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癌片

消癌片

XIAO AI P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腫瘤的診斷與防治》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0.3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心經 16%
肝經 13%
胃經 12%
大腸經 10%
脾經 9%
腎經 9%
膽經 4%
膀胱經 3%
小腸經 1%
三焦經 1%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腎經
膽經
膀胱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消癌片中添加琥珀,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化瘀散結: 琥珀性味甘平,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散結之效。癌症患者常伴隨氣血瘀阻,腫瘤生長,琥珀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腫瘤消散。
  2. 安神定志: 癌症患者常伴隨精神焦慮、失眠等症狀,琥珀能安神定志,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提升抗病能力,輔助治療。

消癌片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益脾腎,增強體質: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腎二經,具有補脾益腎、滋陰養血的功效。癌症患者常伴隨脾胃虛弱、腎氣不足,服用山藥有助於增強體質,改善消化功能,為抗癌治療提供更好的基礎。
  2. 抗癌作用: 近年研究表明,山藥中含有豐富的黏多糖、皁苷等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可抑制癌細胞生長、增強免疫力,輔助癌症治療。

總之,消癌片中加入山藥,是基於其補益脾腎,增強體質,以及抗癌作用,以達到綜合調理,改善患者體質,增強抗癌能力的目的。

消癌片中加入白芨,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止血生肌: 白芨性寒,味甘,入肺、肝經,具有止血、生肌、消腫的功效。癌腫患者常伴有出血、潰瘍等症狀,白芨能有效止血、促進創面癒合,緩解患者痛苦。

2. 抗癌作用: 研究表明,白芨中含有的多種活性成分,如白芨多糖、白芨甙等,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從而輔助抗癌治療。

總之,白芨在消癌片中主要起到止血生肌、輔助抗癌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功效,為癌症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療方案。

消癌片中加入三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 三七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腫瘤周圍組織的血液供應,抑制腫瘤生長。
  2. 抗腫瘤: 研究表明,三七中的三七皁苷等成分具有抗腫瘤活性,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

此外,三七還具有補氣益血、止痛止血等功效,可以減輕放化療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消癌片中包含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牛黃味苦甘,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開竅醒神之功效。在中醫理論中,癌症屬「積毒」病症,牛黃能清熱解毒,化解癌細胞積聚的毒素,減輕病情。

2. 改善症狀: 癌症患者常伴有發熱、疼痛、神志不清等症狀,牛黃能清熱解毒、涼血止痛、開竅醒神,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提高患者生活品質。

消癌片方劑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寒,性燥,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之效。癌腫多屬熱毒熾盛,故以黃連清熱解毒,抑制腫瘤生長。
  2. 抑菌抗炎: 黃連具有抑菌抗炎作用,可抑制腫瘤組織周圍的炎症反應,減少疼痛和腫脹,促進組織修復。

此外,黃連還可與其他藥材配伍,發揮更佳的抗癌功效。

「消癌片」方劑中含有黃芩,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其能抑制癌細胞生長,並減輕放化療副作用引起的發熱、口渴、咽痛等症狀。
  2. 抗癌作用: 研究顯示,黃芩中的黃芩苷等成分,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誘導癌細胞凋亡,並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助於防治癌症。

因此,黃芩在「消癌片」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抗癌的重要作用,為其治療癌症提供了一定的輔助作用。

消癌片中包含黃柏,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瀉火除煩的功效,來抑制癌細胞生長,緩解癌癥相關的症狀。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較強的抗炎、抗菌、抗氧化等作用。在治療癌症方面,它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減輕腫瘤組織的炎症反應,同時還可改善患者的體質,提高免疫力,輔助抗癌治療。

消癌片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助藥力達病所: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癌癥患者常伴有脾胃虛弱、氣滯血瘀等症狀,陳皮能調理脾胃,促進藥物吸收,使藥力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2. 降逆止嘔,緩解副作用: 許多抗癌藥物會引起噁心、嘔吐等副作用,陳皮能降逆止嘔,緩解藥物帶來的消化道不適,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更好地配合治療。

消癌片中加入川貝母,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癌病患者常伴有痰多咳嗽、胸悶氣促等症狀,川貝母可有效緩解這些不適,改善患者呼吸道狀況。
  2. 解毒消腫: 川貝母還具有解毒消腫之效。癌細胞的生長與毒素積聚密切相關,川貝母能解毒排毒,減輕毒素對人體的損害,並能消腫止痛,緩解腫瘤帶來的不適感。

消癌片中加入鬱金,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抗癌功效: 鬱金所含薑黃素具有抗氧化及抗炎作用,可抑制癌細胞增殖,並促進癌細胞凋亡。現代研究發現,薑黃素能抑制多種癌細胞的生長,例如乳癌、肝癌、大腸癌等。
  2. 輔助治療: 鬱金味辛、苦,性溫,可行氣解鬱,活血化瘀,對於癌癥患者常伴隨的氣滯血瘀、疼痛等症狀,具有輔助治療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消癌片中包含犀角,是因其在傳統中醫藥理論中被視為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等症狀。古代醫家認為,犀角能有效消解癌瘤,故將其納入消癌片方劑之中。

然而,現代醫學研究尚未證實犀角的抗癌功效,且犀牛已瀕臨滅絕,使用犀角違反了動物保護原則。因此,現代醫學界已不再使用犀角,並建議以其他安全有效的藥物替代。

消癌片中加入桑椹,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滋陰養血:桑椹性寒,味甘酸,入肝、腎經,具有滋陰養血、生津潤燥的功效。癌腫患者多伴有陰虛血燥、體虛乏力等症狀,桑椹可滋補肝腎,改善患者的體質,提高免疫力。

二、抗氧化:桑椹富含花青素、維生素C等抗氧化物質,可清除自由基,減緩細胞老化,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擴散,起到輔助抗癌的作用。

消癌片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之效。其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抑制癌細胞生長,減輕放化療副作用。

2. 抗炎抗菌:金銀花含有多種抗炎抗菌成分,如綠原酸、木犀草素等,可抑制炎症反應,防止癌細胞轉移,並增強機體免疫力。

因此,消癌片中加入金銀花,有助於清熱解毒、抗炎抗菌,從而起到輔助抗癌的作用。

消癌片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1. 增強免疫力: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其多糖成分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白細胞生成,提高抗病能力,有助於抵抗癌細胞的侵襲。
  2. 保護臟腑:癌症治療過程中,患者常伴有氣虛、免疫力低下、臟腑功能受損等情況。黃耆補氣扶正,能增強患者的抵抗力,保護脾胃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患者的體質,有利於減輕化療副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消癌片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毒性,保護脾胃: 甘草性甘溫,入脾、肺經,具有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脾胃的作用。消癌片中常含有較為毒性或刺激性較大的藥材,甘草可以減輕這些藥材對身體的負擔,保護脾胃功能,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具有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它可以將其他藥材的功效更加協調地發揮出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消癌片」所載主治範圍涵蓋多種惡性腫瘤(舌癌、鼻咽癌、腦癌等),其功效定位於「活血涼血,解毒消癌」,反映中醫對癌病的認識核心:

  1. 毒瘀互結:方中重用紅升丹(水銀製劑)、牛黃、黃連等峻猛解毒藥,針對古代所謂「巖毒」「癌毒」之頑固病邪,尤其適用於腫瘤潰爛、分泌物穢濁者。
  2. 氣血虧虛:輔以黃耆、山藥、甘草補氣,桑椹滋陰,兼顧久病正虛,並可隨證加用四君子湯、四物湯,體現「攻補兼施」原則。
  3. 臟腑熱毒:犀角(現多代用水牛角)、黃芩、黃柏清瀉三焦火毒,對應腫瘤患者常見的熱象(如潰瘍出血、煩躁發熱)。

此方主治範圍廣,但需注意古代「癌」的定義與現代醫學不完全等同,可能包含部分良性腫塊或惡性潰瘍病症。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峻毒攻癌,直折病勢

  • 紅升丹(含汞)為外科祛腐生肌要藥,配伍牛黃、犀角形成「解毒鐵三角」,以毒攻毒,抑制腫瘤生長。
  • 黃連、黃芩、黃柏(三黃)協同清熱燥濕,針對熱毒壅盛體質,現代研究顯示三者具抗炎、抗腫瘤活性。

2. 活血止血,防瘀生變

  • 三七、琥珀止血而不留瘀,鬱金破血行氣,共調氣血運行,改善腫瘤導致的局部血瘀與出血傾向。
  • 蘄蛇通絡攻毒,對「風毒入絡」型腫瘤(如轉移性疼痛)可能有效。

3. 扶正固本,調和藥性

  • 山藥、白及補脾護胃,緩解紅升丹、三黃的消化道刺激;黃耆、甘草益氣托毒,增強免疫。
  • 貝母、陳皮化痰散結,針對癌病常見的痰瘀互結病機。

4. 劑型設計考量

  • 片劑劑型控制劑量(每片0.5克),減少紅升丹毒性風險;飯後服護胃,間歇用藥(療程間停藥)避免蓄積中毒。

【中醫邏輯推論】
此方體現「以通為用」的治癌思路:

  • 通瘀滯:三七、鬱金改善微循環,阻斷腫瘤血供。
  • 通腑泄毒:三黃導熱下行,從二便排毒。
  • 通絡散結:蘄蛇、貝母穿透性強,適用於深部腫塊。
    適用階段推測:更適合實熱證型腫瘤早中期(邪盛正未大虛),後期需調整配伍比例或轉用補益為主方劑。

傳統服藥法


紅升丹300克,琥珀300克,山藥300克,白及300克,三七620克,牛黃180克,黃連150克,黃芩150克,黃柏150克,陳皮60克,貝母60克,鬱金蘄蛇60克,犀角90克,桑椹90克,金銀花90克,黃耆90克,甘草90克。
如氣虛,加用四君子湯;血虛,加用四物湯;氣血俱虛者,二方合用。
活血涼血,解毒消癌。
製成片劑,每片0.5克。
每服1片,1日2-3次,飯後服。1個月為1療程,4-6月為1治療期,每療程後停藥1周左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腦的惡性腫瘤鼻咽腫瘤脂肪瘤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胃癌

相同名稱方劑


消癌片, 出處:《腫瘤的診斷與防治》。 組成:紅升丹300g,琥珀300g,山藥300g,白及300g,三七620g,牛黃180g,黃連150g,黃芩150g,黃柏150g,陳皮60g,貝母60g,鬱金蕲蛇60g,犀角90g,桑椹90g,金銀花90g,黃耆90g,甘草90g。 主治:活血涼血,解毒消癌。主治:舌癌、鼻咽癌、腦癌、食道癌、胃癌、骨肉瘤、乳腺癌、宮頸癌等。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