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一物湯

當歸一物湯

DANG GUI YI WU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9.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心經 33%
脾經 33%
肝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當歸一物湯」顧名思義,僅以「當歸」一味藥材組成。其主要原因如下:

  1. 藥性專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血虛、血瘀、經期不調等症狀,單味使用便能發揮顯著療效。
  2. 簡便易行: 使用單味藥材,製備過程簡便,易於患者自行煎服,方便實用。特別適合病情較輕或不便使用複雜方劑的患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當歸一物湯的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見於古代醫籍《證治準繩》,主治「小便血」及「小便澀」。古代醫家認為,小便出血(血淋)多因下焦血分受熱、血不歸經,或氣虛不攝所致;而小便澀滯不暢則常與血瘀、血虛相關。當歸一物湯以單味當歸組方,通過其養血活血之性,達到調和血分、止血通淋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川當歸的核心作用

    • 養血和血: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為血分要藥。其既能補血(當歸身),又能活血(當歸尾),對「血虛夾瘀」或「血不循經」所致的小便出血有雙向調節作用。
    • 化瘀通絡:小便澀痛可能因血瘀阻滯尿道,當歸辛散溫通,可活血化瘀,改善局部氣血壅滯,緩解澀痛。
    • 引血歸經:通過酒煎增強其溫通行散之力,促使離經之血歸於脈道,從而止血。
  2. 酒煎的增效邏輯

    • 以酒(3升)煮藥,取酒性溫通,助當歸活血之效上行下達,尤其針對下焦血分病變。
    • 「空心頓服」使藥力迅速吸收,集中作用於下焦,適合急症出血或澀痛。
  3. 方證對應的機理

    • 血淋(小便血):當歸調血分,使血熱得清、血虛得補、瘀血得化,標本兼顧。
    • 小便澀:活血以通淋,改善尿道氣血瘀阻,類似「通因通用」之法。

推論可能的應用延伸

此方雖僅一味,體現「藥專力宏」之旨。從當歸功效可推測,其或許對:

  • 婦人血虛夾瘀之淋濁(如產後小便不利);
  • 勞損或跌撲後續發的尿道瘀滯;
  • 陰血不足兼見輕度血瘀者的調理,有一定潛在效果。

(注:此分析基於古籍記載與中醫理論推演,不涉及現代臨床應用建議。)

傳統服藥法


川當歸4兩(銼)。
上以酒3升,煮取1升,空心頓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血尿大便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當歸一物湯, 出處:《醫統》卷七十一。 組成:川當歸4兩(銼)。 主治:小便血;亦治小便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