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

桑椹

SANG ZHEN

  • 英文名稱:Morus alba L. Fructus Mori Albae Mulberry Fruit Spike
  • 別名:桑棗,桑粒,文武實,桑葚子,桑實,黑椹,桑藨,桑果,葚,烏椹
  • 來源:桑科植物桑的幹燥果穗。4~6月果實變紅時采收,曬幹,或略蒸後曬幹。
  • 道地藥材:河北, 四川, 江蘇, 浙江, 湖南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桑椹的傳統功效


1. 滋陰

桑椹,小小一顆,卻在中醫典籍中被賦予滋陰的顯著功效,歷代醫家對其功效與作用多有論述。

《本草圖經》記載桑椹有黑白兩種,強調其乾燥的特性,暗示其可長期保存並利於入藥。 《本草蒙筌》更進一步闡述其應用方法,如蜜丸服用,可「開關利竅,安魂鎮神」,並提到黑桑椹汁可製成膏劑,具有退火解毒的功效。這反映出古人已認識到桑椹不僅可直接食用,更可經加工製成不同劑型,以增強療效並方便服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經逢原》中提到《神農本草經》雖詳細記載桑樹的藥用價值,卻獨漏桑椹,作者因此推測其功效被誤置於根皮之下,導致世人鮮少單獨使用桑椹。這也說明,桑椹的藥用價值在當時可能未被充分重視,或其應用方法尚待完善。

《本草新編》則強調桑椹與桑葉功用相近,但因採收及炮製方法的限制,其藥效可能不及桑葉。 該書中詳細記載了桑椹的炮製方法,指出需蒸熟曬乾,並忌用鐵器,這說明古人已注意到炮製工藝對藥效的影響。文中也提到將桑椹與熟地、山萸、五味子、人參等藥材配伍,可增強其滋陰補益的功效,可見桑椹在複方應用中的重要性。

多部本草著作如《本草書名》、《藥論》、《本草述鉤元》、《本草衍義》、《神農本草經疏》等,皆從不同角度論述了桑椹的滋陰功效。例如,《神農本草經疏》中,繆希壅認為桑椹甘寒,具有益血除熱、涼血補血益陰的功效,並進一步解釋其止渴、利五臟、安神明目等作用,皆源於其滋陰的本質。 而劉若金則在《本草述》中指出桑椹益陰氣及陰血,並能行水,說明其滋陰作用與其他生理功能的密切聯繫。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桑椹的滋陰功效皆有共識,並從不同角度深入探討其作用機理及臨牀應用。

2. 清熱解毒

桑椹,小小一顆,卻在古代醫籍中留下豐富的清熱解毒功效記載。雖多數典籍著重其滋陰補血的功效,但從部分記載中,我們仍可窺見其清熱解毒之妙用。

《本草蒙筌》中明確指出,桑椹汁「退火毒」,並記載以熬製成稀膏,加蜜後服用,能「解金石燥熱止渴」。此處的「火毒」並非現代醫學上的細菌感染,而是指因燥熱之邪引起的內熱症狀,例如口乾舌燥、煩熱等。金石燥熱則可能指因服用金石類藥物或外感燥熱之邪導致的內熱。桑椹汁能緩解這些症狀,說明其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

《本草新編》則提到桑椹與桑葉功效相近,但因採收和炮製方法的差異,其功效不如桑葉明顯。 書中強調蒸熟曬乾桑椹的重要性,並指出桑椹炮製過程中需避免使用鐵器。這說明古人已注意到桑椹的炮製方法對其藥效的影響,也反映了對其藥性的一些理解。

雖然《本經逢原》提及《本經》未詳細記載桑椹,但其多數記載聚焦於其滋補功效。 然而,結合《本草蒙筌》的記述,我們可以推測,桑椹的清熱解毒作用可能並非其主要功效,而是其整體滋陰益腎、補血功效的附帶作用。 它通過滋陰降火,間接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因此,桑椹的清熱解毒功效,更多體現在緩解因內熱引起的症狀,而非直接抗菌殺毒。 需注意的是,古代醫學的「清熱解毒」概念與現代醫學有所不同,需謹慎理解。

3. 補益肝腎

桑椹,小小一顆,卻在中醫典籍中擁有悠久的補益肝腎歷史。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滋養肝腎的良藥,其功效,從古代醫家的論述中,可見一斑。

《本草圖經》記載桑椹有黑白兩種,說明其品種的多樣性。《本草蒙筌》則詳細描述了桑椹的炮製方法,並指出其「開關利竅,安魂鎮神」,長期服用能「聰耳明目」,更提及以桑椹熬製的膏方,能「解金石燥熱止渴,染須發皓白成烏」,說明其具有清熱解毒、烏髮明目的功效,這與滋補肝腎密切相關。肝腎功能好,則氣血充盈,自然能改善視力、聽力及頭髮的狀態。

《本草衍義》和《本經逢原》則對前代醫籍中未充分闡述桑椹功效表示惋惜,認為桑椹是桑樹的精華所在,其價值被低估了。《本草新編》更強調桑椹與桑葉功效相似,但因採收和炮製的難度,導致其應用不及桑葉廣泛,並提供了蒸熟曬乾的炮製方法,以確保藥效。

許多後世本草著作,如《本草新編》、《本草書名》、《本草述鉤元》、《神農本草經疏》等,都從不同角度闡述桑椹的補益肝腎功效。《神農本草經疏》中,繆希壅認為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熱,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並指出其滋陰、生津、止渴的功效,皆與肝腎功能息息相關。肝腎陰虛,則容易出現口乾舌燥、消渴等症狀,而桑椹的滋陰功效正好能改善這些情況。劉若金在《本草述》中也提到桑椹「益陰氣便益陰血」,更進一步說明其滋養肝腎的機理。

總之,古籍中關於桑椹補益肝腎的記載眾多,佐證了其在中醫藥領域的重要地位。其滋陰補血、生津止渴、安神明目的功效,都與肝腎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使其成為治療肝腎陰虛相關症狀的有效藥物。

4. 安胎

桑椹,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其安胎功效並非在古代醫籍中直接且明確地被強調,而是從其整體的滋養功效中推導而來。 古代醫家更注重其滋陰養血、補肝腎等作用,而這些功效間接地有助於孕婦維持胎兒穩定的生理環境。

《本草圖經》僅記載桑椹有黑白兩種,而並未涉及安胎功效。《本草蒙筌》雖提及桑椹「開關利竅,安魂鎮神」,但此處的「安神」並非指安胎,而是指安定精神。 《本經逢原》更側重於批評前人對桑椹功效記載的不足,認為其價值被低估。 《本草新編》中,作者比較桑葉與桑椹的功效,指出其效用相似,但更推崇桑葉的應用,並未專述桑椹的安胎作用。

然而,從其他醫籍中,我們可以窺見桑椹安胎功效的間接證據。《本草新編》提到桑椹與熟地、山茱萸等藥材同用,可益壽延年,這些藥材皆有補腎益精、安胎固經的功效,暗示桑椹也具備協同作用,間接地有助於安胎。 《神農本草經疏》中,繆希壅闡述桑椹「益血而除熱」,「益陰故利五臟」,「陰不足則關節之血氣不通」,說明桑椹能滋陰養血,調理氣血,而氣血充足則有助於孕婦的身體健康,降低流產風險。 《本草述鉤元》中,劉若金指出桑椹「益陰氣便益陰血」,陰血充足對於孕育胎兒至關重要。 《本草衍義》則認為桑椹是桑樹的精華所在,其滋補功效更為全面。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中雖未直接論述桑椹的安胎功效,但從其滋陰養血、補肝腎、安神等功效,以及與其他安胎藥材的配伍經驗來看,桑椹可以間接地為孕婦提供良好的身體狀態,從而輔助安胎。 需注意的是,桑椹安胎的功效需要結合其他藥材或臨牀經驗,單獨使用桑椹安胎的效果仍需更多研究佐證。

5. 生津止渴

桑椹,古稱「椹」,為桑樹的成熟果實,其生津止渴的功效在歷代本草中多有記載。從古代醫家論述中,我們可以窺探其作用機理。

《本草蒙筌》明確指出桑椹「解金石燥熱止渴」,說明其能有效緩解由燥熱引起的口渴。文中更提到將桑椹製成膏劑服用,效果更佳。 這與《神農本草經疏》的觀點相呼應,繆希壅認為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熱」,其生津止渴的功效源於其「消渴由於內熱,津液不足,生津故止渴」的機理。 桑椹的甘寒之性,能清瀉內熱,補充津液,從而達到止渴的效果。

《本草圖經》雖僅提及桑椹有黑白兩種,但其「最乾」的特性,也暗示了其利於貯存,方便隨時取用以解渴。 而《本草衍義》則指出桑椹為「桑之精英」,其營養價值之高,更能佐證其滋陰生津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新編》提到桑椹與桑葉功用相似,但因採集和炮製方法的差異,其療效可能不如桑葉。 這也說明瞭正確的炮製方法對發揮桑椹藥效的重要性。 古代醫家將桑椹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例如《本草新編》中提及與熟地、山萸、五味子、人參同用,更是能增強其補益作用,進一步提升生津止渴的功效。 總之,桑椹生津止渴的功效,是其甘寒之性、益陰養血的綜合作用結果,古今醫家對其功效的肯定,更奠定了其在中醫藥領域的地位。

6. 祛風除濕

桑椹,小小一顆,卻在古代醫籍中留下豐富的記載,其祛風除濕功效雖未明文提及,卻可從其滋陰補血、益肝腎等功效間接推論。

諸多古籍如《本草圖經》記載桑椹有黑白兩種,強調其乾燥的重要性,暗示其藥性與保存方式密切相關。《本草蒙筌》則記載桑椹可製成蜜丸,具有開關利竅、安魂鎮神等功效,更提及黑桑椹汁可製成膏劑,能退火毒、解金石燥熱止渴。這說明桑椹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而濕邪常與熱邪相伴,因此間接佐證其祛風除濕之效。

《本經逢原》雖略帶惋惜地指出《神農本草經》未詳細記載桑椹功效,但其藥用價值仍被肯定,並被用於萬壽酒中。這說明歷代醫家都認可桑椹的藥用價值,只是其祛風除濕功效並非主要強調點。

《本草新編》指出桑椹與桑葉功效相近,但因採收和炮製不易,效用不如桑葉。文中提到蒸熟曬乾的桑椹方可入藥,更強調避免使用鐵器,這些細節皆突顯其藥效與炮製方法之關聯。 《神農本草經疏》則更進一步闡述桑椹的甘寒益血、除熱之性,指出其能消渴、利五臟,並從陰陽角度解釋其功效,強調陰氣充足則關節血氣通暢,而風濕痹痛多因陰虛血瘀所致。

綜上所述,雖然古代典籍並未直接論述桑椹的祛風除濕功效,但從其滋陰補血、清熱解毒、益肝腎等功效,以及濕邪常伴隨熱邪的特性來看,桑椹具有一定的間接祛風除濕作用。其功效的發揮,與炮製方法及患者體質密切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分析僅基於古代醫籍,並未包含現代醫學研究。

7. 止咳化痰

桑椹,小小黑色果實,卻在歷代醫籍中留下了止咳化痰功效的記載,雖非其主要功效,但從其滋陰潤燥的特性,我們可窺其一二。

《本草蒙筌》記載桑椹可「解金石燥熱止渴」,燥熱是許多咳嗽痰多的病因之一,桑椹能解其燥熱,自然能間接緩解咳嗽及痰液分泌。 其記載中將桑椹絞汁熬膏,加蜜服用,更能提升其潤肺止咳的效力,這也體現了古人運用桑椹的智慧。

《本草經疏》中,繆希壅闡述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熱,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消渴由於內熱,津液不足,生津故止渴。」 此處的「消渴」在古代常與肺燥咳嗽相關,說明桑椹的滋陰潤燥作用能改善因肺陰不足而引起的咳嗽。 其「生津止渴」的功效,也能有效緩解因肺燥津液不足而引發的乾咳少痰等症狀。

雖然多數古籍側重於桑椹的滋陰補血、明目等功效,並未明確指出其直接的止咳化痰作用,但從其整體的藥理作用分析,桑椹的滋陰潤燥特性,能間接改善肺陰虛、燥熱等導致咳嗽痰多的病理狀態。因此,桑椹雖非專治咳嗽痰多的藥物,但在特定情況下,可作為輔助藥物,發揮其潤肺止咳的功效。 需注意的是,古籍中記載的用法及劑量需謹慎參考,並非現代醫學的標準用藥指南。

8. 補血

桑椹,小小一枚,卻在古代醫籍中累積了豐富的補血功效記載。歷代醫家對其功效各有闡述,共同指向其滋陰益血的特性。

《本草圖經》簡略提及桑椹有黑白兩種,著重其乾燥後的狀態。而《本草蒙筌》則詳細描述了桑椹的炮製方法,例如蜜丸服用,或熬成稀膏服用,並指出其可「開關利竅,安魂鎮神」,長期服用更能「聰耳明目」。此處雖未直接提及補血,但安神、明目等功效都與血氣通暢相關,暗示桑椹具有改善血液循環的功能,間接佐證其補血之效。

《本經逢原》則點出前代醫籍對桑椹記載的遺漏,認為其功效被低估,僅被用於萬壽酒中。這反映出桑椹的補血功效在當時可能未被充分認識或應用。 《本草新編》更進一步指出桑椹與桑葉功效相近,但因採收及炮製不易,其功效常不及桑葉,並詳細說明其正確炮製方法,強調與其他補益藥材(如熟地、山萸、五味子、人參)合用,效果更佳,說明桑椹的補血作用更能發揮在配方之中。

多部本草書,例如《湖北省藥品標準》、《浙江省藥品標準》和《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皆記載桑椹具有滋陰益腎、補血潤燥等功效,並列出不同劑型及用法,例如桑椹膏、桑椹衝劑,用於治療頭暈目眩、腰痠耳鳴、血虛便祕、失眠等症狀。 《藥論》和《本草述鉤元》更明確指出桑椹具有「涼血補血益陰」的功效,前者指出其補血機制與益陰相關,後者則強調其與血氣、風的關係。

綜上所述,古籍記載佐證桑椹具有補血功效,其機制可能與滋陰、養血、改善血液循環等多方面作用相關。雖歷代記載著重角度不同,但其補血的功效已得到多方印證。

桑椹的現代功效


1. 抗發炎

桑椹因其蘊含的豐富生物活性物質,在抗發炎領域展現出顯著的藥理效益。其中,花青素是其核心的抗炎成分,不僅能有效對抗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所誘發的炎症反應,更可直接參與緩解身體的不適感與疼痛。這使得桑椹成為一種天然的抗炎良方。

進一步的研究揭示,桑椹提取物具有多面向的抗發炎特性。它能夠抑制炎症細胞的活性,從源頭上遏制炎症過程的進展。更關鍵的是,桑椹提取物被證實能有效抑制促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這些細胞因子在體內炎症反應中扮演著關鍵介質的角色,透過阻斷其合成與釋放,桑椹進而顯著降低了炎症的程度和範圍。

基於這些作用機制,桑椹提取物在改善多種炎症性疾病的症狀上展現出潛力。例如,對於關節炎和腸炎等常見的炎症性疾病,食用桑椹或其提取物有助於減輕相關的病理反應與臨床症狀。此外,研究還發現桑椹提取物能提供器官保護作用,特別是對肝臟,能有效預防或減輕由炎症引起的損傷,進一步凸顯其在維持生理平衡方面的價值。

2. 預防心血管疾病

桑椹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顯著藥理潛力,主要歸因於其豐富的活性成分。其中,多酚類物質如花青素、酚酸及鞣花酸等扮演關鍵角色。這些化合物展現「類水楊酸」作用,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異常凝集,從而預防血栓形成,這是引發心肌梗塞和中風等心血管事件的核心病理基礎。

更進一步地,桑椹中的多酚類成分有助於改善血液脂質水平。高血脂是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的重要危險因子,透過攝取桑椹,有助於調節血脂指標,降低血管硬化的風險,進而維護血管的彈性與通暢。此機制直接作用於心血管疾病的病因,提供重要的保護作用。

此外,桑椹亦富含維生素C和鉀等重要營養素。維生素C作為抗氧化劑,有助於保護血管內皮細胞;鉀元素則能促進血管擴張,有效降低血壓。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另一項主要危險因子,透過促進血管放鬆和降低血壓,桑椹再次為心血管系統提供多重保護。總體而言,桑椹藉由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血脂、以及調節血壓等多重藥理機制,協同作用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3. 保肝利膽

桑椹因其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在保肝利膽方面展現出顯著的藥理效益。其主要歸功於所含的豐富維生素C、花青素及胡蘿蔔素等天然營養物質。這些成分共同作用,能有效促進肝細胞的再生,積極修復已受損的肝細胞結構,並全面增強肝臟的代謝功能與排毒效率。此作用機制對於維護和改善肝臟機能至關重要,直接支持其保肝功效。

特別是桑椹中豐富的維生素C,作為一種強效的抗氧化劑,在保護肝臟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它能有效清除體內過量的自由基,從而減輕氧化應激對肝細胞造成的進一步損傷,防止細胞膜脂質過氧化,維護肝細胞的完整性。此外,維生素C亦能促進膠原蛋白的生物合成,這在肝臟組織受損後的纖維化逆轉與結構修復過程中,具有積極的輔助意義,有助於受損肝臟的恢復。桑椹的綜合作用機制,使其在促進肝功能、實現保肝利膽方面具有潛在價值。

4. 降血糖

桑椹富含多醣體與多酚類化合物,這些皆是其展現降血糖藥理功效的核心物質。這些活性成分不僅能刺激胰臟β細胞增加胰島素的釋放,更關鍵的是,它們能有效提升身體各組織細胞,特別是肌肉與脂肪細胞,對血液中葡萄糖的敏感性。這種雙重作用,使得葡萄糖能更有效率地從血液中被汲取並轉化為能量或儲存起來,從而降低血糖水平。

再者,桑椹本身所蘊含的豐富維生素C及關鍵礦物質鉀,亦在胰島素的分泌及葡萄糖的代謝過程中扮演著協同角色。維生素C作為一種抗氧化劑,可能間接保護胰臟細胞功能;而鉀則直接參與維持細胞內外滲透壓平衡,影響胰島素的正常分泌機制,並加速體內葡萄糖的轉運及利用,進而促使血糖濃度趨於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桑椹提取物的藥理實驗顯示,其在消化道層面亦具有顯著的干預作用。它能有效抑制小腸黏膜對膳食中葡萄糖的吸收,從源頭減少葡萄糖進入血液的總量,這對於控制餐後血糖飆升尤為重要。同時,提取物還能阻礙部分葡萄糖的酵解過程,進一步降低其生物利用率。

綜上所述,桑椹透過多重途徑協同作用,涵蓋了胰島素分泌的促進、細胞葡萄糖敏感性的改善,以及消化道對葡萄糖吸收的抑制,共同為其穩固及降低血糖提供了堅實的藥理基礎。

5. 提升免疫力

桑椹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漿果,對提升人體免疫力具有顯著的藥理功效。其關鍵藥理作用主要歸因於其富含的多醣體、多酚類物質及維生素C等活性成分。

首先,桑椹中所含的多醣體是其強化免疫功能的基石之一。這些複雜的碳水化合物能夠顯著促進免疫細胞的增殖,尤其是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等,從而增強機體對病原體的識別與清除能力。此外,多醣體還被證實具有調節免疫反應,甚至展現抗腫瘤的潛力,有助於維持免疫系統的平衡與活力。

其次,桑椹中豐富的多酚類物質,如花青素、類黃酮等,賦予其強大的抗氧化能力。這些天然化合物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減少氧化應激對細胞和組織造成的損傷。透過減輕氧化負擔,多酚類物質間接保護了免疫細胞的完整性與功能,使其能更有效地發揮作用,提升整體免疫防禦。

再者,桑椹亦是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維生素C作為一種重要的水溶性抗氧化劑,不僅直接參與清除自由基,更關鍵的是它在膠原蛋白合成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健全的結締組織構成人體抵禦外部侵襲的第一道防線。同時,維生素C也能直接增強免疫細胞,特別是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活性,提高機體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

綜合而言,桑椹透過其多重活性成分的協同作用,全面提升人體免疫防禦系統的功能,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與抵抗疾病。

6. 抗氧化

桑椹的藥理功效在抗氧化領域表現卓著。其核心價值源於富含多酚類化合物,尤其是關鍵成分—花青素。花青素作為一種強效天然抗氧化劑,能直接且有效地清除體內過量的自由基。這些自由基是導致細胞氧化損傷和加速老化的主因。透過中和自由基,花青素顯著降低細胞層面的氧化壓力,從源頭上保護細胞結構與功能,避免其受損。

花青素的抗氧化作用不僅局限於細胞保護,也間接支援著更廣泛的生理系統。例如,它能減少血管內皮細胞的氧化應激,有助於維持血管健康與彈性,進而促進血管適度擴張,改善血液循環,對維持正常血壓及預防心血管氧化損傷具有正面效益。

此外,桑椹亦是維生素C的優良來源。維生素C本身即是重要的水溶性抗氧化劑,能與花青素協同作用,共同提升身體的整體抗氧化防禦能力。維生素C對於維持免疫系統功能至關重要,並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後者對於維持皮膚的彈性與健康不可或缺,進一步展現其對抗氧化衰老的助益。總體而言,桑椹憑藉其多重抗氧化成分,在減輕氧化壓力、維護細胞及組織健康方面展現出顯著潛力。

桑椹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熬膏、生啖或浸酒。外用:浸水洗。

桑椹的炮製


  • 取原藥材
  • 除去雜質
  • 搶水洗淨
  • 乾燥
  • 飲片性狀:參見「藥材鑒別」項
  • 貯乾燥容器內
  • 置通風乾燥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桑椹注意事項重點:

  1. 脾胃虛寒者勿服:桑椹性寒,脾胃虛寒者食用後易致腹瀉。
  2. 體寒者慎食:體質過寒者食用過多桑椹可能導致腹瀉、噁心、嘔吐等不適。
  3. 痛風患者忌食:桑椹含草酸,痛風患者食用後可能加重尿酸過高,不利於病情控制。
  4. 孕婦忌食:桑椹子可能導致嬰兒心寒。
  5. 過量食用易致衄:過量食用桑椹可能導致鼻出血。

桑椹相關的方劑


桑椹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大便秘結糖尿病甲狀腺腫皮膚癬菌病(頭,鬍鬚)白癬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大腸激擾綜合症鬚髮早白心悸耳鳴失眠氣喘損傷口乾疼痛低血壓肝臟損傷病毒感染咳嗽腸炎面色較黑四肢關節疼痛面色灰暗青光眼顳顎關節痛腕部關節痛腰膝軟弱無力咽喉乾燥眼睛乾澀月經顏色淺淡月經不調貧血遺精容易流眼淚脂肪肝全身性水腫眼睛脹腰骶痛眼睛怕光眼睛模糊系統性紅斑性狼瘡骨質疏鬆症睡眠障礙月經稀少閉經口乾口渴月經提前到來潮熱手心腳心發熱

桑椹含有的化學成分


糖(Sugar), 鞣酸(Tannic acid), 蘋果酸(Malic acid), 維生素B1(Vitamin B1), 維生素B2(Vitamin B2), 胡蘿蔔素(Carotene), 亞油酸(Linoleic acid), 油酸(Oleic acid), 軟脂酸(Palmit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 辛酸(Caprylic acid), 壬酸(Pelargonic acid), 癸酸(capric acid), 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亞麻酸(Linolenic acid), 桉葉素(Cineole), 牻兒醇(Geraniol), 芳樟醇乙酸酯(Linalyl acetate), 芳樟醇(linalool), 樟腦(camphor), α-蒎烯(α-pinene), 檸檬烯(limonene), 磷脂(Phospholipid), 磷脂酸膽鹼(Phosphatidylcholine), 溶血磷脂酸膽鹼(Lysophosphatidylcholine), 磷脂酸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 磷脂酰肌醇(Phosphatityl inositol), 雙磷脂酰甘油(Diphosphatidylglycerol), 矢車菊素(Cyanidin), 矢車菊甙(Chrysanthemi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