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十寶散方劑中加入冰片,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它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減輕局部紅腫熱痛,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瘡瘍、腫痛具有顯著療效。
- 開竅醒神、鎮痛止癢:冰片還具有開竅醒神、鎮痛止癢的作用。對於因熱毒上擾導致的頭昏腦脹、神志不清,以及各種皮膚瘙癢、疼痛等症狀,冰片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十寶散方劑中加入冰片,不僅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還能開竅醒神、鎮痛止癢,對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各種疾病具有較好的效果。
十寶散方中加入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 通竅開閉: 麝香性極辛溫,能通達經絡,開通閉塞,尤其適用於心腦血管疾病,如中風昏迷、胸痺心痛等。
- 芳香闢穢: 麝香具有芳香闢穢之效,可醒神開竅,並能驅散濁氣,對於外感風寒、頭昏腦脹等症狀亦有輔助療效。
因此,十寶散中加入麝香,可起到通竅開閉、醒神開竅、驅散濁氣等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十寶散中含硃砂,乃因其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能清心火、定神志、解毒止痛。古人認為其可鎮心安神,用於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癲狂躁狂等症。
此外,硃砂亦具有解毒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瘡瘍腫毒等症。在十寶散中,硃砂與其他藥物配合,可起到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治療相關病症起到積極作用。
十寶散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減輕疼痛。
- 消腫生肌:乳香亦具有一定的消腫生肌作用,可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外傷引起的腫痛、創傷感染等,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在十寶散中加入乳香,可發揮其活血化瘀、消腫生肌的功效,提升整體療效。
十寶散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血二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消腫生肌的作用。十寶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紅花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加速瘀血消散,並能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因此,紅花在十寶散中發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十寶散中加入血竭,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的功效。
血竭為棕櫚科植物麒麟血藤的乾燥樹脂,性溫,味苦、甘,入心、肝經。其有效成分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減輕疼痛。此外,血竭還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有效止住外傷出血。
因此,十寶散中加入血竭,可增強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的療效,適合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等症。
「十寶散」是中醫方劑之一,主要用於治療虛勞、脫髮及各類虛弱症狀。其組成中包含了雄黃,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雄黃具有特定的藥理特性。雄黃,化學成分以二硫化亞銀為主,具備一定的毒性,但其在適當劑量下能發揮獨特的療效。
首先,雄黃具有驅邪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能有效地幫助身體抵抗外來病邪,增強免疫力,適合用於虛弱體質的人。此外,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有助於改善皮膚狀況,促進毛髮的生長。
然而,雄黃的使用需謹慎,因為其毒性過高,過量使用可能引發嚴重的中毒反應。因此,在使用「十寶散」時,應根據醫師的指示及劑量來調配,以確保治療效果的同時避免潛在的風險。整體來說,雄黃在「十寶散」中的存在是以其獨特的藥效為基礎,意在強化方劑的療效。
「十寶散」方劑中含有「孩兒茶」並非傳統配方。孩兒茶,又稱山茶或野茶,屬山茶科植物,其葉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症。但其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
十寶散傳統配方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疳積,其組成多為健脾開胃、消食化積、補氣養血之品。而孩兒茶性寒,與十寶散傳統配方中的溫補性質相沖,加入孩兒茶則可能影響藥效,甚至加重病情。
因此,若十寶散方劑中含有「孩兒茶」,需謹慎考量其目的和患者體質,以免造成不良影響。
十寶散中包含當歸尾,主要是因為其藥性偏於溫補,且能更好地發揮以下功效:
- 補血活血:當歸尾補血效果不如當歸身,但溫性更強,更擅長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尤其適合寒性血瘀證。
- 溫經止痛:當歸尾溫經散寒,對於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如寒性腹痛、痛經等。
- 調經止帶:當歸尾溫補氣血,可用於寒性宮寒、月經不調、白帶過多等症。
總而言之,十寶散中使用當歸尾,是為了更有效地溫補氣血、活血化瘀,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十寶散中包含沒藥,主要是由於其具有以下功效:
- 活血化瘀:沒藥味苦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十寶散為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的常用方劑,而沒藥的活血化瘀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減輕疼痛。
- 生肌斂瘡:沒藥還有生肌斂瘡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十寶散中加入沒藥,不僅能化瘀止痛,還能促進創傷修復,加速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十寶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主治跌打損傷、金刃器械傷及骨折骨碎,為外治傷科要方。其功效主要體現於以下三方面:
- 活血消腫:適用於皮肉青腫未破者,以醋調敷可散瘀消腫。
- 止血生肌:針對刃傷出血,直接摻藥末可止血並促進傷口癒合。
- 續筋接骨:用於骨碎或骨折,外敷可固定骨位,輔以靜養助骨痂生長。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活血化瘀組:
- 紅花、歸尾:辛溫行血,破瘀通絡,為傷科活血要藥。
- 乳香、沒藥:散瘀止痛,生肌長肉,共奏「氣血雙活」之效。
- 血竭:專入血分,散瘀定痛,兼能止血,契合「血見黑則止」之理。
消腫定痛組:
- 冰片、麝香:香竄走散,開竅透絡,助藥力直達病所,迅速止痛。
- 雄黃:解毒燥濕,防止瘀血化熱成毒。
止血生肌組:
- 兒茶:收斂止血,促進傷口愈合。
- 辰砂(硃砂):鎮心安神,兼能解毒,避免血瘀擾神。
配伍特點
- 動靜結合:麝香、冰片性走竄,配伍血竭、兒茶之收斂,使散瘀而不耗血,止血而不留瘀。
- 內外兼顧:除外治損傷,雄黃、辰砂解毒,防外傷引發內邪(如破傷風)。
- 醋調增效:陳醋味酸,既能引藥入肝(肝主筋),又可增強散瘀之效。
此方體現中醫傷科「止血-消瘀-生新」三步原則,通過外敷局部用藥,直接作用於患處,符合「急則治標」之旨。
傳統服藥法
冰片1分2釐,麝香1分2釐,辰砂1錢2分,乳香(去油)1錢2分,子紅花4錢,血竭1錢6分,雄黃4錢,兒茶2分4釐,歸尾1兩,沒藥1錢4分。上為細末,貯瓷瓶,黃蠟封口,勿令走氣。
治跌打損傷皮肉青腫未破者,用陳醋調敷患處,腫消即愈;刃傷並各器械傷皮成血出者,以藥末摻上包裹,不可見風,血止即愈;內傷骨碎或骨已斷折,先將骨節湊准,用陳醋調藥末,厚敷患處
宜靜養百日,忌犯房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哺乳期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十寶散, 出處:《種福堂方》卷四。 組成:冰片1分2厘,麝香1分2厘,辰砂1錢2分,乳香(去油)1錢2分,子紅花4錢,血竭1錢6分,雄黃4錢,兒茶2分4厘,歸尾1兩,沒藥1錢4分。 主治:跌打損傷,金刃器械傷,骨折骨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