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八珍散」方劑中包含牛黃,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豁痰開竅的藥性。
牛黃為牛膽結石,味苦性涼,入心、肝、膽經。其清熱解毒之功,可針對外感熱毒、內熱熾盛等症狀;豁痰開竅之功,則能治療痰濁阻竅、神昏譫語等病症。
神效八珍散作為清熱解毒的方劑,加入牛黃,一方面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另一方面亦可開竅醒神,使藥力更易於達病所,達到更好的療效。
「神效八珍散」中包含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珍珠性寒,味甘,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之效。對於熱毒內盛、心煩不寐、神志恍惚等症,珍珠能有效緩解症狀,改善心神不安,提高睡眠質量。
- 美容養顏: 珍珠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如鈣、鎂、鋅等,能夠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延緩衰老,改善皮膚彈性,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古人認爲珍珠可以滋養肌膚,令面色紅潤,光彩照人。
神效八珍散為一傳統中藥方劑,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在該方劑的原始配方中,確實記載了「象牙」作為其中一味藥材。然而,需注意的是,現代中醫藥學基於保護野生動物及遵循國際法規的原則,已經不再使用真正的象牙入藥,而是以其他具有類似療效的替代品來取代。
在古時,象牙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安神定驚的功效。據信它能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特別適用於治療因熱毒所導致的各種症狀,如高燒不退、精神恍惚等。之所以選擇象牙作為藥材之一,主要是因為古人觀察到象牙在自然界中的特質,認為其具有冷涼性質,適合用來對抗體內的火熱之氣。
不過,隨著時間的演進,現代中醫藥界已經意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並且發展出許多安全且有效的替代品。例如,可以用牛黃、珍珠粉等成分來代替象牙,這些替代藥材同樣能夠達到清熱解毒、安神的作用,符合現代醫療道德與法律的要求。
神效八珍散中加入血竭,是基於其活血化瘀、止痛生肌之效。
血竭為棕櫚科植物麒麟血藤的樹脂,性溫味甘,入心、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消散瘀血,減輕疼痛,並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神效八珍散中加入血竭,可協同其他藥物,增強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以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等症的目的。
「神效八珍散」中加入「孩兒茶」的用意,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孩兒茶性寒,味苦,能清熱瀉火、解毒消腫,尤其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發熱、咽痛、口渴、煩躁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孩兒茶還具有利濕通淋的作用,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對於因濕熱蘊結所致的尿頻、尿急、小便澀痛等症狀也有療效。因此,在「神效八珍散」中加入孩兒茶,能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利濕通淋功效,使其更能針對外感熱毒、濕熱蘊結等病症。
神效八珍散中添加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瘡瘍腫痛等症,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開竅醒神: 冰片芳香走竄,可以開竅醒神,用於治療熱病神昏、中風昏迷等症。
此外,冰片還具有止癢、止血等功效,在神效八珍散中可以協同其他藥物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神效八珍散」方劑中加入「人中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益血,滋陰潤燥:人中白性甘平,入脾、腎經,具有補氣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對於氣血虛弱、陰虛火旺等症狀,人中白可以起到調理作用,與方劑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補益效果。
- 緩解燥熱,改善皮膚:人中白還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癢的功效。對於皮膚乾燥、粗糙、瘙癢等問題,人中白可以起到潤燥止癢的作用,改善皮膚狀態。
「神效八珍散」中包含白礬,其原因主要在於白礬的收斂止瀉功效。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脾胃經。其收斂止瀉作用明顯,能固澀腸胃,止瀉止痢。對於脾胃虛弱、飲食不節導致的腹瀉,白礬可起到收斂固澀的作用,改善腹瀉症狀。
此外,白礬還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用於治療食物中毒等。在「神效八珍散」中,白礬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以增強其止瀉和解毒功效,起到協同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神效八珍散主治「諸口疳」,即泛指口腔內多種潰瘍、糜爛、生瘡之症。中醫理論中,「口疳」多與熱毒上攻、陰虛火旺或濕熱蘊結相關,症見口腔黏膜紅腫、潰瘍疼痛,甚則化膿出血。此方外敷,旨在清熱解毒、斂瘡生肌、止血化腐,針對口疳潰爛、久不收口者。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清熱解毒:
- 牛黃:苦涼,清心瀉火,解毒療瘡,為熱毒口瘡要藥。
- 冰片:辛涼走竄,清熱止痛,助藥透黏膜,緩解潰瘍灼痛。
- 人中白(人尿沉澱物):咸寒降火,解骨蒸熱毒,傳統用於口舌生瘡。
斂瘡生肌:
- 珍珠(乳炙):甘咸寒,長於收斂潰瘍,促進黏膜修復。
- 血竭、兒茶:均能止血生肌,兒茶兼收濕斂瘡,血竭散瘀定痛。
- 馬蹄(燒灰)、象牙(燒灰):煅燒後具吸附斂瘡之性,助潰瘍面乾燥結痂。
化腐止血:
- 紅絨(燒灰)、枯礬:煅炭後增強收澀止血功效,枯礬更可燥濕殺蟲,防止腐敗滲液。
局部收澀:
- 象牙灰、枯礬等礦物及煅燒成分,形成物理性保護層,隔絕刺激,促進愈合。
【配伍特點】
全方以「煅燒成灰」與「珍稀動物藥」為核心,結合清熱與收斂雙向作用:
- 動物藥(牛黃、珍珠、象牙):針對黏膜深層修復,傳統認為「血肉有情之品」可引藥入絡。
- 礦物煅灰(枯礬、紅絨灰):吸附滲液、固化瘡面,體現「煅以存性」的中藥炮製思想。
治療原理:
透過直接外敷,藥物局部作用於潰瘍處,先以清熱解毒抑制熱毒,再以收澀生肌促進組織修復,達到「去腐生新」之效。全方符合中醫外科「腐去則肌生」的辨證思路,適用於熱毒夾雜、久瘡不斂之證。
傳統服藥法
牛黃、珍珠(乳炙)、象牙(燒灰)、血竭、兒茶、冰片、人中白、紅絨(燒灰)、枯礬、馬蹄(燒灰)各等分。
上為極細末。
敷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生肌收口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諸口疳。
- 本方中的牛黃、珍珠、象牙、血竭、孩兒茶、冰片、人中白、白礬等中藥均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八珍散, 出處:《誠書》卷六。 組成:牛黃、珍珠(乳炙)、象牙(燒灰)、血竭、兒茶、冰片、人中白、紅絨(燒灰)、枯礬、馬蹄(燒灰)各等分。 主治:諸口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