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歸四君子湯

XIONG GUI SI JUN ZI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9.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心經 33%
脾經 33%
肝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芎歸四君子湯是一個常用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氣養血,增強脾胃功能,以改善氣血不足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其中,當歸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當歸是被廣泛應用的中藥材,其主要功能為補血、活血和調經。當歸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當歸酸和多種揮發性油,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液生成,對於改善因氣血雙虧所引起的脾胃虛弱,具有重要意義。

在芎歸四君子湯中,當歸不僅能與其他補氣藥物如人參、白朮等相輔相成,還能調和脾胃,預防因過度補氣而引起的氣滯現象。此外,當歸的活血作用也有助於促進其他藥材的功效,使整個方劑的療效更加均衡和全面。因此,當歸在芎歸四君子湯中的加入,對於整體的治療效果有著重要的增補作用。

主治功效


芎歸四君子湯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分析:

芎歸四君子湯由當歸、白朮、茯苓、人參(或黨參)、熟地黃、川芎組成。其組方之義,可從各藥之功用略窺一二: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於本方中主要發揮補血、活血之效,促進氣血運行。
  • 白朮: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安胎止瀉,本方中健脾益氣為主,以助脾胃運化功能。
  • 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本方中利水滲濕,助白朮健脾,加強脾胃功能。
  • 人參(黨參): 大補元氣,固脫生津,益肺養陰,本方中補氣健脾,以扶正氣,增強整體功能。
  • 熟地黃: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涼血止血,本方中滋陰補血,與當歸相輔相成。
  • 川芎: 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調經止痛,本方中活血行氣,以助氣血運行,並可緩解疼痛。

古文主治解析:

《類證治裁》中兩段古文皆點明芎歸四君子湯之應用:

  1. 「〔食癥〕…脾氣虛,血不行者,芎歸四君子湯。」 此句指出本方適用於食癥,即因脾胃虛弱,運化失常,導致飲食積滯所致之病。其中關鍵為「脾氣虛,血不行」。「脾氣虛」指脾胃功能不足,無法有效運化水穀精微;「血不行」則指氣血運行不暢,滯礙不通。此時,單純消食難以治本,需補氣健脾、活血行氣,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2. 「〔脾虛〕,芎歸四君子湯,芎,歸,加四君子湯。」 此句更直接表明,本方主要用於治療脾虛證。「芎、歸」點明瞭活血行氣、補血的作用;「加四君子湯」則強化了補氣健脾之效。可見,此方不僅針對脾虛,更著重於脾虛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

綜合治療原理:

綜合古文及方藥組成,芎歸四君子湯之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 補益脾氣: 方中人參(黨參)、白朮、茯苓等藥物可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水穀精微得以充分吸收利用,改善脾氣虛弱的狀態。
  • 活血行氣: 當歸與川芎相配伍,具有活血行氣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氣機,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瘀滯。
  • 滋陰補血: 熟地黃與當歸相合,可滋陰補血,濡養臟腑,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相關症狀。
  • 氣血同治: 本方既補氣健脾,又活血行氣,可謂氣血同治,標本兼顧,不僅能解決脾胃虛弱之問題,更能改善氣血運行不暢之狀態。

結論:

芎歸四君子湯適用於脾氣虛弱、氣血運行不暢之證。其治療原理在於補益脾氣、活血行氣、滋陰補血,氣血同治,從根本上改善脾虛及氣血瘀滯之病機,從而達到治療疾病之目的。此方雖名為「四君子湯」加「芎歸」,但其功效已不限於四君子湯之補氣,更兼顧活血之效,故更適合於氣虛兼血滯之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芎歸四君子湯, 出處:《類證治裁》卷八。 組成:四君子湯加川芎、當歸。 主治:食癥,脾氣虛,血不行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