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黃寶蠟丸

三黃寶蠟丸

SAN HUANG BAO L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6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9%
心經 24%
脾經 16%
肺經 8%
膀胱經 4%
腎經 4%
小腸經 2%
大腸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胃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腎經
小腸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三黃寶蠟丸中加入藤黃,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

藤黃味苦性寒,具有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藥理作用。其對於熱毒熾盛所致的癰疽瘡瘍燒燙傷跌打損傷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在三黃寶蠟丸中,藤黃與黃連、黃柏、黃芩等藥物共同作用,可增強清熱解毒功效,進一步消腫止痛,達到治療目的。

三黃寶蠟丸中添加天竹黃的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天竹黃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與三黃瀉火解毒之功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2. 抗菌消炎: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天竹黃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多種致病菌的生長繁殖,進一步增強三黃寶蠟丸的抗感染效果,提高治療效果。

三黃寶蠟丸中含有大戟,主要是由於其 瀉下逐水 的作用。

大戟性味辛、苦、寒,歸肺、脾、大腸經,具有瀉水消腫、逐痰、殺蟲的功效。其瀉下作用強勁,可有效 消除水腫,並能 通利大便,配合三黃(黃連、黃芩、黃柏)的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更能 增強整體的清熱瀉火作用,達到治療濕熱蘊結、水腫腹脹等病症的目的。

三黃寶蠟丸中加入當歸尾,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引血下行: 當歸尾性溫,入肝經,具有補血活血、引血下行的功效。藥性溫和,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幫助藥物更好地滲透到病竈部位,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達到治療目的。
  2. 配伍相宜,增強療效: 當歸尾與三黃其他藥材,如黃芪、黃連等,配伍使用,能夠相互增效,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例如,當歸尾可與黃芪相輔相成,增強補氣活血的效果,使藥力更顯著。

總之,當歸尾在三黃寶蠟丸中起到輔助作用,增強補血活血、引血下行的功效,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提高藥效。

三黃寶蠟丸中包含牛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牛黃味甘、性涼,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鎮驚止痙的功效。它能清熱解毒,並能通利血脈,改善腦部供血,達到醒神開竅的效果,在治療熱病神昏、癲癇抽搐等症狀方面效果顯著。
  2. 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三黃寶蠟丸中包含黃芩、黃連、黃柏等清熱燥濕藥,牛黃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並起到緩解其他藥材的燥性,避免藥物對脾胃的損傷。同時,牛黃的鎮驚止痙作用,也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三黃寶蠟丸中包含劉寄奴,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劉寄奴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能有效治療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疾病,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黃芩、黃連、黃柏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的作用。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劉寄奴還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熱毒瘀結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顯著療效。這與方劑的整體功效相契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三黃寶蠟丸中添加麝香,主要是利用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

麝香性溫,味辛,歸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通經散結的功效。在三黃寶蠟丸中,麝香可與黃連、黃柏、黃芩等清熱解毒藥物相配伍,起到引藥入心、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的作用,從而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三黃寶蠟丸中添加琥珀,乃因其具有多種藥理作用,與方劑其他藥物相輔相成。

一、清熱解毒:琥珀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可輔助黃連、黃芩、黃柏清熱瀉火,加強藥效。

二、安神定驚:琥珀性平,能安神定驚,與三黃藥性相協調,有助於鎮靜安神,緩解心煩失眠等症狀。

三、活血化瘀:琥珀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有助於消腫止痛。

琥珀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清熱解毒功效,更能安神定驚,活血化瘀,提升整體療效。

三黃寶蠟丸中加入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清熱解毒,抗炎止痛: 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治療由濕熱毒邪引起的瘡瘍腫毒、濕疹、疥癬等症狀,雄黃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二、驅邪辟穢,防病保健: 古人認為雄黃具有辟邪驅穢的功效,在夏季多用雄黃製成雄黃酒或雄黃粉塗抹於皮膚或衣物上,用以驅除蚊蟲、蛇蠍等有害生物,預防疾病的發生。

因此,三黃寶蠟丸中加入雄黃,不僅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還兼具防病保健的功效。

三黃寶蠟丸中加入血竭,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

血竭為棕櫚科植物麒麟血藤的乾燥樹脂,性溫,味苦澀,歸心、肝經。其藥理作用包括: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液凝固、抗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等。

在三黃寶蠟丸中,血竭與黃連、黃柏、黃芩等藥物配伍,不僅能加強清熱解毒的效果,更能促進傷口癒合、消腫止痛,對於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燙傷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三黃寶蠟丸為一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精妙,旨在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在該方中,孩兒茶作為一味重要成分,其使用有其深遠意義。孩兒茶,性寒味澀,歸肺、胃經,擅長清熱瀉火,收斂止血,並能解毒生肌。對於因熱毒內盛導致的各種病症,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均有顯著療效。此外,孩兒茶還能幫助改善腸胃功能,對便秘有輔助治療作用。在三黃寶蠟丸的配方中,孩兒茶與黃連、黃芩、黃柏等清熱藥物相輔相成,共同增強了整體方劑的清熱解毒效果,使其在治療因火熱之邪所致的疾病時,能夠更全面、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因此,孩兒茶在三黃寶蠟丸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藥物配伍的智慧。

三黃寶蠟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味辛,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三黃寶蠟丸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減輕疼痛。
  2. 消腫止痛:乳香的消腫止痛作用,有助於減輕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所造成的疼痛和腫脹,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乳香的加入,使得三黃寶蠟丸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功效更為顯著,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的治療效果更佳。

三黃寶蠟丸中加入冰片,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冰片性涼,味辛,入心、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其揮發性強,外用可迅速滲透,緩解局部炎症,並具有止癢作用。

三黃寶蠟丸以黃連、黃柏、黃芩三黃為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加入冰片,可增強其清熱解毒之力,並有助於緩解外用時的灼熱感,提高藥效。

中藥方劑[三黃寶蠟丸]的組成中,包含[水銀],因為水銀具有強效的解毒消腫作用。水銀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改善由毒素引起的紅腫、瘡瘍等問題。其解毒功能顯著,有助於緩解由熱毒引起的健康問題。然而,水銀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以避免引發副作用。使用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劑量,以達到最佳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三黃寶蠟丸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廣泛,涵蓋外傷、內科、婦科及風證,核心在於「活血祛瘀、解毒散結、通絡開竅」。

  1. 外傷諸證:治跌打損傷、閃腰岔氣、破傷風,取其活血化瘀(如血竭、乳香)、散結消腫(如大戟、紅芽)、息風止痙(鉛粉、水銀)。
  2. 內科痼疾:傷力成痨(久傷氣滯血瘀)、半身不遂,依賴當歸尾、琥珀通絡,麝香開竅,雄黃解毒,共逐經絡瘀阻。
  3. 婦科閉阻:經閉、胎衣不下,藉藤黃、劉寄奴破血下行,樸消軟堅瀉下,促瘀血排出。
  4. 惡瘡毒邪:外敷香油調用,以藤黃、雄黃、孩兒茶清熱解毒,血竭生肌斂瘡。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峻藥攻逐

    • 藤黃(君藥)以荷葉露製減其毒性,山羊血協同增強活血之效,配紅芽、大戟、劉寄奴攻逐瘀血、消癥散結。
    • 水銀、鉛粉(質重鎮驚)合用治破傷風痙厥,古法認為可「墜痰鎮痙」,然此二藥毒性大,需鐵鍋熱研以降低活性。
  2. 活血層次分明

    • 血竭、乳香、當歸尾活血止痛,針對新傷瘀血;
    • 琥珀、麝香通絡開竅,深入久瘀與絡脈閉阻;
    • 孩兒茶收斂生肌,兼防攻伐過猛。
  3. 解毒與固護並行

    • 雄黃、天竹黃清熱化痰解毒,治惡瘡及痰瘀互結;
    • 黃蠟為賦形劑,緩和峻藥之性,使藥效緩釋。
  4. 升降相因

    • 麝香升散開竅,鉛粉沉降鎮逆,一升一降調暢氣機,契合「閃腰岔氣」之病機。

總結
此方以「破瘀為主,解毒為輔」,峻烈藥居多,適用於實證、急症。其設計體現「去菀陳莝」思想,通過逐瘀、通絡、鎮痙、解毒多途徑,解決複雜病變。尤其巧妙利用黃蠟丸劑型,既控釋藥力,又降低口服毒性,反映古代外傷用藥的攻堅特色。

傳統服藥法


藤黃(以秋荷葉露泡之,隔湯煮10余次,去浮、沈,取中,將山羊血拌入,曬乾)4兩,天竹黃(無真者,九轉南星代之)3兩,紅芽3兩,大戟3兩,劉寄奴3兩,血竭3兩,孩兒茶3兩,雄黃3兩,樸消1兩,當歸尾1兩5錢,鉛粉3錢,水銀3錢,乳香3錢,麝香3錢,琥珀2錢。
上藥各為極細末,稱准和一處,將水銀同鉛粉放在鐵鍋內,火上熱研成末,入前藥內,共研勻;用煉淨黃蠟24兩,放瓷器內,坐滾水中化開,將藥入內攪勻。
病重者每丸1錢,病輕者每丸5分,熱黃酒調服。倘受傷至重,連服數次,服藥後飲酒出汗,更妙。治一切惡瘡,以香油化開敷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三黃寶蠟丸, 出處:《金鑑》卷七十五。 組成:藤黃(以秋荷葉露泡之,隔湯煮10餘次,去浮、沉,取中,將山羊血拌入,曬乾)4兩,天竹黃(無真者,九轉南星代之)3兩,紅芽大戟3兩,劉寄奴3兩,血竭3兩,孩兒茶3兩,雄黃3兩,朴消1兩,當歸尾1兩5錢,鉛粉3錢,水銀3錢,乳香3錢,麝香3錢,琥珀2錢。 主治:金瘡初起,傷破出血;一切惡瘡。

三黃寶蠟丸, 出處:《金鑑》卷八十九。 組成:天竹黃3兩,雄黃2兩,劉寄奴3兩,紅芽大戟(去骨)3兩,麒麟竭3兩,歸尾1兩5錢,朱砂1兩,兒茶1兩,淨乳香(去油)3錢,琥珀3錢,輕粉3錢,水銀(同輕粉研不見星)3錢,麝香3錢(如無真天竹黃,以真膽星3兩代之)。 主治:一切跌打損傷及破傷風,並傷力成癆;女人産後惡露不盡,致生怪證,瘀血奔心,痰迷心竅,危在旦夕。

三黃寶蠟丸,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藤黃2兩,天竹黃2兩,大戟1兩,歸尾1兩,牛黃1兩,劉寄奴1兩,麝香1兩,琥珀1兩,雄黃5錢,血竭5錢,兒茶5錢,乳香5錢,冰片5錢,水銀5錢。 主治:破頑痰,保元氣,解諸毒,活經絡,接筋骨,消瘀血。主治:諸瘡惡毒,一切跌打損傷,閃腰岔氣,傷力成癆及破傷風;或婦女經閉不通;或産婦胎衣不下;或半身不遂,不能動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