,薄荷辛涼透表,金銀花清熱解毒,輔助清透餘熱。
總結
揭風湯為治療小兒急驚風之峻劑,通過瀉火、化痰、息風、通腑四法並舉,快速平息風動,緩解危急症狀。其組方體現「治風先治熱,熱去風自滅」與「痰消風自熄」的中醫辨證思路,適用於痰熱壅盛、腑氣不通之急驚風實證。
傳統服藥法
青黛1分,蘆薈1分,全蠍1分,南星半兩(為末,水調作餅,包裹前全蠍,煨令赤色),朱砂1錢半,牙消3字,輕粉3字。
利下痰熱。
上為末。
每服1字,煎金銀薄荷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臨床應用應慎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揭風湯, 出處:《直指小兒》卷一。 組成:青黛1分,蘆薈1分,全蠍1分,南星半兩(爲末,水調作餅,包裹前全蠍,煨令赤色),朱砂1錢半,牙消3字,輕粉3字。 主治:利下痰熱。主治:小兒驚風。
揭風湯, 出處:《活幼口議》卷十三。 組成:全蠍(去毒、面炒)1分,天南星1兩(爲末,水調作劑,包裹蠍,煨令赤色,蠍不用炒亦得),天麻1分,朱砂1分(合研),輕粉半錢,腦子1字,麝1字。 主治:嬰孩小兒急驚風方作,搐搦,熱盛涎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