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料散
JIN LI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2.25)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金料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金料散用於治療血虛所致的經期不調、痛經、崩漏等症,而當歸的補血活血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經血運行,緩解疼痛。
- 滋潤養血: 當歸富含鐵、維生素B12等營養物質,可以滋養血液,改善面色蒼白、乏力等血虛症狀。金料散中加入當歸,可以起到滋陰養血、改善氣血不足的作用,使患者的面色紅潤,精神煥發。
金料散中含有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肝腎,強筋骨: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金料散主治腎虛腰痛、筋骨痿軟等症,而續斷可補益肝腎,填精益髓,從根本上改善腰痛、筋骨無力的症狀。
- 活血止痛:續斷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止痛作用。金料散中可能存在瘀血阻滯的情況,而續斷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達到止痛的效果。
綜上所述,續斷在金料散中的加入,既能補益肝腎,強筋骨,又能活血止痛,對於治療腎虛腰痛、筋骨痿軟等症具有良好的作用。
金料散方中使用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陽散寒:沉香性溫,具有溫陽散寒之效,可溫暖脾腎,有助於改善因寒邪侵襲導致的脾胃虛寒、腹痛、腹瀉等症狀。
2. 行氣止痛:沉香氣味芳香,可行氣止痛,對於氣滯血瘀導致的胸悶、心痛、脘腹脹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金料散以沉香為君藥,與其他藥材配伍,可發揮溫陽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治療寒凝氣滯、脾胃虛寒等疾病。
金料散方劑中包含血竭,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血竭性味苦、甘、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金料散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血竭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加速傷口癒合。
- 止痛生肌:血竭的活血化瘀作用還能促進局部組織修復,加速傷口癒合,對於金料散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和創傷,起到止痛生肌的效果。
金料散方中包含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鎮驚安神:龍骨性平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鎮驚安神、收斂固澀的功效。金料散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健忘、驚悸多夢等症,龍骨可安撫心神,減少驚恐不安,改善睡眠質量。
- 固澀止瀉:龍骨還具有一定的收斂止瀉作用。若患者伴有脾虛泄瀉、便溏不止等症,龍骨能固澀腸胃,止瀉止遺,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總之,金料散中加入龍骨,既可鎮驚安神,又可固澀止瀉,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金料散中使用硃砂,主要原因有二:
一、 鎮心安神: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之效。金料散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而硃砂的鎮心安神作用能有效緩解患者症狀。
二、 解毒消腫:硃砂亦具有解毒消腫之效。金料散中使用硃砂,也能協助治療由外感風熱或蟲毒引起的瘡瘍腫毒。
金料散中包含補骨脂,主要原因有二:
一、溫腎壯陽: 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腎經,可溫腎壯陽,有助於改善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金料散常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陽痿早洩、腰膝酸軟等病症,補骨脂的溫腎壯陽作用在此發揮重要作用。
二、溫脾止瀉: 補骨脂亦可溫脾止瀉,對於脾腎陽虛導致的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金料散中可能因其他藥物存在脾胃虛寒的情況,補骨脂可起到溫脾暖胃、固澀止瀉的作用,提高方劑的整體療效。
金料散中加入川牛膝,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特性:
- 通經活絡:川牛膝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經、利水消腫的功效。金料散主治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而川牛膝可疏通經絡,驅散寒濕,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 引藥下行:川牛膝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將藥力引導至下焦,治療腰膝以下的病症。金料散中其他藥材多具補益作用,加入川牛膝可引導藥力下達病竈,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
金料散中加入三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止血生肌:三七亦有止血生肌的作用,可加速傷口癒合,減少出血,對於金料散治療的傷口或出血症狀具有輔助作用。
三七在金料散中與其他藥材配合,可發揮更好的療效,達到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的功效。
金料散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其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血液供應,從而減輕腫痛;消腫止痛作用可緩解因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和腫脹;生肌斂瘡作用則有助於傷口癒合。
金料散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乳香的加入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幫助傷口癒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金料散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中散寒,助藥力: 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金料散多用於寒邪內侵、脾胃不和引起的症狀,生薑可溫暖脾胃,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
- 調和藥性,減少副作用: 金料散中可能含有寒涼藥物,生薑的溫性可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物過寒傷脾胃,減輕副作用。
總之,生薑在金料散中既能助藥力,又能調和藥性,使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金料散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骨傷和關節疼痛等症狀,其中虎骨的加入具有特殊的療效。虎骨被認為具有強烈的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傳統上用來治療骨折、痹症等骨骼相關問題。虎骨中的成分有助於促進骨骼的癒合,並增強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有助於減輕疼痛和消炎。
此外,虎骨的熱性特點能夠驅散寒濕,特別適合寒濕引起的疼痛症狀。這使得金料散特別適合用於寒濕所致的骨痛和關節不適。儘管由於保護野生動物的原因,虎骨的使用在現代醫學中受到限制,但在傳統中醫中,虎骨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視,這也反映了中醫對於天然藥物的深入理解與應用。
然而,當前愈加關注保護動物,應選擇更為可持續的替代成分,兼顧療效與生態平衡。
金料散中加入紅花,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金料散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紅花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溫經散寒:紅花亦有溫經散寒之效,可改善因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金料散中加入紅花,可溫通經絡,驅散寒邪,進一步達到止痛的效果。
金料散中加入木香,主要是利用其行氣止痛和燥濕健脾的功效。
行氣止痛方面,木香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可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金料散所治疾病多與氣滯血瘀有關,加入木香有助於緩解疼痛。
燥濕健脾方面,木香能燥濕健脾,對於脾胃虛弱、濕邪內困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金料散中加入木香,也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抵抗力。
總而言之,木香在金料散方劑中起到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和燥濕健脾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金料散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金料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而沒藥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流通暢,減輕疼痛和腫脹。
- 生肌斂瘡: 沒藥還具有生肌斂瘡的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金料散中可能還包含其他生肌藥物,與沒藥共同作用,加速傷口癒合,達到更好的療效。
金料散中包含白芷,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散風止痛,消腫生肌: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散風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金料散多用於治療外傷引起的疼痛、腫脹,白芷可以起到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 通鼻竅,止流涕: 白芷亦有通鼻竅,止流涕的功效。對於一些因風寒或外傷引起的鼻塞、流涕,白芷可以起到通暢鼻竅,止流鼻涕的作用,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狀。
金料散中包含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通竅開竅,止痛定驚:麝香性溫通開竅,能迅速直達病竈,可用於治療各種閉塞不通之症,如中風昏迷、跌打損傷、心絞痛等。其開竅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病痛,並可起到定驚安神之效。
二、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等,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金料散方劑中加入麵粉,看似奇怪,實則有其道理:
- 吸附作用: 麵粉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體內的濕熱毒素,有助於清熱解毒,緩解瘡瘍腫痛。
- 保護作用: 麵粉能形成保護膜,覆蓋在患處,隔絕外界刺激,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此外,麵粉價格低廉,易於取得,且無明顯副作用,因此在古代民間常被用於治療瘡瘍腫毒。
金料散方劑中加入甜瓜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利水消腫: 甜瓜子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利水消腫之效。對於因濕熱內蘊導致的尿路感染、水腫等症狀,可與其他藥材配合,發揮利水消腫之效。
- 清熱解毒: 甜瓜子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其他藥材清熱解毒,並減少毒素對人體的傷害。
總而言之,金料散中加入甜瓜子,主要發揮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整體的療效。
金料散中加入降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芳香開竅,醒脾化濕: 降香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脾、化濕止嘔之效。金料散常用於治療脾胃濕困、脘腹脹滿、嘔吐泄瀉等症,降香的加入有助於芳香開竅,理氣化濕,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
2. 溫中止痛,調和營衛: 降香性溫,可溫中止痛,且具溫陽散寒之效。金料散中常與溫陽散寒藥材配伍,有助於溫陽化寒,散瘀止痛,改善寒邪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達到溫中和營,調節氣血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金料散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風痰」,指風邪與痰濕結合所致的病症,常見於中風、肢體麻木、關節疼痛或外傷瘀阻等症。方中多選活血化瘀、祛風通絡、理氣止痛之藥,推測其適用於風痰阻絡兼有血瘀氣滯者,如跌打損傷後瘀血腫痛、風濕痹痛或經絡閉塞之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分類與協同作用
活血化瘀、續筋接骨
- 血竭、乳香、沒藥、三七、紅花、土蟲(土鱉蟲):散瘀消腫,通絡止痛,為傷科要藥。
- 川斷、牛膝、申薑(骨碎補)、年健(千年健)、虎骨:強筋骨、祛風濕,治跌打損傷及痹痛。
- 甜瓜子:古方常用於散結消瘀,助骨折癒合。
理氣止痛、通絡開竅
- 沈香、木香、降香:行氣滯,解鬱止痛,助血行。
- 台麝(麝香):開竅醒神,活血散結,穿透力強,引藥達病所。
收斂固澀、安神定驚
- 龍骨、朱砂:鎮靜安神,治驚悸;龍骨兼收斂止血。
溫補肝腎
- 故紙(補骨脂):補腎陽,溫通經脈。
引經藥與加減法
- 川芎(上部)、桂枝(手部)、牛膝(下部):依病位引藥上行或下行。
- 川軍(大黃)通便、木通利水、三七止血:隨證加減,調節二便與出血。
(二)治療原理
此方以**「破瘀行氣、祛風化痰」**為主軸:
- 風痰阻絡:痰濕與風邪膠結,阻塞經絡,致肢體疼痛或麻木。方中白芷、年健祛風,血竭、紅花化瘀,痰瘀並治。
- 氣滯血瘀:跌打損傷或久病入絡,氣血不通。乳香、沒藥、土蟲破血逐瘀,配木香、降香行氣,氣行則血行。
- 兼顧本虛:補骨脂、虎骨(現多用代用品)補肝腎,強筋骨,治本以助祛邪。
(三)劑型特點
- 散劑:宜於外傷急症,迅速發揮藥效;元酒(黃酒)送服,助藥力溫通血脈。
- 分四服:控制劑量,避免攻伐過猛。
三、綜合推論
金料散為傷科與內科並用方,結合「祛風痰、化瘀血、行氣滯」三法,尤其適合風痰瘀血互結之痹痛、跌撲損傷或陳舊性瘀阻。其加減法靈活,體現中醫「辨位用藥」與「隨證加減」之特色。
傳統服藥法
當歸2錢,川斷2錢,沈香2錢,血竭2錢,龍骨8分,朱砂1錢,故紙2錢,牛膝2錢,三七2錢,乳香2錢,申薑5錢,年健5錢,虎骨4錢,紅花1錢,木香1錢,沒藥2錢,白芷6分,土蟲2錢,台麝1分,飛羅面5錢,甜瓜子1兩,降香1錢。
上部,加川芎;手部,加桂枝;下部,加牛膝;大便燥,加川軍;小便出血,加三七;小便不通,加木通。
上為細末,分四服。
元酒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小孩、哺乳期婦女、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料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 組成:當歸2錢,川斷2錢,沉香2錢,血竭2錢,龍骨8分,朱砂1錢,故紙2錢,牛膝2錢,三七2錢,乳香2錢,申薑5錢,年健5錢,虎骨4錢,紅花1錢,木香1錢,沒藥2錢,白芷6分,土蟲2錢,台麝1分,飛羅面5錢,甜瓜子1兩,降香1錢。 主治:風痰。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