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俱散

SHUANG JU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2.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心經 33%
脾經 33%
肝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雙俱散中加入石菖蒲,主要原因如下:

  1. 開竅醒神: 石菖蒲性辛溫,具有開竅醒神之效,能通利腦竅,改善神志不清、健忘、言語不清等症狀。雙俱散主要用於治療痰濁矇蔽心竅,導致神志不清、言語謇澀、口眼歪斜等症狀,石菖蒲有助於開竅醒神,改善患者的神志狀態。
  2. 化痰止咳: 石菖蒲還有化痰止咳的作用,能祛除痰濁,緩解咳嗽、胸悶等症狀。雙俱散中也常加入其他化痰止咳藥物,石菖蒲的加入可以增強化痰止咳的效果,使治療更為全面。

中藥方劑[雙俱散]的組成中包含[當歸],因為當歸具有活血補血、調經止痛的作用。當歸常用於治療血虛、月經不調和血行不暢等問題。它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液供應,改善由血虛引起的症狀。在[雙俱散]中,當歸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補血效果,對於改善由血虛引起的各種健康問題具有顯著作用。

主治功效


雙俱散之主治功效分析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中記載的雙俱散,其主治明確為「產後腰痛」。此方劑組成簡潔,僅由石菖蒲與當歸兩味藥材構成,卻蘊含著精巧的治療思路。

藥材組成與功效:

  • 石菖蒲: 性溫,味辛、苦。其主要功效在於開竅醒腦、化痰安神。在此方中,石菖蒲的「開竅」功效,並非指單純的開通頭竅,而是藉其辛溫之性,推動氣血運行,疏通經絡,以達到止痛之效。產後腰痛多與氣滯血瘀相關,石菖蒲的疏通作用,可緩解因氣血阻滯而引起的疼痛。

  • 當歸: 性溫,味甘、辛。其主要功效為補血調經、活血止痛。產後氣血虧虛是常見現象,而氣血不足又容易導致瘀血阻滯。當歸具備補血、活血雙重功效,既能補充產後耗損的氣血,又能活血化瘀,改善血行不暢所引起的疼痛。

治療原理分析:

雙俱散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疏通經絡,行氣止痛: 產後腰痛多因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所致。石菖蒲辛溫,能宣通氣機,疏通經絡,解除氣滯所引起的疼痛。
  2. 補血活血,化瘀止痛: 當歸入血分,既能補益產後氣血之虛,又能活血化瘀,改善因血瘀所致的疼痛。
  3. 溫經散寒,祛除寒邪: 產後體虛,易受寒邪侵襲,而導致腰痛。雙俱散中,石菖蒲與當歸皆為溫性藥物,具有溫經散寒之效,可祛除寒邪,緩解因寒邪引起的疼痛。

綜合而言,雙俱散針對產後腰痛,是從疏通氣機、補養氣血、溫經散寒等多方面著手,達到氣血調和,經絡暢通,疼痛自止的目的。此方劑雖簡單,但藥效配合精當,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用法:

古籍記載,將石菖蒲、當歸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熱酒調服,空腹服用。酒能助藥力,可促進藥效發揮。

簡言之: 雙俱散利用石菖蒲疏通氣機,配伍當歸補血活血,溫經散寒,共同作用,使產後腰痛得以緩解。 此方劑體現了中醫在治療產後疾病時,不僅重視補虛,也重視疏通與活血的治療思路。

傳統服藥法


石菖蒲1兩,當歸半兩。
上為末。
每服3錢,空心熱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腰骶痛前列腺炎慢性腎衰竭腎絲球腎炎

相同名稱方劑


雙俱散,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十。 組成:石菖蒲1兩,當歸半兩。 主治:産後腰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