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跌打膏中加入乳香,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跌打損傷後,往往會造成局部瘀血腫痛,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減輕疼痛。
- 消腫止痛:乳香的消腫止痛作用亦有助於跌打損傷的恢復。其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組織損傷,並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乳香作為跌打膏的組成成分,可有效緩解跌打損傷所帶來的疼痛、瘀血、腫脹等症狀,促進傷口癒合,加速康復。
跌打膏中添加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 沒藥性溫,味苦,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跌打損傷後,常伴隨瘀血腫痛,沒藥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生肌止痛: 沒藥亦具生肌之力,能促進傷口癒合。跌打損傷後,若有傷口,沒藥能幫助組織再生,加速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因此,跌打膏中添加沒藥,可有效改善跌打損傷後的瘀血腫痛,並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快速恢復。
跌打膏中加入血竭,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
血竭,又名麒麟竭,性溫,味苦甘,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跌打損傷常伴隨瘀血腫痛,血竭能有效活血化瘀,消散瘀積,緩解疼痛。同時,其生肌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傷口修復,使跌打損傷更快康復。
跌打膏中加入香油,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 香油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跌打損傷後,瘀血停滯,香油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滋潤皮膚: 香油具有滋潤皮膚、防止乾燥的作用。跌打損傷後,皮膚容易受傷,香油能滋潤傷口,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因此,跌打膏中加入香油,既能促進藥效發揮,又能滋潤皮膚,有助於傷勢恢復。
跌打膏中加入三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 三七性溫,味甘苦,入肝、胃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所引起的瘀血腫痛,三七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 止血生肌: 三七亦有止血生肌的功效,可加速傷口癒合,減少感染風險。對於跌打所造成的皮肉傷損,三七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恢復。
因此,跌打膏中加入三七,能有效改善跌打損傷的症狀,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目的。
跌打膏中加入冰片,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涼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跌打損傷常伴隨疼痛、紅腫、發熱等症狀,冰片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使患處涼爽舒適。
- 活血化瘀: 冰片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瘀血消散。跌打損傷常伴隨瘀血積聚,冰片能促進瘀血吸收,加速傷口癒合。
此外,冰片還具有芳香開竅、醒神止痛的功效,能增強跌打膏的整體療效。
跌打膏中添加樟腦,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 活血止痛: 樟腦具有通經絡、散瘀血、止痛的效果,能有效緩解跌打損傷所造成的疼痛、腫脹和瘀血。
- 消炎止癢: 樟腦亦有消炎止癢之效,可抑制因跌打損傷引起的炎症反應,減輕局部紅腫和瘙癢。
因此,樟腦在跌打膏中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消炎止癢的多重功效,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和恢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跌打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跌打損傷、骨折傷筋、腫脹疼痛」,為外敷膏藥,專治外力所致之氣血瘀滯、經絡阻塞。其機理在於「活血祛瘀、消腫止痛」,透過局部用藥,直接作用於患處,促進血行、散瘀結、通經絡,以達消腫定痛之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活血化瘀主力
- 乳香、沒藥(各5兩):
兩藥均為樹脂類藥材,氣味辛香,性走竄。《本草綱目》載乳香「活血定痛」,沒藥「散血消腫」,合用可協同破瘀血、通滯氣,為傷科化瘀止痛要藥。 - 血竭(3兩):
甘鹹性平,專入血分,能「散瘀生新」,《唐本草》言其「主傷折打損,一切疼痛」,助乳香、沒藥強化活血效能。 - 三七(35斤):
用量極重,因其「止血不留瘀、散瘀不傷正」,既防出血過多,又助消散瘀血,符合傷科「急則治標」原則。
2. 辛香透散助藥力
- 冰片、樟腦(各3兩):
二者性涼而氣烈,冰片「通諸竅、散鬱火」,樟腦「利滯氣、殺蟲辟穢」。外用以走竄之性引藥透皮,兼緩局部熱痛。
3. 賦形與固藥載體
- 香油、東丹(黃丹):
香油(麻油)潤皮膚、解熱毒,為傳統膏藥基底;東丹(鉛丹)辛微寒,與油高溫合煉成「黑膏藥」,具收斂、拔毒之效,並使藥性緩釋於患處。
4. 製法強化藥效
煎藥時「先浸後煎,急火收膏」,使脂溶性成分(如樹脂類)充分釋出;樟腦、冰片後下,避其揮發,保存藥性。膏體「滴水成珠」確保黏附力,延長作用時間。
總結:此方以「破瘀—通絡—鎮痛」為軸心,重用活血藥治本,輔以香藥開竅治標,佐油丹賦形,契合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專攻跌打後「氣滯血瘀」之病理核心。
傳統服藥法
乳香5兩,沒藥5兩,血竭3兩,香油20斤,三七35斤,冰片3兩,樟腦3兩,東丹10斤。
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先將乳香、沒藥、血竭、三七等藥用香油浸,繼用慢火煎二小時,改用急火煎藥至枯,去滓,用紗布過濾,取濾液再煎,達濃稠似蜜糖起白煙時,放入東丹,繼煎至滴水成珠為宜。離火後加入冰片、樟腦調勻,攤於膏藥紙上即成。
外貼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跌打膏外用,不可內服。使用時應注意局部皮膚是否有破損,如有破損,應先將傷口清洗乾淨,再塗抹跌打膏。跌打膏使用後,局部皮膚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紅腫、刺痛等症狀,這是正常的,一般會在短期內消退。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立即停止使用跌打膏,並諮詢醫生。
相同名稱方劑
跌打膏, 出處:《中醫傷科學講義》。 組成:乳香5兩,沒藥5兩,血竭3兩,香油20斤,三七35斤,冰片3兩,樟腦3兩,東丹10斤。 主治: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主治:跌打損傷,骨折傷筋,腫脹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