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保命丹

至聖保命丹

ZHI SHENG BAO MI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18%
肺經 18%
腎經 15%
心經 9%
大腸經 6%
小腸經 6%
肝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至聖保命丹」的組成中,包含全蠍,是因為全蠍具有強效的解毒和止痛作用。全蠍能夠清除體內的毒素,減少疼痛感,對於由於毒素引起的病症具有顯著療效。其主要作用是解毒止痛,幫助方劑改善相關症狀。全蠍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效果。

至聖保命丹中含有天南星,這主要是因為天南星具有以下藥理作用:

  1. 開竅醒神: 天南星味辛、苦,性溫,入心、肺經,具有開竅醒神、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神志昏迷、痰迷心竅等症狀,天南星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2. 祛風止痙: 天南星還具有祛風止痙的功效,能治療因風邪入侵引起的肢體麻木、抽搐等症狀。

因此,至聖保命丹中加入天南星,是為了發揮其開竅醒神、祛風止痙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目的。

「至聖保命丹」方劑中確實包含「蚯蚓」,這看似令人意外的藥材選用,實則基於中醫藥學的理論基礎。

首先,蚯蚓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之效。中醫認為,其具有化瘀散結、通經活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

其次,古籍記載,蚯蚓可治療久病積瘀、血脈不通等病症,而「至聖保命丹」本身即為治療危急重症的方劑,因此,加入蚯蚓可增強其活血化瘀、救死扶傷之效。

綜上所述,使用蚯蚓入藥,並非出於獵奇或迷信,而是基於中醫藥學理論,並結合其藥性及臨牀應用經驗所作出的選擇。

至聖保命丹中含有硃砂,主要基於其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硃砂性寒,味甘,歸心經,能平肝潛陽、鎮心安神,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健忘、驚悸癲狂等症。同時,硃砂亦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等。

然而,硃砂含有汞元素,使用不當會產生毒性。因此,至聖保命丹的使用應嚴格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至聖保命丹」方劑中使用「輕粉」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 瀉熱解毒:輕粉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瀉熱解毒的功效。對於熱毒熾盛、肝膽濕熱所致的疾病,如黃疸、痢疾、瘟疫等,輕粉可起到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的作用。
  2. 清熱化痰:輕粉能燥濕化痰,對於痰熱壅肺、咳嗽氣喘等症,輕粉可起到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然而,輕粉為劇毒藥物,使用需謹慎,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至聖保命丹」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小兒急慢驚風」,為古代兒科急救常用方劑。急驚風多因熱極生風,症見抽搐、神昏、高熱;慢驚風則因脾虛肝旺或久病陰傷,症見肢體蠕動、嗜睡、手足冷。此方以鎮驚熄風為主,兼顧化痰開竅,適用於驚風屬實證或虛實夾雜者。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全蠍(5兩):

    • 主入肝經,性辛平,善熄風止痙、通絡止痛,為治驚風要藥。其毒性可抑制中樞神經過度興奮,直接緩解抽搐。
  2. 南星(10兩):

    • 苦辛溫,燥濕化痰、祛風解痙。生南星毒性強,可能經炮製減毒後保留化痰作用,透過祛痰以減輕驚風伴隨的痰涎壅塞。
  3. 蚯蚓屎(10兩,即「蚯蚓泥」):

    • 性寒涼,傳統用於清熱解毒、利水通便。此處可能取其瀉熱作用,輔助清除內熱,間接平肝熄風。
  4. 朱砂(1兩):

    • 甘微寒,重鎮安神、清心定驚。其硫化汞成分抑制大腦異常放電,改善神昏譫語,但需控制劑量。
  5. 輕粉(2錢,即「汞粉」):

    • 辛寒有毒,攻毒殺蟲、逐痰涎。與南星協同增強化痰力,可能透過汞化合物抑制神經興奮性,然毒性風險需謹慎。
  6. 岸螺螄(200個):

    • 淡水螺類,性甘寒,傳統用於清熱利水。此處或取其鹹寒軟堅、緩解肝風內動,或作為礦物藥補充鎮靜成分。

三、方劑配伍邏輯

  • 標本兼治:全蠍、朱砂直折肝風以治標;南星、輕粉化痰開竅以除病根;蚯蚓泥、螺螄清熱瀉火以調環境。
  • 動靜結合:全蠍、南星主動走竄以熄風化痰;朱砂、輕粉靜鎮以安神定志。
  • 劑量設計:南星、蚯蚓泥量大,側重化痰清熱;全蠍次之,主攻熄風;朱砂、輕粉量小,防金石藥傷正。

四、治療機推測
本方可能透過多途徑發揮作用:

  1. 抑制中樞神經異常放電(全蠍、朱砂)。
  2. 調節電解質平衡(螺螄含鈣、鎂離子)。
  3. 減少痰液阻塞呼吸道(南星、輕粉)。
  4. 清瀉內熱以降低代謝亢進(蚯蚓泥)。

結語
此方體現「急則治標」原則,組合動物藥、礦物藥、化痰藥,展現中醫「風痰同治」思維。然部分成分具毒性,需嚴格依古法炮製及用量控制,現代應用宜進一步考證改良。

傳統服藥法


全蠍5兩,南星10兩,蚯蚓屎10兩,朱砂1兩,輕粉2錢,岸螺螄200個。
上為末,糕糊為丸,如雞頭子大。
每服1丸,用薄荷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至聖保命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不可擅自服用。

相關疾病


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四肢抽搐咳嗽多痰腰背反折,身體後仰如弓狀

相同名稱方劑


至聖保命丹,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五引《保生集方》。 組成:全蠍5兩,南星10兩,蚯蚓屎10兩,朱砂1兩,輕粉2錢,岸螺蛳200個。 主治:小兒急慢驚風。

至聖保命丹, 出處:《幼科發揮》卷二。 組成:膽星1錢,僵蠶1錢,白附子1錢,全蠍14枚,天麻1錢,防風1錢,辰砂(水飛)1錢半,麝香1字,珍珠5分,琥珀3分,金箔20片。 主治:小兒驚風、客忤。

至聖保命丹, 出處:《永樂大典》卷九七八引《施園端效方》。 組成:防風1兩,白附子半兩,天南星(炮)半兩,白僵蠶半兩,朱砂半兩,雄黃半兩,甘草(炒)半兩,麝香1字,金箔1片,全蠍14個(去毒)。 主治:鎮心安神。主治:小兒一切急慢驚風,潮搐反張,涎痰壅塞;及一切風寒傷表證。

至聖保命丹, 出處:《夀世保元》卷八。 組成:南星(炮去皮,用白礬水浸1宿,再出曬乾,再用生薑水浸1宿,曬乾再炒)1兩,半夏(同上制)1兩,薄荷1兩,青黛1兩,全蠍(去尾尖)5錢,天麻5錢,白附子(略炒)5錢,僵蠶(薑汁炒)5錢,防風5錢,鬱金5錢,甘草5錢,麝香少許,朱砂5錢。 主治:小兒胎驚內弔,肚腹堅硬,目睛上視,手足搐搦,角弓反張,痰熱咳嗽,一切急慢驚風。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