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口八寶散

收口八寶散

SHOU KOU BA B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理瀹》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6%
心經 23%
肺經 15%
脾經 7%
大腸經 6%
腎經 6%
膽經 3%
膀胱經 3%
胃經 3%
小腸經 2%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膽經
膀胱經
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收口八寶散中包含珍珠,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生肌斂瘡: 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生肌斂瘡的作用。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瘡瘍、潰爛、膿腫等症狀,珍珠可以清熱解毒,促進傷口癒合。

二、鎮痛消腫,止血止癢: 珍珠還具有鎮痛消腫、止血止癢的功效。對於疼痛、腫脹、出血、瘙癢等症狀,珍珠可以緩解不適,促進傷口修復。

因此,收口八寶散中加入珍珠,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生肌斂瘡、鎮痛消腫、止血止癢等作用,對於治療瘡瘍、潰爛等外傷疾病有較好的效果。

收口八寶散中加入牛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牛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能有效控制瘡瘍感染,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化瘀止痛:牛黃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幫助清除傷口周圍的瘀血,減輕疼痛,促進傷口快速修復。

總之,牛黃在收口八寶散中起到清熱解毒、化瘀止痛的作用,有助於快速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收口八寶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傷口感染、發炎、疼痛等症狀有顯著的緩解作用。

2. 促進傷口癒合: 冰片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組織的修復,並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助於防止傷口感染,促進傷口快速癒合。

因此,冰片在「收口八寶散」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收口八寶散為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了象牙等多種成分。根據古籍記載與傳統醫學觀點,象牙在此方中的應用主要基於其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生肌收口之效。在古代醫學實踐中,象牙因稀有而被視為珍貴藥材,常用於治療各種潰瘍、傷口久不愈合等病症。然而,現代保護野生動物意識提升,象牙已被列為禁止交易與使用的物質,因此在當今社會中,已經不再使用真正的象牙作為藥材。對於收口八寶散這一方劑,現代中醫會尋找其他替代品,如人工合成或具相似療效的天然材料來取代,以符合法律規範及生態保育原則。總體而言,雖然古方中的象牙反映了過去對此藥材療效的認知,但在實際應用上,已轉向更為可持續且合法的選擇。

收口八寶散中含有白礬,主要由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收斂生肌: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其性寒能清熱解毒,而酸澀之性則可收斂止血,促進傷口癒合,適用於外傷出血、潰瘍久不癒合等症狀。
  2. 燥濕止癢:白礬亦能燥濕止癢,對於濕疹、皮炎等皮膚病引起的瘙癢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因此,在收口八寶散中加入白礬,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並減輕炎症反應。

收口八寶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銅綠。銅綠在中醫理論中屬於金屬類藥材,主要由銅的氧化物組成。其性微寒,味苦,具備清熱解毒、散腫消腫的功效。使用銅綠的原因主要在於它能夠有效地加強方劑的療效,特別是在治療一些因濕熱阻滯引起的病症時,對於調理體內的火氣及緩解疼痛有著良好的效果。此外,銅綠在中醫中還被認為具有一定的外用功效,可以用於瘡傷、癤瘡等皮膚問題的治療。雖然銅綠在現代醫學中被視為毒性物質,使用需謹慎,但在合適的劑量和搭配下,它能夠為方劑增強針對性的療效,協調其他成分的作用。這也顯示出中醫配方中的複合性和深邃的用藥哲學,是中醫文化的獨特魅力所在。

收口八寶散中加入銀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收斂生肌: 銀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收斂生肌的功效。對於外傷感染、潰瘍糜爛等症,可起到清熱解毒,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2. 促進創面癒合: 銀朱中的汞元素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助於抑制傷口感染,加速創面癒合。同時,銀朱還具有一定的收斂止血功效,能有效控制傷口出血。

「收口八寶散」中包含「輕粉」的原因,主要與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密切相關。輕粉性寒,味苦,入肝、膽經,能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對於因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濕疹、疥癬等症,具有顯著療效。

收口八寶散作為治療皮膚病的常用方劑,主要針對濕熱蘊結、毒熱熾盛所引起的瘡瘍、濕疹、疥癬等症,而輕粉作為其中一味藥材,恰好能清熱解毒,燥濕止癢,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功效,達到收口止癢的目的。

收口八寶散中包含金箔,其主要原因在於古人對金屬的特殊認知:

  1. 金屬性:金箔具備金屬特性,古代醫學認為金屬具有收斂、止血、消炎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外傷出血、潰瘍等。
  2. 貴金屬:金屬中以金最為珍貴,古人相信貴金屬具有辟邪、鎮驚、安神等作用,有助於加快傷口癒合。

因此,金箔在收口八寶散中被視為輔助藥物,其作用並非直接藥效,而是藉由其金屬特性和貴金屬象徵,賦予藥物更強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收口八寶散]主治「心脾熱毒之舌腫」,此症多因心脾積熱上攻於舌,導致舌體腫脹、疼痛,甚或潰爛。古代醫家認為,心開竅於舌,脾脈連舌本,熱毒熾盛時,需清熱解毒、消腫斂瘡。此方外敷設計,直接作用於患處,以清熱涼血、防腐生肌為核心。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清熱解毒

    • 牛黃:苦涼,清心瀉火,解熱毒,為熱毒舌腫要藥。
    • 冰片:辛涼透散,清熱止痛,助牛黃解毒並透達藥力。
    • 銀朱(人工硫化汞)、銅綠:古代用其殺蟲解毒,斂瘡防腐,但性烈需慎用。
  2. 斂瘡生肌

    • 珍珠:甘鹹寒,長於生肌收口,促進潰瘍癒合。
    • 象牙(古用象牙屑):收斂止血,輔助珍珠生肌。
    • 枯礬枯鹽:燥濕解毒,收斂瘡面,減少滲液。
  3. 防腐拔毒

    • 輕粉(氯化亞汞):古用於攻毒殺蟲,但毒性強,現代多避免。
    • 雞金(雞內金):消積化瘀,可能取其收斂瘡口之效。
    • 金箔:鎮心安神,象徵性加強「解毒」之意,然實際作用有限。

整體配伍思路:此方以「清熱解毒」為先,針對心脾熱毒病理;輔以「斂瘡生肌」,促進舌體腫脹消退與潰瘍修復;更佐「防腐燥濕」之品,防感染並控制滲出。然部分藥物(如輕粉、銀朱)具毒性,符合古代「以毒攻毒」思維,現代臨床需謹慎評估替代方案。

外敷機理:透過泔水(米汁)清潔後敷藥,既利用其弱鹼性潔淨瘡面,亦助藥粉黏附。諸藥協同,直接作用于舌部,達到局部清熱、消腫、收口之效。

傳統服藥法


珍珠、牛黃、冰片、象牙、枯礬、銅綠、銀朱、輕粉、枯鹽、雞金、金箔。
泔水洗淨,敷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心脾熱毒所致的舌腫,但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舌炎舌頭痛舌頭腫大

相同名稱方劑


收口八寶散, 出處:《理瀹》。 組成:珍珠、牛黃、冰片、象牙、枯礬、銅綠、銀朱、輕粉、枯鹽、雞金、金箔。 主治:心脾熱毒之舌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