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傳統功效
1. 活血化瘀
三七,素有「金不換」之美譽,其活血化瘀之效,歷代醫家皆有記載,並廣泛應用於臨牀。 《中國藥典》中明確指出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並列舉了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等出血症狀,以及胸腹刺痛、跌撲腫痛等瘀滯疼痛病症。
此功效的機理,古代醫家雖未以現代醫學語言闡述,卻已在臨牀實踐中有所體會。《中國藥典》所述的諸多病症,都與血瘀有著密切的關係。 血瘀,簡單來說,就是血液運行不暢,停滯於某一部位,造成疼痛、腫脹甚至出血等症狀。三七的活血化瘀,正是通過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加速血瘀的消散來實現的。
例如,外傷出血,三七能有效止血,並同時促進淤血的吸收,防止腫痛的發生。 而對於胸腹刺痛等內傷,三七則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從而緩解疼痛。 其「散瘀」作用,著重於消除已形成的瘀血,而「止血」作用則體現在防止新的出血及促進損傷組織修復上,兩者相輔相成。 這種雙向調節作用,正是三七活血化瘀功效的獨特之處,使其在治療瘀血相關疾病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古代醫家對三七的臨牀應用積累的豐富經驗,為現代藥理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也進一步驗證了其活血化瘀的卓越療效。
2. 止血
三七素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傷正」之盛譽,誠為血證良藥。其獨到之處在於能夠迅速截斷出血,又兼具活血散瘀之功,使離經之血不留滯於內,避免瘀血阻滯經絡、耗傷正氣。生品三七此等止血化瘀功效並行不悖,方顯其治血之高明,止血不單純凝滯,更能引導血脈歸於正途,標本兼治。
3. 補血
三七於中醫觀點下非純粹補益之品,然其補血之效卻顯著而有其道理。本品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胃經。其主要功效在於活血化瘀、止血定痛。中醫認為「瘀不去則新不生」,血瘀不僅阻礙氣機運行,更會影響新血的生成與歸藏。三七透過其活血化瘀之力,清理經絡中之瘀滯,使舊血得破散,為新血開闢路徑,氣血運行暢通,遂能促進機體自生新血。此即《本草綱目》所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傷正」之義。故其能使患者面色紅潤,氣血充沛,與現代醫學所言「三七可促進造血,提高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改善貧血症狀。三七皁甙能刺激骨髓細胞增殖、促進紅細胞生長,並可使患者面色紅潤、血細胞數目增加或回升。」之理暗合。此間接補血之效,乃清除體內瘀阻,使氣血得以順暢生化之功。
4. 清熱利尿
三七,名聞遐邇,素有「金不換」之稱,其藥理作用廣泛,古籍記載多側重於其止血、活血功效。然而,細察其藥性,雖未明確列出「清熱利尿」之效,卻可從其活血化瘀的機制間接推論其部分利尿作用。
《中國藥典》記載三七「散瘀止血,消腫定痛」,此處的「消腫」並非單純指外傷性腫脹,也包含了體內水液代謝異常所致的腫脹。 瘀血阻滯,常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水液代謝亦受阻礙,表現為水腫等症狀。三七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體內水液的代謝和排出,故能間接發揮一定的利尿作用。 這與某些中醫理論中「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觀點相符,瘀血不通則水液滯留,打通經絡,則利水消腫。
需注意的是,三七的清熱利尿作用並非其主要功效,文獻中鮮見直接記載。其利尿作用主要體現在其活血化瘀的整體功效中,而非具有單獨的清熱利尿之效。 若要達到明顯的清熱利尿效果,仍需選用其他具有此功效的藥物。 因此,將三七單方視為清熱利尿藥物,並不十分準確。 我們應理性看待其功效,避免誇大其詞,正確理解和應用三七的藥用價值。
5. 利水消腫
三七,其「利水消腫」功效雖非其主要著稱之處,卻也值得探討。翻閱古籍,並未見單方三七專門記載「利水消腫」之效,但其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的特性,間接地與利水消腫相關聯。
《中國藥典》記載三七「散瘀止血,消腫定痛」,此處的「消腫」並非直接指利水消腫,而是指外傷導致的腫脹。然而,中醫理論中,水腫的成因往往與瘀血相關。瘀血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則導致體內水分代謝異常,進而出現水腫。三七擅長活血化瘀,清除阻礙氣血運行的瘀血,則可間接改善水液代謝,達到消腫的效果。
換言之,三七並非直接利水,而是通過其活血化瘀的功效,改善水液代謝的根本原因,從而達到消腫的目的。這與一些利水滲濕藥物直接作用於腎臟,排出多餘水分的機理有所不同。 可以說,三七在某些水腫類型中,因其改善瘀血的特性,可起到輔助利水消腫的作用,尤其是在瘀血導致的水腫,例如跌打損傷引起的腫脹,三七的消腫效果更為明顯。 需要注意的是,這僅是基於三七活血化瘀功效的推論,並非其主要功能,臨牀上應用需謹慎,並結合其他利水藥物綜合治療。 因此,單以三七治療水腫,效果可能有限。
6. 平肝息風
三七,一味常用於跌打損傷的中藥,其「平肝息風」之效,雖非其主要功效,卻在古代醫籍中有所提及,並與其止血、活血功效相互聯繫。 《中國藥典》記載其「散瘀止血,消腫定痛」,這看似與平肝息風關係不大,但需從其藥理作用深入理解。
三七的平肝息風作用,主要體現在其活血化瘀的基礎上。古代醫家認為,肝風內動,往往與血瘀相關。血瘀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便會導致肝陽上亢,出現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肝風內動的症狀。《本草綱目》雖未直接論述三七的平肝息風作用,但其記載三七能「止血」、「消腫」,這正好說明其能改善因血瘀導致的血液循環障礙。 當血瘀得到疏通,肝陽自然得以平復,風邪也就得以熄滅。
可以推測,三七之所以能「平肝息風」,並非直接作用於肝臟,而是通過其卓越的活血化瘀功效,間接達到平衡肝陽、熄滅肝風的目的。 因此,三七的平肝息風之效,更像是其活血化瘀功效的延伸和體現。 在一些肝陽上亢、血瘀阻絡引起的眩暈、頭痛等症狀中,運用三七輔以其他平肝息風藥物,往往能取得較好的療效,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三七的此項作用。 需注意的是,此功效的臨牀應用,需結合患者病情,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三七的古代典籍
三七的現代功效
1. 抗氧化
中藥三七的抗氧化功效,主要歸因於其豐富的多醣體和皂苷成分。其中,三七總皂苷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作用,減少脂質過氧化物(LPO)的生成,對細胞代謝與功能具有保護作用。
實驗研究表明,三七總皂苷能顯著降低大鼠血液及腦組織中的 LPO 含量,並有助於降低肝、肺等組織中的 LPO。這項抗氧化作用可能與三七能顯著提高腦組織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並輕度升高血液中 SOD 活力有關。因此推測,三七是透過提升組織與血液中的 SOD 活力,來減少 LPO 的生成與積累,達到抗氧化的目的。此外,三七葉總苷的實驗也顯示,能明顯延長果蠅的平均生存時間,並顯著提高 40 天齡果蠅的飛翔能力,這都顯示三七具備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三七的抗氧化能力主要源自於多醣體與「皂苷」,三七總皂苷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防止脂質過氧化,進而保護細胞功能。。
2. 興奮中樞神經
三七中的不同成分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不同的作用。三七葉總皂甙,特別是其中的PDS成分,具有顯著的中樞抑制作用。具體表現為:
- 減少自發活動: 三七葉總皂甙能夠降低小鼠的自發活動,表明其可以降低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 對抗咖啡因的興奮性: 三七葉總皂甙可以拮抗咖啡因等中樞興奮藥的作用,顯示其具有鎮靜和抗興奮的特性。
- 增強鎮靜藥的作用: 三七葉總皂甙能增強戊巴比妥鈉、硫噴妥鈉等鎮靜藥的作用,表明其可以與這些藥物產生協同效應,加強中樞抑制效果。其中三七皂甙E被認為是主要的活性成分。
與PDS相反,三七中的PTS和Rg成分則表現出中樞興奮作用:
- 對中樞的興奮作用: PTS對中樞神經有興奮作用。
- 消除疲勞: Rg成分能夠消除疲勞,這可能與其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有關。
- 提高辨別學習能力: Rg成分能夠提高小鼠的辨別學習能力,暗示其可能通過促進神經傳遞或增強認知功能來達到此效果。
3. 抗休克
現代藥理分析顯示,中藥三七 (確切地說,是三七根總皂甙) 具有抗休克功效,但其作用具有選擇性。具體而言:
- 失血性休克: 三七根總皂甙對家兔的失血性休克有一定的療效。
- 腸道缺血性休克: 三七根總皂甙對家兔的腸道缺血性休克也有一定的療效。
- 心源性休克: 三七根總皂甙對家兔的心源性休克沒有明顯影響。
這表明三七的抗休克機制可能與改善失血和腸道缺血相關的生理病理過程有關,但可能不涉及直接改善心臟功能。
4. 防癌抗腫瘤
三七在現代藥理研究中展現出顯著的抗腫瘤潛力。其多醣成分,特別是三七多糖A,被認為是關鍵的活性物質。研究顯示,三七能有效增強機體免疫系統的防禦功能,這對於識別和清除癌細胞至關重要。具體而言,它能促進脾臟淋巴細胞的再生,從而強化宿主對腫瘤的免疫監測和攻擊能力。日本醫學家給移植皮膚癌小白鼠食用三七多糖A的實驗證實,能成功治癒其皮膚癌,這提示了其直接或間接的抗腫瘤作用。此外,體外實驗數據進一步指出,三七多糖A對人體子宮頸癌細胞具有高達90%的抑制率 (日本醫學家),這可能涉及多種機制,例如抑制癌細胞增殖、誘導其凋亡或阻斷其血管新生等,展現出其廣闊的抗癌應用前景。
5. 保肝利膽
三七的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其保肝利膽功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對抗肝損傷: 三七中的PNS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三七皂苷) 成分,對於由四氯化碳造成的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具體而言,PNS能夠抑制血清谷丙轉氨酶 (ALT) 的升高。ALT是肝細胞受損時釋放到血液中的一種酶,其水平升高通常是肝損傷的指標。因此,PNS抑制ALT升高表明其具有保護肝細胞免受損傷的作用。
- 促進肝修復及抗纖維化: 研究報告指出,三七具有促進肝臟損傷修復的作用,並且能夠對抗肝臟纖維化。肝臟纖維化是各種慢性肝病發展到肝硬化的關鍵步驟。三七的抗纖維化作用,有助於延緩或阻止肝硬化的進程。
- 利膽作用: 三七注射液顯示出明顯的利膽作用。利膽意味著促進膽汁的分泌和排泄。這有助於改善膽汁鬱積,降低膽道壓力,並促進脂類消化吸收。同時,也觀察到三七注射液具有消退黃疸的功效,這可能與其利膽作用以及改善肝功能有關。
6. 鎮靜
三七的鎮靜功效,經現代藥理研究證實,主要歸因於其葉部分所含的總皂苷。這些活性成分展現出顯著的鎮靜作用,具體表現為能有效減少實驗動物(如小鼠)的自主活動。此外,三七皂苷能對抗中樞興奮劑咖啡因所誘導的興奮狀態,同時可增強戊巴比妥鈉和硫噴妥鈉等常用鎮靜藥物的效力,顯示其潛在的協同作用。其鎮靜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已被鑑定為PDS(三七二醇皂苷),其中「三七皁甙凡」(Notoginsenoside R1)被認為是作用較強的核心活性物質。值得一提的是,三七不僅止於鎮靜,還展示出抗驚厥特性。研究顯示它能有效對抗由樟柳鹼(士的寧)等生物鹼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所導致的抽搐和驚厥,進一步突顯其對神經系統的廣泛調節作用。
7. 抗發炎
三七的抗發炎功效主要歸因於其所含的總皂苷,尤其是包括原人參二醇型皂苷(PDS)在內的多種活性成分。在現代藥理研究中,這些皂苷被證實能透過多重機制調控炎症反應。它們能顯著抑制促炎細胞因子(如TNF-α、IL-1β、IL-6)的釋放,並下調環氧合酶-2 (COX-2) 及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 的表達,從而減少前列腺素和一氧化氮等炎症介質的生成。此外,三七皂苷可干預NF-κB等關鍵信號通路的激活,進一步阻斷炎症級聯反應。其抗炎作用已在多種急慢性炎症模型中得到廣泛驗證,這與其在中醫臨床上被用於跌打損傷、緩解疼痛腫脹的實踐相符。
8. 抗心律失常
三七在抗心律失常方面的功效,主要源於其所含的三七總皂甙(PDS)和人參三醇甙(PTS)。PDS能對抗多種實驗性心律失常,包括烏頭鹼、BaCl₂和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結扎引起的心律失常。它能降低心率和心臟自律性,延長心電圖的P-R和Q-T間期,顯示出負性自律性、負性頻率及負性傳導作用,藥理特性與奎尼丁相似。
相較於PDS,PTS展現出更廣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能對抗烏頭鹼、BaCl₂、腎上腺素誘發的室性心律失常,以及缺血性、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及心房顫動。PTS能抑制竇房結和異位起搏點的自律性,減慢心率,延長P-R間期,具有負性頻率、負性自律和負性傳導作用。除了類似奎尼丁的特性,PTS還能阻滯延遲整流鉀通道,延長心肌細胞的APD,作用類似胺碘酮。其機制可能與提高副交感神經系統活性、中樞機制及降低心肌耗氧量有關,並非通過競爭性阻斷腎上腺素β受體或興奮M受體,而是直接抑制心肌。
此外,三七葉總皂甙(PNS)也具備抗心律失常作用,能抑制心房肌的興奮性和減慢房室結傳導,並通過降低心室肌興奮性來對抗室性心律失常,可能與阻滯鈣離子和鉀離子通道有關。實驗證明,三七總皂甙對多種實驗性心律失常均有對抗作用,例如三七葉總皂甙對烏頭鹼誘發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顯對抗作用。
9. 提高耐缺氧能力
三七在提高耐缺氧能力方面的現代藥理分析指出,其功效主要歸因於所含的皁甙類成分。其中,人參皁甙Rb1、Rg1、Re,以及三七總皁甙和皁甙D、E,被證實能有效降低機體耗氧量。此作用機制進而延長了生物體在缺氧條件下的存活時間,明確揭示了三七提升耐缺氧能力的現代藥理基礎。
10. 預防心血管疾病
三七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透過多重現代藥理機制展現其功效。研究顯示,三七能有效促進心臟側枝循環的形成,增強心肌微循環血流灌注,並顯著增加冠脈流量,這些作用對於保護心肌免受缺血性損害至關重要,並能降低缺血後再灌流引起的細胞死亡率。其活性成分三七總皂苷具強效的抗氧化能力,能對抗自由基損傷,並有助於改善機體整體能量代謝,進一步強化心肌在缺血狀態下的保護作用。此外,三七的水提取液可增強心肌收縮幅度,使舒張更為完全,進而提升心臟的收縮力及增加心搏出量,全面性地改善心臟泵血功能,對於維持心血管健康、預防功能性衰退具潛在益處。
11. 止痛功效
三七,傳統上被認為具有止血、散瘀、消腫、定痛的功效。從現代藥理學角度分析,其止痛作用主要歸因於所含的活性成分,尤其是三七皂苷和三七多糖。
三七皂苷是三七發揮鎮痛作用的核心物質。它能透過多種途徑抑制疼痛:首先,它能降低疼痛感受器的敏感性,使身體對疼痛刺激的反應減弱;其次,三七皂苷能抑制疼痛訊息在神經系統中的傳遞,阻斷疼痛訊號上傳至大腦;此外,它還能促進體內內源性鎮痛物質的釋放,如腦啡肽等,這些物質能自然地緩解疼痛。
另一方面,三七多糖則主要透過其抗炎作用來減輕疼痛。許多疼痛,特別是關節痛、肌肉痛等,都與炎症反應密切相關。三七多糖能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減輕炎症反應引起的組織腫脹和疼痛。
綜合來看,三七透過其主要成分三七皂苷直接鎮痛並增強內源性止痛機制,同時三七多糖則透過抗炎作用間接緩解疼痛,使其能有效緩解如關節疼痛、肌肉疼痛及神經痛等多種類型的疼痛。
12. 其他功效
1. 心血管系統作用:
- 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 三七注射液或三七皂苷靜脈注射,以及十二指腸給藥或靜注三七注射液,能顯著增加麻醉犬的冠脈流量,增加幅度最高可達給藥前的57%。三七根提取液的效果甚至強於氨茶鹼。同位素實驗顯示,三七可增強小鼠心肌細胞對8Rb的攝取,表明其能改善心肌供血。
- 直接作用於血管平滑肌: 三七或三七絨根醇提取物能增加豚鼠離體心臟因神經垂體素引起的冠脈收縮及纖顫心臟的心肌營養血流量,提示其擴張冠脈的作用與血管機能狀態無關,而是主要通過直接作用於血管平滑肌。
- 有效成分: 研究認為三七黃酮苷是擴張冠脈、增加冠脈流量的主要有效成分,含五羥基黃酮和皂苷的三七提取液和三七黃酮苷均有此作用。
2. 抗炎、鎮痛作用:
- 廣譜抗炎作用: 三七根、花總皂苷對多種急慢性炎症模型均有抑制作用,包括巴豆油誘發的鼠耳炎症、冰醋酸誘發的滲出性炎症,以及蛋清、甲醛、右旋糖酐、5-HT、高嶺土、角叉菜膠等誘發的腳掌炎症,以及肉芽組織增生。
- 可能機制與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相似: 三七根水浸液可抑制透明質酸酶、軟骨素酶、胰蛋白酶和組胺引起的大鼠局部色素溢出,降低血管通透性,並對蛋白質熱變性有明顯抑制作用,提示其抗炎機制可能與非甾體抗炎藥相似。
- 主要抗炎有效部位: 皂苷,尤其是PDS,是三七抗炎的主要有效部位。
- 中樞鎮痛作用: 三七及PDS對小鼠扭體法、熱板法及大鼠光輻射甩尾法等多種疼痛模型均有鎮痛作用。其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樞,因為納絡酮能阻斷三七皂苷的鎮痛作用。
- 鎮痛有效成分: 三七皂苷組分Rb可能是鎮痛成分之一,而Rg1無鎮痛作用。PDS對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有非常明顯的抑制作用,因此PDS也被認為是主要有效部位。
3. 其他作用:
- 增加體重、雄性激素樣作用: PNS能明顯增加小鼠體重,並具有雄性激素樣作用,可明顯增加大鼠精囊腺重量。
- 對抗虛損: PNS可明顯對抗注射D-半乳糖所致的虛損性變化。
- 對消化系統、生殖系統的作用: 三七浸膏或醇浸提物可降低離體腸肌張力,使收縮停止,對離體子宮也有抑制作用,也可保護胃粘膜、減輕乙醇損傷。
- 抗腫瘤、抗輻射、促進脾臟淋巴細胞再生: 三七還具有抗腫瘤、抗輻射、促進脾臟淋巴細胞再生等作用。
三七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研末,0.5~1錢。外用:磨汁塗、研末撒或調敷。
三七的炮製
- 取三七
- 洗凈
- 乾燥
- 碾細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三七注意事項重點: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不宜使用:三七具有活血化瘀、補血之效,孕婦使用恐導致流產或早產,哺乳期婦女使用恐影響乳汁分泌;兒童使用恐影響發育。
- 血虛、出血者勿用:三七能損耗新血、活血化瘀,血虛、出血者使用恐加重症狀。
- 血熱妄行者禁用:三七活血化瘀,血熱妄行者使用恐導致出血、血崩。
- 抗凝血藥物者慎用:三七具有抗凝血作用,與抗凝血藥物併用可能會增加出血風險。
- 正在服用防止血栓形成、防治中風、水楊酸類藥物者慎用:三七抗凝血作用與此類藥物併用恐加重出血風險。
三七相關的方劑
三七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三七含有的化學成分
人參皁苷Rb1(ginsenoside-Rb1), 人參皁苷Rb2(ginsenoside-Rb2), 人參皁苷Re(ginsenoside-Re), 人參皁苷Rg1(ginsenoside-Rg1), 人參皁苷Rg2(ginsenoside-Rg2), 人參皁苷Rh1(ginsenoside-Rh1), 20-O-葡萄糖人參皁苷Rf(20-O-glucoginsenoside Rf), 三七皁苷R1(notoginsenoside-R1), 三七皁苷R2(notoginsenoside-R2), 三七皁苷R3(notoginsenoside-R3), 三七皁苷R4(notoginsenoside-R4), 三七皁苷R6(notoginsenoside-R6), 三七皁苷R7(notoginsenoside-R7), 絞股蘭苷XVII(gypenoside XVII), 人參皁苷Rd(ginsenoside-Rd), 田七氨酸(dencichine), 穀氨酸(glutamic acid), 精氨酸(Arginine), 賴氨酸(Lysine), 亮氨酸(Leucine), 其他13種氨基酸(other 13 amino acids), 人參炔三醇(panaxynol), α-依蘭油烯(α-muurolene), γ-依蘭油烯(γ-muurolene), 香附子烯(cyperene), α-欖香烯(α-elemene), β-欖香烯(β-Elemene), γ-欖香烯(γ-elemene), γ-畢澄茄烯(γ-cadinene), ξ-畢澄茄烯(ξ-Cadinene), α-古芸烯(α-gurjunene), α-愈創木烯(α-Guaiene), β-愈創木烯(β-guaiene), ξ-愈創木烯(ξ-Guaiene), α-蒈烯(α-copaene), β-畢澄茄油烯(β-cubebene), 丁香烯(caryophyllene), α-柏木烯(α-cedrene), 花側柏烯(cuparene), 棕櫚酸甲酯(Methyl palmitate), 棕櫚酸乙酯(ethyl palmitate), 十七碳二烯酸甲酯(methyl heptadecadienoate), 十八碳二烯酸甲酯(methyl octadecadienoate), 十八碳二烯酸乙酯(ethyl octadecadienoate), 鄰苯二甲酸二叔丁酯(di-tert-butyl phthalate), 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ioctyl phthalate), 乙酸(acetic acid), 庚酸(heptanoic acid), 辛酸(Caprylic acid), 壬-3-烯-2-酮(non-3-en-2-one), 環十二碳酮(cyclododecanone), 反式-2-壬烯醛(trans-2-nonenal), 十三烯(tridecene), 十四烷(tetradecane), 十五烷(pentadecane), 十六烷(hexadecane), 十七烷(heptadecane), 十八烷(octadecane), 十九烷(nonadecane), 二十烷(eicosane), 二十一烷(Heneicosane), 二十二烷(docosane), 二十三烷(Tricosane), 1-甲基-4-異丙烯基環己烷(1-methyl-4-isoallyl-cyclohexane), 1-甲氧基乙基苯(1-methoxyethylbenzene), 槲皮素(Quercetin), 木糖(Xylose), 葡萄糖(Glucose), 葡萄糖醛酸(Glycuronic acid),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胡蘿蔔苷(Daucosterol), 蔗糖(Sucrose), 三七多糖A(sanchian-A), 鐵(Iron), 銅(Copper), 錳(Manganese), 鋅(Zinc), 鎳(Nickel), 釩(Vanadium), 鉬(Molybdenum), 氟(Fluori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