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止血散

消毒止血散

XIAO DU ZHI XU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中性 (0.9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0%
肝經 30%
脾經 13%
腎經 9%
肺經 7%
胃經 4%
大腸經 4%
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消毒止血散中包含牛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牛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能有效消散熱毒,防止傷口感染。
  2. 活血止痛: 牛黃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有助於止血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牛黃在消毒止血散中,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發揮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止血生肌等功效,達到治療外傷感染、止血生肌的療效。

消毒止血散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珍珠性寒,味甘鹹,歸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等功效。對於外傷感染、發炎腫痛等症狀,珍珠能有效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2. 收斂止血:珍珠具有收斂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滲出,達到止血的效果。同時,珍珠還具有鎮痛作用,可以緩解外傷引起的疼痛。

因此,消毒止血散中加入珍珠,可以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收斂止血的多重功效,有效促進傷口癒合,是治療外傷感染的常用藥物。

消毒止血散中包含血竭,主要原因有二:

一、活血化瘀,止血生肌: 血竭性味苦、甘、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生肌之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並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二、消腫止痛,抗炎殺菌: 血竭亦具消腫止痛、抗炎殺菌之效,能有效抑制傷口感染,預防膿毒症發生。在消毒止血散中,血竭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止血生肌的功效,加速傷口癒合,促進患者康復。

消毒止血散中加入三七,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的功效。

三七味甘微苦,性溫,入心、肝、脾經。其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傷口血液凝固,達到止血效果;而生肌作用則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因此,三七與消毒止血散中其他藥物如金銀花、蒲公英等,共同發揮抗菌消炎、止血生肌的功效,達到治療外傷感染、出血等症狀的效果。

消毒止血散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外傷引起的瘀血腫痛,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生肌斂瘡,止血生肌: 乳香能促進傷口癒合,生肌斂瘡,並有助於止血。對於外傷出血,能促進血小板凝集,加速止血,並能促進傷口組織再生,加速癒合。

「消毒止血散」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炎止痛: 沒藥性苦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外傷導致的疼痛、腫脹、發炎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
  2. 生肌止血: 沒藥還具有收斂止血、生肌的作用。其樹脂成分能促進傷口組織再生,加速傷口癒合,並能有效止住出血。

因此,在「消毒止血散」中加入「沒藥」能夠起到消炎止痛、生肌止血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治療外傷出血、創傷感染等症狀。

「消毒止血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味辛,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外傷感染引起的紅腫熱痛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2. 涼血止血: 冰片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能有效控制傷口出血,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在「消毒止血散」中加入冰片,可以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有助於傷口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消毒止血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癰瘍流注」,屬中醫外科範疇,指因熱毒蘊結、氣血壅滯導致的化膿性感染(如深部膿腫、遷延性潰瘍),或血瘀絡傷引起的出血。其功效以「清熱解毒,散結止血」為核心,既能消散外瘍熱毒,又可止血定痛,適用於瘡瘍紅腫熱痛、潰後膿血不止或局部出血之症。


二、組成邏輯及治療原理

  1. 清熱解毒

    • 京牛黃:苦涼,清心瀉火,解毒散結,為熱毒瘡瘍要藥。
    • 雲連(黃連):大苦大寒,清熱燥濕,直折火毒,尤擅療瘡癰。
    • 珍珠:甘鹹寒,清肝解毒,生肌斂瘡,助潰瘍修復。
    • 冰片:辛涼走竄,透熱消腫,引藥直達病所。
  2. 散瘀止血

    • 旱三七:化瘀止血,消腫定痛,止血不留瘀。
    • 血竭:甘鹹平,散瘀生新,外用止血生肌。
  3. 活血止痛

    • 乳香、沒藥:辛散苦泄,活血行氣,消腫生肌,合用以通絡止痛。

組方特點

  • 攻補兼施:清熱藥(牛黃、黃連)配化瘀藥(乳沒、三七),解毒不傷正,止血不滯邪。
  • 內外兼顧:珍珠斂瘡生肌,冰片透皮引藥,適合外用敷瘡或內服療毒。
  • 動靜結合:血竭、三七止血中寓散瘀,避免血止瘀留之弊。

治療原理
熱毒壅滯則瘡瘍腫痛,血絡受損則出血潰膿。此方以清熱解毒為本,切斷熱毒源頭;輔以活血散結,疏通氣血滯礙;佐止血生肌,促進瘡口癒合。全方標本同治,共奏消腫、斂瘡、止血之效。

傳統服藥法


京牛黃5分,珍珠5分,血竭5分,雲連1錢,旱三七5分,乳香7分,沒藥7分,冰片2分。
清熱解毒,散結止血。
上為極細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對本方劑過敏者禁用。
  •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相關疾病


化膿性關節炎

相同名稱方劑


消毒止血散,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京牛黃5分,珍珠5分,血竭5分,雲連1錢,旱三七5分,乳香7分,沒藥7分,冰片2分。 主治:清熱解毒,散結止血。主治:癰瘍流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