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流浸膏

當歸流浸膏

DANG GUI LIU JI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藥單味制劑操作工藝》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9.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心經 33%
脾經 33%
肝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當歸流浸膏」的組成中包含「當歸」,這是因為當歸是此方劑的核心藥材,其藥性溫和,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

當歸作為方劑的主藥,其藥力貫穿整個方劑,其他藥材則輔助當歸發揮作用,協調藥性,以達到最佳療效。因此,「當歸流浸膏」以當歸為名,也體現了其藥性與功效的核心所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當歸流浸膏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核心功效與主治

此方劑以單味當歸製成,其傳統應用主要針對以下三類病證:

  1. 婦科諸疾(胎前産後)
    當歸自古為「女科聖藥」,主治血虛、血瘀所致之月經不調、產後腹痛、惡露不下等症。其「補血活血」雙向作用,既能養血安胎(配伍得宜時),又可祛瘀生新,符合《本草綱目》「血滯能通,血虛能補」之論。

  2. 外科癰瘍與瘀痛
    當歸「行氣止痛」之效,主要通過活血散瘀實現。《醫學入門》載其「排膿止痛」,適用於癰疽瘡瘍初起氣滯血瘀階段,或潰後久不收口屬氣血不足者。

  3. 血虛腸燥便秘
    當歸質潤,歸大腸經,能「滑腸潤燥」,尤宜年老體弱、產後血虛所致之便秘。此效源自其養血潤腸之功,與《景岳全書》「當歸味甘而潤,能滑腸」記載相符。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探討

單方設計之思維

此方捨去複方配伍,純取當歸之力,反映其「一藥多效」特性:

  • 補血與活血並行:當歸含揮發油(如藁本內酯)與水溶性成分(如阿魏酸),前者行氣活血,後者補血調經,共奏「動靜結合」之效,既免純補而滯,亦防過行傷正。
  • 潤燥機理:當歸多糖具保水作用,能改善腸道津虧,符合「津血同源」理論——血足則津充,腸得濡潤而便通。

劑型工藝考量

  • 醇滲漉法:以70%醇提取,兼溶脂溶性與水溶性活性成分,確保揮發油(止痛)與酚酸類(補血)同步釋出。
  • 分步收集初漉液:保留易揮發成分,避免久煎失效,契合古法「輕取氣味俱薄者」之思維。
  • 濃縮稀釋平衡:控制每毫升含300毫克提取物,既濃縮藥效,又透過靜置沉澱雜質,體現「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傳統製藥智慧。

治療原理映射

  1. 婦科應用:現代研究顯示,當歸調節子宮平滑肌收縮,阿魏酸抑制血小板聚集,佐證其「活血不耗血」的傳統認知。
  2. 止痛機轉:藁本內酯具鎮靜、抗炎作用,可解釋對瘀痛與瘡瘍腫痛的緩解效果。
  3. 通便基礎:當歸多糖增加腸道黏液分泌,與「潤燥」功效直接對應。

總結

此方以當歸獨撐全方,透過劑型精製突顯其多靶點作用,傳統功效與現代藥理高度吻合,體現「簡而專效」的用藥思路。

傳統服藥法


當歸100克。
補血活血,行氣止痛,滑腸潤燥。
上為粗末,按滲漉法,用70%醇濕潤4小時,再以70%醇浸漬48小時後,以每分鐘35毫升/50公斤之速度滲漉,收集初濾液850毫升,另器保存,繼續滲漉使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收集漉液,用60℃以下之溫蒸發至軟膏狀,加入初漉濾液850毫升混合,用70%醇稀釋,使每毫升含總提取物300毫克時,靜置2~3天後,取上層清液過濾即得。
每次口服2-8毫升,日服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當歸流浸膏, 出處:《中藥單味制劑操作工藝》。 組成:當歸100g。 主治:補血活血,行氣止痛,滑腸潤燥。主治:婦女胎前産後諸病;癰疽瘡瘍;瘀血作痛;血虛腸燥的便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