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菖蒲飲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扶正固本: 菖蒲性寒,善於清熱解毒,但易傷正氣。人參則屬溫補之品,能補氣益血,扶助正氣。二者配伍,可避免單味菖蒲過於寒涼傷正,並增強其清熱解毒之效。
- 升陽利水: 菖蒲入心、脾經,有化濕利水之功。人參入脾經,能益氣健脾,促進脾胃運化水濕。二者合用,可增強利水功效,並減少水濕停滯於體內,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菖蒲飲中加入水菖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醒神,化濕止嘔: 水菖蒲味辛、性溫,入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止嘔的功效。對於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痰濁壅塞、嘔吐不止等症,水菖蒲能有效開竅醒神、化解濕濁、止嘔止瀉,改善患者的症狀。
- 溫陽利水,通竅止痛: 水菖蒲亦具有溫陽利水、通竅止痛的功效。對於寒濕凝滯、水腫脹滿、胸悶氣短、脘腹疼痛等症,水菖蒲能溫陽化寒、利水消腫、通經活絡,緩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適。
因此,菖蒲飲中加入水菖蒲,旨在通過其開竅醒神、化濕止嘔、溫陽利水、通竅止痛等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菖蒲飲中加入茯神,主要是為了 安神益智,以緩解菖蒲所帶來的燥烈之性。
菖蒲性溫,味辛,入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止瀉、解毒消腫等功效。但其性較為燥烈,服用過量容易出現心煩、口乾、失眠等不適。
茯神性平,味甘,入心、脾經,具有安心寧神、益智健脾之功效。加入菖蒲飲中,可以減輕菖蒲的燥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出現副作用,同時還能增強安神益智的效果,使療效更加顯著。
菖蒲飲中加入遠志,主要是基於其安神定志的功效。遠志味甘苦,性溫,入心、肺、腎經,具有益智寧心、安神解鬱的作用,能夠改善心神不安、失眠健忘等症狀。
菖蒲飲主要用於治療痰濁矇蔽心竅,神志不清的病症,而遠志能清心開竅,使心神寧靜,與菖蒲、厚朴等藥物共同作用,達到化痰開竅,安神定志的效果,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菖蒲飲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肺,清心除煩: 菖蒲辛溫,善於化濕開竅,但其性偏燥,久服易傷陰耗氣。麥門冬甘寒,性潤,可滋陰潤肺,清心除煩,與菖蒲相配,可起到中和其燥性,避免藥性偏激,使藥力更加平和。
- 益氣生津,增強療效: 菖蒲飲主要針對濕濁內阻,心神不寧等症,麥門冬能益氣生津,使心神安定,並能增強菖蒲化濕開竅之功,使藥效更為顯著。
總之,麥門冬在菖蒲飲中起到滋陰潤肺、清心除煩,並協調藥性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菖蒲飲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固本培元: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益氣、滋陰補腎之效。菖蒲飲中常配伍辛溫之品,容易耗氣傷津,加入山藥可以起到健脾益氣、滋陰補腎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達到整體平衡。
- 緩解藥性,增強療效:菖蒲性溫,具有開竅醒神、化濕止瀉之功效,但其性偏燥,容易引起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副作用。山藥性平,可以緩解菖蒲的燥性,使其更易於被人體吸收,並增強其開竅醒神、化濕止瀉的療效。
菖蒲飲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鎮心安神: 珍珠味甘鹹,性寒,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的作用。菖蒲飲主治心火亢盛、神志不安、驚悸失眠等症,而珍珠有助於清熱降火,平息心神,減輕症狀。
- 增強藥效,協調藥性: 珍珠與菖蒲等藥材搭配使用,能增強藥效,協調藥性。珍珠能使藥力更加溫和,避免菖蒲的辛溫之性過於燥烈,減少對人體的刺激,提高藥效的安全性。
菖蒲飲中加入琥珀,主要基於其安神定驚和化瘀止痛的功效。
安神定驚: 琥珀性味甘平,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可緩解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配合菖蒲、遠志等藥材,有助於提高療效。
化瘀止痛: 琥珀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對於因瘀血阻滯而引起的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琥珀能起到輔助作用。
因此,菖蒲飲中加入琥珀,旨在加強其安神定驚、化瘀止痛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菖蒲飲中加入金箔,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 金箔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金箔味甘,性平,入心經,能清心安神,鎮定心悸,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 金箔能增強藥效:金箔能與藥物中的有效成分相互作用,促進藥效的發揮。此外,金箔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能夠清熱解毒,抗菌消炎。
因此,菖蒲飲中加入金箔,可以更好地發揮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菖蒲飲中包含天南星,主要是利用其祛風止痙之效。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化痰散結,祛風止痙,對於痰濁阻絡、風痰上擾所致的眩暈、肢體麻木、言語不利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菖蒲飲多用於治療痰濁阻絡、風痰上擾所致的眩暈、神志不清、肢體麻木等症狀,故而加入天南星以發揮其祛風止痙,化痰散結之效。
菖蒲飲中加入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牛黃性寒,味苦甘,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鎮驚止痙的功效。菖蒲飲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神昏、痰濁蒙竅、言語不清等症,而牛黃可清熱解毒,開竅醒神,有助於解除熱邪對神志的矇蔽,使患者恢復清醒。
- 增強藥效: 牛黃與菖蒲、天麻等藥材搭配,可增強藥效,使藥力更為協調,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牛黃的清熱解毒作用,可輔助菖蒲、天麻等藥材的鎮靜安神、化痰開竅功效,使藥效更為顯著。
菖蒲飲中加入麝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之效。菖蒲性溫,味辛,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利水之效。兩藥相合,可增強開竅醒神之效,適用於神志昏迷、痰迷心竅等症。
-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菖蒲亦具一定活血作用。兩藥合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菖蒲飲中添加天竹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天竹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菖蒲飲本身以菖蒲為主藥,清熱化濕,而天竹黃的加入,可增強其清熱解毒之力,更有效地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病症。
2. 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天竹黃與菖蒲在藥性上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菖蒲能疏風解表,化濕開竅,而天竹黃則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二者合用,可更有效地治療外感風熱、濕熱內蘊、痰熱壅肺等症。
菖蒲飲中加入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解毒辟邪: 雄黃性溫,具有解毒殺蟲、辟邪驅瘴之效。菖蒲亦有清熱解毒、化濕開竅之功。二者合用,可增強解毒功效,並有助於驅除體內邪氣,達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二、 相輔相成: 菖蒲味辛性溫,善於開竅醒神,而雄黃味辛性溫,擅長解毒殺蟲。二者藥性相近,功效互補,可發揮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菖蒲飲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等症狀。其中,硃砂作為其重要成分之一,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硃砂主要成分為硫酸鋇,具有清熱安神、鎮驚的效果。它可以幫助調整心神,緩解焦慮與緊張,從而改善睡眠質量。此外,硃砂還對人體的陰陽平衡有調節作用,能夠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促進身體的康復。中醫理論認為,心與神的關係密切,硃砂的加入能有效平衡心神,達到安神的目的。因此,菖蒲飲中加入硃砂,不僅強化了方劑的整體功效,還體現了中醫藥講究的配伍原則。這種調和關係使得菖蒲飲更能針對失眠及焦慮等多種症狀,為患者提供綜合的療效,彰顯了中藥方劑在臨牀應用中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菖蒲飲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驚恐而致經病」,指因情緒受驚恐刺激,導致氣機逆亂、氣血失調,進而影響月經的病症。古代中醫認為,驚恐傷腎,擾動心神,易使氣血失和,月經異常(如經期紊亂、經量失常或閉經)。菖蒲飲能通竅安神、溫通經脈,化解驚恐所致之氣滯血瘀,恢復經絡通暢。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物功效分析
- 石菖蒲(菖蒲):
- 性味辛溫,歸心、肝經,為「通竅要藥」。
- 擅長豁痰開竅、寧心安神,《神農本草經》載其「主風寒濕痹,通九竅,明耳目」。
- 此處用於驚恐後心神不寧、痰濁蒙蔽清竅之證,能醒神定志,舒緩氣機鬱滯。
- 肉桂(桂去粗皮):
- 性味辛甘大熱,歸腎、脾、心經,具溫陽散寒、通行血脈之效。
- 《本草匯言》稱其能「宣導百藥」,可暖下焦、散寒凝,助氣血運行。
- 針對驚恐後腎陽受抑、經脈寒凝所致的經病,肉桂能溫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
- 石菖蒲(菖蒲):
配伍邏輯
- 辛溫相合,通陽開鬱:石菖蒲辛開竅,肉桂溫通陽,二者協同破除氣血鬱滯,尤適驚恐後陽氣閉遏、心神失守之證。
- 心腎同治:驚恐傷腎,腎陽不升則心陽不振。菖蒲入心醒神,肉桂補火助陽,共調心腎,恢復氣機升降。
- 標本兼顧:菖蒲治標(豁痰開竅以安神),肉桂治本(溫腎陽以固根本),標本並行而調經。
三、可能的治療機轉
- 心理層面:驚恐導致肝氣驟緊,心腎不交。菖蒲芳香醒脾,疏解肝鬱;肉桂引火歸元,穩定情志,間接調節自律神經。
- 生理層面:
- 肉桂擴張血管,改善子宮血循環;菖蒲調節中樞神經,緩解平滑肌痙攣。
- 二藥合用可調節內分泌,尤其對下視丘-垂體-性腺軸的紊亂或有潛在調節作用。
總結:菖蒲飲以「通竅溫陽」為核心,通過芳香化濁與溫通經脈的協同作用,化解驚恐導致的氣血失調,恢復月經正常。其配伍簡潔,直指病機,體現古代方劑「以通為用」的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菖蒲(石上者)1分,桂(去粗皮)1兩。
上為粗末。
每服2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有實火、痰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熬夜。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菖蒲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 組成:菖蒲(石上者)1分,桂(去粗皮)1兩。 主治:中風失音。
菖蒲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八。 組成:菖蒲(切,焙)1兩,高良薑1兩,青橘皮(去白,焙)1兩,白朮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霍亂吐瀉不止。
菖蒲飲, 出處:《婦科玉尺》卷一。 組成:人參1錢,菖蒲1錢,茯神1錢半,遠志1錢半,麥冬2錢,山藥2錢,珍珠3分,琥珀3分,金箔1片,膽星5分,牛黃2分,麝香5厘,天竺黃2分,雄黃2分,朱砂2分。 主治:驚恐而致經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