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三黃八寶丹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解毒止痛: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痛的功效。方中白礬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治療因濕熱引起的腹痛、腹瀉、痢疾等症。
2. 收斂止瀉: 白礬具有收斂作用,能減少腸道分泌,抑制腸蠕動,從而起到止瀉的作用。方中白礬與其他收斂藥材配合,能有效控制腹瀉,緩解腸道炎症。
總之,三黃八寶丹中加入白礬,是為了加強其清熱解毒、止痛止瀉的功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濕熱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
傳統中醫學中,「三黃八寶丹」是一種用於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方劑。根據古方記載,其成分確實包含了「象牙」這一特殊成分。在古代中醫藥典籍裡,象牙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安神定驚的功效,因此被用於多種方劑中。然而,現代保護野生動物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象牙交易已被國際法規嚴格禁止,故在當今社會使用象牙作為藥材是違法且不道德的。
傳統配方中的象牙,主要是取其寒涼性質來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現代可選擇其他具有相似藥性的合法藥材替代,例如犀角可由水牛角或人工合成犀角粉代替,而象牙則可以考慮使用珍珠母、羚羊角等性質相近的藥材來取代。這樣既保留了方劑的療效,又符合現代社會對生態保護的要求。在實際應用中,應遵循現代醫學知識與法律規定,選擇合適的藥材進行調配使用。
三黃八寶丹方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緩解局部腫痛,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
- 促進傷口癒合:乳香亦有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能加速組織再生,改善傷口癒合速度,對於外傷、骨折等需要快速癒合的疾病,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三黃八寶丹方中加入乳香,能夠有效提升藥物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疾病的效果,促進傷口癒合。
三黃八寶丹中加入血竭,主要是因為其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血竭為棕櫚科植物麒麟血藤的乾燥樹脂,其性溫,味苦甘,入心、肝、脾經。
在三黃八寶丹中,血竭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緩解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疼痛等症狀,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修復。
三黃八寶丹中含有雄黃,其主要原因如下:
-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味辛,入肝、肺經,具有解毒殺蟲之效。三黃八寶丹主治濕熱蘊結,蟲積腹痛,故以雄黃配伍,以其毒性剋制蟲毒,達到驅蟲解毒之功。
- 燥濕化痰: 雄黃亦有燥濕化痰之功效,可配合其他藥物,清熱利濕,化痰止咳,以達到治療濕熱痰濁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狀。
三黃八寶丹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搭配其他藥材如黃連、黃柏等,增強其鎮心安神的效果。
- 活血化瘀: 硃砂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消除瘀血,配合其他藥材如川芎、丹參等,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的效果。
三黃八寶丹中包含琥珀,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鎮驚安神: 琥珀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鎮驚安神、化痰開竅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琥珀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 活血化瘀: 琥珀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有一定療效。
三黃八寶丹由多味藥材組成,琥珀作為其中一味藥材,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發揮整體療效。
三黃八寶丹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三黃八寶丹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沒藥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減輕疼痛。
二、抗炎止癢: 沒藥還具有抗炎止癢的作用,可抑制組織炎症反應,緩解局部瘙癢。三黃八寶丹中加入沒藥,有助於改善皮膚疾病引起的紅腫、瘙癢等症狀,增強療效。
三黃八寶丹中包含牛黃,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牛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改善發熱、神志不清、口渴煩躁等症狀。
- 化瘀止痛: 牛黃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因熱毒瘀阻引起的疼痛,如咽喉腫痛、乳癰等,具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三黃八寶丹中加入牛黃,能夠加強其清熱解毒、化瘀止痛的功效,提高藥效。
三黃八寶丹中加入冰片,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迅速滲透組織,直達病竈,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炎症反應,並促進傷口癒合。
- 開竅醒神: 冰片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能使人神志清醒,解除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三黃八寶丹中加入冰片,能增強其清熱解毒的功效,並起到醒神的作用,使藥效更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三黃八寶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腫毒初起」,屬外科常用方劑,功能護心消毒。腫毒泛指癰疽瘡瘍等化膿性感染,初期多因熱毒瘀結、氣血壅滯所致。方中以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斂瘡生肌之藥配伍,旨在遏阻毒邪內攻,促瘡毒消散。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清熱解毒,阻遏毒邪
- 雄黃:辛溫有毒,攻毒殺蟲,為治瘡毒要藥。
- 牛黃:苦涼,清心解毒,擅消癰腫疔毒。
- 明礬:酸澀寒,外用斂瘡止血,內服可化痰解毒。
- 辰砂(朱砂):甘微寒,清心安神,兼解瘡毒。
作用:此四藥協同,清熱瀉火、解毒護心,針對腫毒初起之熱毒熾盛,防其內陷。
(2)活血散瘀,消腫定痛
- 乳香、沒藥:辛香苦平,活血行氣、消腫生肌,為瘡家要藥。
- 血竭:甘鹹平,活血止血,斂瘡止痛。
- 琥珀:甘平,活血散瘀,兼寧心神。
作用:此類藥物疏通氣血,破滯散結,改善局部腫痛,促進瘡毒消散。
(3)生肌斂瘡,護膜防潰
- 象牙屑:甘寒,傳統用於斂瘡生肌,促進潰瘍癒合。
- 冰片:辛涼,散郁火、透竅消腫,外用內服皆可助藥力透達。
- 黃蠟、麻油:為丸劑賦形,兼能潤護瘡面,緩和藥性。
作用:助瘡口修復,防止毒邪擴散,與活血藥共奏「消托並行」之效。
(4)服法與劑型考量
- 黍米大丸劑:便於服用,配合陳酒送下,取酒性辛散助藥力宣通。
- 極細末製法:確保藥效迅速吸收,直達病所。
三、方劑配伍思維
此方體現「清解、活血、斂瘡」三者並舉之原則:
- 攻毒為主:雄黃、牛黃、明礬直折毒勢。
- 調血為輔:乳沒、血竭、琥珀活血通滯,改善局部氣血壅滯。
- 護正為佐:象牙、冰片、朱砂等保護瘡面,防毒內陷。
適用階段:適合腫毒初起未潰時,熱毒壅盛而氣血未虛者,透過解毒活血防止病情惡化。
傳統服藥法
明礬1兩,象牙屑3錢,乳香(炙)3錢,血竭2錢,雄黃2錢,辰砂2錢,琥珀2錢,沒藥(炙)1錢5分,牛黃5分,冰片5分。
護心消毒。
上為極細末,每藥末1兩,配黃蠟5錢,加麻油少許烊化為丸,如黍米大。
每服3-5分,陳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同名稱方劑
三黃八寶丹, 出處:《雞鳴錄》。 組成:明礬1兩,象牙屑3錢,乳香(炙)3錢,血竭2錢,雄黃2錢,辰砂2錢,琥珀2錢,沒藥(炙)1錢5分,牛黃5分,冰片5分。 主治:護心消毒。主治:腫毒初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