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龍石散

JIA WEI LONG SHI SAN

出處典籍:《濟眾新編》卷三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心經 23%
脾經 19%
肝經 19%
腎經 11%
肺經 11%
胃經 7%
膀胱經 3%
大腸經 3%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牙疳。

傳統服藥法

寒水石(燒)4兩, 朱砂(飛研)2錢, 馬牙硝(枯)1錢, 鉛白霜半錢, 硼砂半錢, 腦子2錢半或加甘草(末)2錢。
上為極細末。
每用少許,乾摻患處,吐津,誤咽了,不妨。

方劑組成解釋

乳香性苦,辛,溫。主治活血行氣;通經止痛;消腫生肌。用於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心腹疼痛、風濕痹痛、經閉痛經、腸癰。外用於消腫生肌、瘡潰不斂。

沒藥性苦、平。主治散瘀止痛、外用消腫生肌。用於跌打淤血腫痛、癰疽腫痛、胸腹諸痛、外用治瘡口久不收斂。

麝香性味辛、溫。主治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經閉、癓瘕、難產死胎、心腹暴痛、癰腫瘰癧、咽喉腫痛、跌撲傷痛、痹痛麻木。

硃砂性甘、涼、有毒。主治鎮心安神、清熱解毒、明目。主癲狂、驚悸、心煩、失眠症、眩暈、目昏、腫毒、瘡瘍。

雄黃性辛、苦、溫、有毒。主治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用於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

寒水石性辛鹹,寒。主要功效清熱降火;利竅;消腫。主時行熱病;壯熱煩渴;咽喉腫痛;水腫;尿閉;口舌生瘡;癰疽;丹毒;燙傷

白礬性酸澀、寒、有毒。主治祛痰燥濕、解毒殺蟲、止瀉止血。主中風、癲癇、喉痹、疥癬濕瘡、癰疽腫毒、水火燙傷、口舌生瘡、爛弦風眼、聤耳流膿、鼻中息肉、瘡痔疼痛、崩漏、衄血、損傷出血、久瀉玖痢、帶下陰癢、脫肛、子宮下垂。

性辛苦,涼《唐本草》:"味辛苦,微寒"《海藥本草》:"味苦辛,微溫,無毒"張元素:"熱"《本經逢原》:"辛苦,溫,有毒"。主治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牙齦潰爛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龍石散, 出處:《濟眾新編》卷三。 組成:乳香、沒藥、麝香、朱砂、石雄黃、寒水石、白礬、龍腦各等分。 主治:牙疳。

加味龍石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九九。 組成:寒水石(燒)4兩,朱砂(飛研)2錢,馬牙消(枯)1錢,鉛白霜半錢,硼砂半錢,腦子2錢半或加甘草(末)2錢。 主治:口舌生瘡,時時血出,咽喉腫塞,疼痛妨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諸葛行營散

相似度 87%

紫霞錠子

相似度 77%

八珍錠

相似度 71%

陰陽二血丸

相似度 71%

六合金針散

相似度 71%

朱連散

相似度 71%

神水萬應膏

相似度 70%

聖功丸

相似度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