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痛丹

定痛丹

DING TONG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青囊秘傳》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9.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6%
胃經 16%
大腸經 16%
心經 16%
肺經 16%
腎經 16%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定痛丹中加入三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三七性溫,味甘微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三七能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瘀血,消腫止痛,有助於傷患的恢復。
  2. 增強止痛效果:三七與其他藥材配伍,能增強其止痛效果。定痛丹中常搭配其他具有止痛功效的藥材,例如川芎、延胡索等,三七能協同這些藥材,發揮更佳的止痛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定痛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記載主治「一切癰疽疼痛,及諸痛皆效」,即廣泛運用於癰疽瘡瘍(化膿性炎症)引起的劇烈疼痛,並延伸至其他類型痛症。其特點在於結合「麻醉鎮痛」與「活血消腫」雙重機轉,屬中醫外科急症止痛之峻劑。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核心藥物分析

  • 真鴉片(1錢)
    為古代強效鎮痛藥,含嗎啡類生物鹼,直接抑制中樞神經對痛覺的感知。《本草綱目》載其「止疼痛,立效」,惟其成癮性亦被古代醫家所警覺。此方將其劑量嚴格控制(分30次服),並配伍其他藥物以減緩副作用。

  • 胡桃膈(1錢)
    即核桃內木質隔膜,民間多用於收斂止血、緩解虛性疼痛。此處可能用以調和鴉片之燥烈,並助棗肉固護脾胃。

  • 乳香、沒藥(各1錢,均去油)
    為外科常用對藥,能活血化瘀、消腫生肌。去油炮製後降低刺激性,加強止痛效果。《醫學心悟》強調「癰疽諸痛,非此不除」,尤其適合瘀血阻絡之痛。

  • 全蠍、穿山甲、僵蠶(各1錢,均炙用)
    此三味均為「蟲類藥」,擅長通絡散結:

    • 全蠍:搜風通絡,解瘡毒之痙攣痛。
    • 穿山甲:穿透力強,能潰癰排膿,古人譽為「瘡科聖藥」。
    • 僵蠶:化痰散結,兼能抗炎鎮靜。
      炙後減毒,並協同增強活血透膿之效。

2. 配伍邏輯

  • 標本兼治
    以鴉片「治標」即刻鎮痛,配合蟲藥與乳沒「治本」疏通經絡瘀滯,化解癰疽根本病機。
  • 動靜結合
    鴉片收斂鎮靜,與蟲藥走竄之性相制衡,避免氣血過度耗散。
  • 劑型設計
    棗肉為丸緩釋藥性,陳酒送下增強血藥濃度,共奏速效與長效。

3. 治療原理
此方作用於「氣血─經絡─毒邪」三個層面:

  • 氣血層:乳香、沒藥改善局部微循環,減輕腫脹壓迫所致的疼痛。
  • 經絡層:蟲藥深入絡脈,破除膿毒瘀堵,恢復氣血流通。
  • 毒邪層:鴉片抑制痛覺傳導,為其他藥物爭取治療時間,最終使毒隨膿泄、痛隨瘀消。

附註:忌茶、醋,恐茶中鞣酸降低藥效,醋性收斂不利膿毒外散。

傳統服藥法


真鴉片1錢,胡桃膈1錢,乳香(去油)1錢,沒藥(去油)1錢,全蠍(炙)1錢,穿山甲(炙)1錢,僵蠶(炙)1錢。
上為末,棗肉為丸。
分30服。陳酒送下。
忌食茶、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癤和癰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腰痛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定痛丹,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八。 組成:菴(艹閭)、糖球子(生)、橘核(微炒)各等分。 主治:腰疼。

定痛丹,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 定痛丹(《青囊秘傳》。)出處:《青囊秘傳》。組成:參三七。主治:定痛。 。 主治:定痛。

定痛丹, 出處:《外科集腋》卷一。 組成:真鴉片1錢,胡桃膈1錢,乳香(去油)1錢,沒藥(去油)1錢,全蠍(炙)1錢,穿山甲(炙)1錢,僵蠶(炙)1錢。 主治:一切癰疽疼痛,及諸痛皆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