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毒丸

結毒丸

JIE D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廣筆記》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肺經 22%
胃經 15%
心經 13%
大腸經 6%
腎經 6%
脾經 6%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結毒丸方劑中加入鐘乳石,並非以其藥性來治療疾病,而是利用其物理性質。

鐘乳石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體內的毒素,輔助排出體外。此外,鐘乳石還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止血的功效,可緩解由毒素引起的發熱、疼痛等症狀。

因此,結毒丸方劑中加入鐘乳石,旨在吸附毒素,減輕毒性,並輔助其他藥物發揮療效。

結毒丸中包含牛黃,主要因其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牛黃為牛科動物水牛或黃牛的膽結石,味苦、甘,性涼,入心、肝、膽經。其藥性清熱解毒,能清心火、解熱毒,對於外感熱病、神昏譫語、驚癇抽搐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牛黃還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能通利血脈,改善心腦血管供血不足,對於中風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因此,結毒丸中加入牛黃,可有效清熱解毒、鎮驚開竅,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結毒丸中加入珍珠,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鎮驚安神: 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功效。對於熱毒入心、神志不清、煩躁不安等症狀,珍珠能有效清熱解毒,安神定志,起到緩解作用。
  2. 平肝潛陽,鎮心安神: 珍珠還能平肝潛陽,鎮心安神,對於肝陽上亢、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珍珠能有效平息肝火,鎮靜心神,改善睡眠質量。

因此,結毒丸中加入珍珠,不僅能清熱解毒,更能平肝潛陽,鎮心安神,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結毒丸中包含皁莢,乃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解毒消腫:皁莢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皁苷成分能與毒素結合,促進其排出體外,有助於緩解中毒症狀。
  2. 通便排毒:皁莢亦有通便作用,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除體內積聚的毒素,達到排毒養生的效果。

總之,結毒丸中加入皁莢,旨在利用其解毒消腫、通便排毒的特性,以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排毒養生的目的。

「結毒丸」方劑中含有「百草霜」,其主要原因在於:

  1. 清熱解毒: 百草霜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因熱毒所致的各種疾病,如癰疽瘡瘍、喉痹腫痛等,百草霜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2. 收斂生肌: 百草霜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可促進傷口癒合。在「結毒丸」中,百草霜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加速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因此,百草霜在「結毒丸」中起到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功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結毒丸」主治「結毒」,乃中醫古籍中對梅毒晚期(或稱「楊梅瘡」晚期)所生頑固毒邪的稱謂。此階段毒邪深伏經絡、筋骨,或潰爛流膿,或結塊腫硬,遷延難癒。傳統認為,需以解毒、拔毒、斂瘡、通絡之品攻逐深伏之毒,兼顧扶正托邪。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1. 鐘乳石(研如飛面,水飛)

  • 性味歸經:甘溫,歸肺、腎、胃經。
  • 功效:溫陽通絡、收斂生肌。
  • 原理:梅毒晚期多見陽氣虛衰,鐘乳石溫補腎陽,助氣化以托毒外出;其收斂之性可斂瘡生肌,針對潰爛久不斂口。水飛製法使藥性輕浮,利於吸收。

2. 真牛黃(研如飛面)

  • 性味歸經:苦甘涼,歸心、肝經。
  • 功效:清熱解毒、化痰開竅。
  • 原理:梅毒熱毒深陷,牛黃清解血分熱毒,散結消腫;其「飛面」製法增強藥效滲透力,直達病所。

3. 珍珠(研如飛面)

  • 性味歸經:甘鹹寒,歸心、肝經。
  • 功效:清熱解毒、生肌斂瘡。
  • 原理:與牛黃協同清熱解毒,另可修復潰瘍、平復瘡面,針對結毒潰爛。

4. 豬牙皂角(去皮膜,為極細末)

  • 性味歸經:辛鹼溫,歸肺、大腸經。
  • 功效:祛痰開竅、散結消腫。
  • 原理:皂角辛烈走竄,能「搜剔絡毒」,破除結毒之痰瘀壅滯,助他藥透達深伏之邪。去皮膜減刺激性,極細末增藥效。

5. 樺皮灰(存性,研如飛面)

  •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胃經。
  • 功效:清熱燥濕、解毒斂瘡。
  • 原理:樺皮灰存性保留藥效,寒性清熱,針對濕熱毒邪;灰質收澀,助斂瘡生肌。

6. 百草霜(莊家鍋底者佳)

  • 性味歸經:辛溫,歸肝、肺、胃經。
  • 功效:止血消積、解毒散結。
  • 原理:鍋底炭灰具吸附之性,能「收濕化毒」,吸附滯留之毒邪,兼止血斂瘡。

全方配伍邏輯

  1. 解毒與拔毒並行:牛黃、珍珠清熱解毒,皂角、百草霜散結拔毒,形成「清解→透達」之力。
  2. 祛邪兼顧扶正:鐘乳石溫陽托毒,珍珠斂瘡生肌,防止攻邪傷正。
  3. 局部與全身調節:牛黃、珍珠調節血分,皂角、樺皮灰疏通經絡,百草霜吸附局部濕毒。

此方針對「結毒」之毒瘀互結、正虛邪滯的病機,以峻藥緩製(如飛面研法)、攻補兼施為特色,符合中醫「絡病」治療思想。

傳統服藥法


鐘乳石(研如飛面,水飛)1兩5錢,真牛黃(研如飛面)3錢,珍珠(研如飛面)4錢,豬牙皂角(去皮膜,為極細末)7錢,樺皮灰(存性,研如飛面)4錢,百草霜(莊家鍋底者佳)7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同名稱方劑


結毒丸, 出處:《廣筆記》。 組成:鍾乳石(研如飛面,水飛)1兩5錢,真牛黃(研如飛面)3錢,珍珠(研如飛面)4錢,豬牙皂角(去皮膜,爲極細末)7錢,樺皮灰(存性,研如飛面)4錢,百草霜(莊家鍋底者佳)7錢。 主治:結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