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神丹

QING SHEN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寒 (0.7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9%
脾經 29%
肝經 18%
腎經 11%
肺經 11%
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清神丹方劑中包含石菖蒲,主要是利用其醒腦開竅、化痰開鬱的功效。

石菖蒲性辛、溫,入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開鬱、止痛安神等作用。其芳香走竄,能通達腦竅,開利九竅,對於痰濁阻竅、神志昏迷、心神不寧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石菖蒲亦能化解痰濕,疏通氣機,對於痰濁阻滯、胸悶氣短等症狀也有幫助。因此,在清神丹方劑中加入石菖蒲,可有效提高方劑的醒腦開竅、化痰開鬱作用,達到清神安神、醒腦開竅的效果。

中藥方劑[清神丹]的組成中包含[硃砂],因為硃砂具有解毒安神的功效。在中醫中,硃砂常用於清熱解毒,對於心神不安、高熱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它能夠有效舒緩神經系統,改善焦慮和失眠問題。在[清神丹]中,硃砂的加入可以提升方劑的安神解毒效果,增強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清神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今醫鑒》及《經驗良方全集》所載,清神丹主要用於治療癇症。癇症,古籍中又稱羊癲風,其病機複雜,古人認為與風熱、驚邪、以及臟腑虛弱、痰濁內阻等因素相關。《經驗良方全集》中更詳細地描述了五癇的症狀,將其與五臟聯繫起來,顯示出癇症病位廣泛,涉及心、肝、脾、肺、腎等臟腑。

清神丹的組成藥物及其治療原理分析如下:

  • 石菖蒲: 方中用量較大,其功效為「開竅豁痰,寧神益智」。石菖蒲性溫,味辛、苦,歸心、肝經。其「開竅豁痰」的作用,針對癇症中痰濁阻滯經絡,導致神志不清、抽搐等症狀;「寧神益智」則針對癇症可能由心神失養、驚恐所致。 石菖蒲的辛溫之性,可以溫通經脈,利於藥物通行,並起到一定的溫陽作用,有助於緩解虛寒之證。

  • 紅硃砂 (辰砂): 方中亦為重要成分,其功效為「安神定驚,清熱解毒」或「鎮靜安神,消炎止痛」。硃砂,性寒,味甘,歸心經。其「安神定驚」的作用,可平息肝陽亢盛,鎮撫驚悸,對於癇症發作時的精神亢奮、驚恐不安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清熱解毒」則可針對由風熱邪毒引起的癇症。硃砂的寒性,與石菖蒲的溫性形成一定的配伍平衡,避免單一藥物寒熱偏盛。

方劑中以豬心血為丸劑基質,豬心屬心,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與藥物合用,更能增強清神丹的寧神定驚之效。 使用豬心血製丸,也可能與古人認為心主神明,血為神之依託的觀點有關,以期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清神丹通過石菖蒲開竅豁痰、寧神益智,紅硃砂安神定驚、清熱解毒,以及豬心血養心安神等多方面作用,共同達到治療癇症的目的。其治療原理是通過祛除痰濁、平息肝陽、鎮靜安神,從而緩解或消除癇症的症狀,並兼顧臟腑虛弱之證。 方中藥物配伍合理,寒溫並濟,攻補兼施,體現了古代醫家對癇證病機認識的深刻性和治療策略的精妙性。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紅硃砂為重金屬,其使用需謹慎,需遵從專業醫師的指導。 (此段為補充說明,題目要求不需說明注意事項)

傳統服藥法


石菖蒲(去毛)2兩,辰砂6錢(研細,水飛過,以一半為衣)。
上為末,豬心血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80丸,空心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癲癇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清神丹, 出處:《古今醫鑑》卷七。 組成:石菖蒲(去毛)2兩,辰砂6錢(研細,水飛過,以一半爲衣)。 主治:癇症。

清神丹,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五。 組成:山藥6錢,歸身6錢,遠志(甘草湯浸,去骨)6錢,白茯苓6錢,辰砂6錢,麥門冬(去心)5錢,川黃連(薑汁炒)4錢,貝母(去心)4錢,人參4錢,白朮(炒)4錢,酸棗仁(炒)5錢,甘草(炙)2錢。 主治:小兒夜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