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山黎)峒丸

神效(山黎)峒丸

SHEN XIAO (SHAN LI )D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中性 (0.9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心經 21%
脾經 14%
腎經 8%
胃經 8%
肺經 6%
心包經 4%
大腸經 4%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肺經
心包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山黎)峒丸」方劑中包含牛黃,其原因主要有二:

  1. 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牛黃性寒,味苦,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化痰散結之效。此方可能因其主治熱毒內盛,神志昏迷,抽搐痙攣等症狀,而加入牛黃以清熱解毒,鎮驚開竅,達到治療效果。
  2. 貴重藥材,提升療效:牛黃為傳統中藥材中珍貴之品,古人認為其具有特殊功效,加入方劑中可提升藥效,並彰顯方劑的神奇療效。因此,牛黃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了其藥理作用,更是一種彰顯藥物價值的象徵。

[神效(山黎)峒丸]中加入[冰片],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疼痛腫脹,適用於熱毒、外傷等引起的疼痛。
  2. 開竅醒神,通竅止痛: 冰片能通竅開竅,醒神止痛,有助於改善因熱毒、外傷等引起的頭昏、頭痛、鼻塞等症狀。

由此可見,冰片的加入不僅可以清熱解毒,還可通竅止痛,配合其他藥材,更能發揮[神效(山黎)峒丸]的治療效果。

「神效(山黎)峒丸」方劑中包含麝香,其主要原因如下:

  1.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芳香濃烈,入心經、肝經,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的功效,對於昏迷、中風、神志不清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活血化瘀: 麝香亦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可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

因此,麝香在「神效(山黎)峒丸」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神效(山黎)峒丸」方劑中加入阿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 阿魏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腹痛、胸痛、疝氣等症狀,阿魏可有效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消腫散結: 阿魏能活血化瘀,消腫散結,對於一些腫塊、膿腫等病症,阿魏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因此,阿魏在「神效(山黎)峒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行氣止痛、消腫散結的效果。

「神效(山黎)峒丸」方劑中包含大黃,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瀉熱通便:大黃味苦性寒,具瀉熱通便之效,能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對於因熱毒壅滯導致的便祕、腹痛、口苦、舌苔黃膩等症狀,能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

二、 活血化瘀:大黃亦有活血化瘀之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對於因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亦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大黃在「神效(山黎)峒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瀉熱通便和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整體方劑達到治療目的。

「神效(山黎)峒丸」中加入「孩兒茶」,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清熱解毒:孩兒茶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因熱毒所致的發熱、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狀,可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2. 活血化瘀:孩兒茶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給,有助於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在「神效(山黎)峒丸」中加入孩兒茶,旨在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和活血化瘀功效,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神效(山黎)峒丸」方劑中加入天竹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清熱解毒: 天竹黃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針對熱毒蘊結、血瘀腫痛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二、活血化瘀: 天竹黃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配合方劑中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可更好地治療因血瘀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神效(山黎)峒丸」中包含三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三七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而「神效(山黎)峒丸」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症,三七的活血化瘀作用正好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2. 止血止痛:三七亦有止血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控制出血,減輕疼痛。對於外傷出血或內傷出血,三七都能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配合其他藥材,更能提高療效。

因此,三七的活血化瘀、止血止痛功效,使其成為「神效(山黎)峒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神效(山黎)峒丸」方劑中含有血竭,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止痛止血: 血竭性味苦、甘、溫,入心、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止血生肌之效。方劑中加入血竭,旨在針對瘀血阻滯、疼痛出血等症狀,發揮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的作用。
  2. 改善局部循環,促進傷口癒合: 血竭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加速傷口癒合。對於骨折、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症狀,血竭的加入能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加速康復。

神效(山黎)峒丸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2. 行氣止痛,溫通經絡:乳香也能行氣止痛,溫通經絡,對於寒凝氣滯、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乳香能起到溫經散寒、疏通經絡的作用,緩解疼痛。

神效(山黎)峒丸可能針對的是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寒凝氣滯等症,乳香的加入正是爲了發揮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行氣止痛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治療。

「神效(山黎)峒丸」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活血止痛:沒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疼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生肌斂瘡:沒藥亦有收斂生肌的作用,可促進創傷癒合,對於潰瘍、瘡瘍等外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將沒藥加入「神效(山黎)峒丸」中,可增強其活血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提升藥丸的療效。

「神效(山黎)峒丸」中加入「藤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藤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發熱、口渴、咽痛、腫脹等,具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2. 活血化瘀: 藤黃能活血化瘀、止痛消腫,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其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效(山黎)峒丸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廣泛,涵蓋外傷、癰瘡、毒蟲螫傷及瘀血內攻等急症,具體如下:

  1. 癰疽發背、惡瘡瘰疬:針對熱毒壅滯、气血瘀結之瘡瘍腫毒,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2. 跌仆損傷、瘀血內攻昏暈:治跌打內傷,瘀血阻絡所致昏聵不醒,可活血化瘀、通络醒神。
  3. 蛇蠍蜂毒、無名腫毒:解蟲蛇毒邪,外敷內服兼施,以毒攻毒,化毒定痛。

其特色在於「通治外症與內傷」,且強調「發汗透邪」,符合中醫「汗法」驅邪外出之理。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解毒活血」為核心,可分四類藥協同作用:

  1. 活血化瘀、消腫定痛

    • 乳香、沒藥:行氣活血,止痛生肌,為傷科要藥。
    • 血竭、三七:散瘀止血,通絡止痛,改善局部血滯。
    • 山羊血(傳統以血止血):強化散瘀解毒之效。
  2. 清熱解毒、消癰散結

    • 大黃:瀉熱通腑,引瘀熱下行。
    • 天竺黃:清熱豁痰,涼心定驚。
    • 兒茶:收斂瘡口,清熱生肌。
  3. 芳香開竅、醒神辟穢

    • 麝香、冰片:走竄通絡,開竅醒神,助藥力速達病所。
    • 西牛黃:清心解毒,豁痰鎮驚,防熱毒攻心。
  4. 以毒攻毒、逐邪外透

    • 藤黃(有大毒,制後用):破癰散結,為方中主藥,配合阿魏(消積殺蟲)增強攻毒之力。
    • 腰黃(雄黃):燥濕殺蟲,解蛇蟲毒,與麝香相配,辟穢力強。

配伍特點

  • 內外兼治:內服活血通竅,外敷解毒消腫。
  • 動靜結合:麝香、冰片之辛竄,配大黃、兒茶之沉降,調暢氣血。
  • 毒藥制衡:藤黃、雄黃等毒性藥,經炮製與蜂蜜調和,減毒存效。

治療原理

  1. 發汗透邪:溫酒送服助藥力外達,蓋被取汗使毒隨汗解。
  2. 雙向調節:既破血(三七、血竭)又止血(兒茶、山羊血),適用於血瘀兼出血之症。
  3. 局部與整體並重:外敷直搗病所,內服調理氣血,標本同治。

此方體現中醫「急症峻攻」思維,合併通竅、解毒、活血三法,構成立體療效。

傳統服藥法


西牛黃2錢5分,梅冰片2錢5分,麝香2錢5分,真阿魏1兩, 明腰黃1兩,大黃2錢,粉兒茶2錢,天竺黃2錢,參三七2錢,上血竭2錢,乳香(去油)2錢,沒藥(去油)2錢,山羊血5錢,藤黃(隔湯煮10余次,去紅色浮沫,沈底雜物,用淨者)2兩。
以上各取淨粉,將藤黃烊化,加煉白蜜為丸,每重6分,蠟殼封固。
每服1丸,重則2丸,溫酒化服。蓋被取汗。外症用濃茶抹敷患處。
忌一切生冷、發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癤和癰背部膿瘡多痰突然暈倒不省人事痰核流注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山黎)峒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 組成:西牛黃2錢5分,梅冰片2錢5分,麝香2錢5分,真阿魏1兩,明腰黃1兩,大黃2錢,粉兒茶2錢,天竺黃2錢,參三七2錢,上血竭2錢,乳香(去油)2錢,沒藥(去油)2錢,山羊血5錢,藤黃(隔湯煮10餘次,去紅色浮沫,沉底雜物,用淨者)2兩。 主治:癰疽發背,惡瘡瘰癧,跌僕損傷,瘀血內攻,昏暈不省,以及蛇蠍蜂毒,一切無名腫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