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耳聰丸
GU BEN ER C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瑪氏錦囊·雜症》卷六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3.25)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固本耳聰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填精,改善耳鳴聽力: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耳與腎臟關係密切,腎精虧虛可導致耳鳴、聽力下降等問題。熟地黃能補益腎精,改善聽力,緩解耳鳴。
- 滋養肝血,促進氣血運行:熟地黃也能滋養肝血,肝血充盈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耳部血液循環。耳部供血不足也會導致聽力下降,熟地黃能改善血液循環,從而改善聽力。
「固本耳聰丸」中使用柏子仁,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滋養腎精,改善耳鳴耳聾: 柏子仁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滋陰補腎、養血安神之效。耳竅與腎經密切相關,腎精虧虛,則易導致耳鳴耳聾。柏子仁能滋養腎精,改善腎氣不足,從根本上緩解耳鳴耳聾症狀。
- 寧心安神,助眠改善聽力: 柏子仁能安神定志,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問題。心神安定,則能改善聽力,減少雜音幹擾,提高聽覺敏感度。
總而言之,柏子仁在「固本耳聰丸」中扮演滋養腎精、寧心安神的角色,有助於改善耳鳴耳聾和睡眠品質,從而達到改善聽力的目的。
固本耳聰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益腎: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耳竅與腎氣密切相關,而腎精不足則易導致耳鳴、耳聾等症狀。人參補腎氣,可改善耳竅功能,緩解耳鳴、耳聾等病症。
- 扶正固本:固本耳聰丸主要用於治療耳鳴、耳聾等症狀,人參作為補氣之要藥,可扶正固本,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治療耳鳴、耳聾等病症。同時,人參還有益氣養血、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也能間接促進耳部血液供應,改善聽力。
固本耳聰丸中加入石菖蒲,乃因其藥性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 開竅醒腦: 石菖蒲味辛、性溫,入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開痰之效。耳竅與腦神經相通,石菖蒲能通利耳竅,改善聽力,並有助於腦部功能的提升,從而達到固本耳聰之效。
- 祛風化濕: 石菖蒲亦具祛風化濕之功,可治療耳鳴、耳聾等因風濕侵襲所致的耳部疾病,進而達到固本耳聰的效果。
固本耳聰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補脾益氣的作用。許多中藥方劑中加入甘草,正是利用其調和各藥材的寒熱偏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利用。
- 增強療效:甘草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與黃芪配伍,能補氣益中,固本培元,提升藥效;與麥冬配伍,能滋陰潤肺,養心安神,有助於改善耳鳴、耳聾等症狀。
固本耳聰丸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 補腎固精,改善聽力: 五味子性酸甘溫,入肺、腎經,具有補腎益精、生津止渴的功效。腎氣足則耳聰,五味子可補益腎氣,從而改善聽力下降,耳鳴等症狀。
- 益氣養陰,固本培元: 五味子還能益氣養陰,增強機體抵抗力,對於因氣虛血虧、腎氣不足導致的耳聾耳鳴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五味子在固本耳聰丸中起到補腎益精、益氣養陰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聽力問題,並增強機體抵抗力,達到固本培元的效果。
「固本耳聰丸」方劑中加入茯神,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寧心安神,補益心脾:茯神性味甘平,入心、脾經,具安神定志之效,可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健忘等症狀。耳與心經相通,心氣充盈則耳聰目明,因此茯神可改善耳鳴、耳聾等因心脾不足、心神不寧所致的耳疾。
2. 補益腎氣,健脾益氣:茯神亦有補益腎氣、健脾益氣之效,有助於改善因腎氣虛弱、脾氣不足導致的耳鳴、耳聾等症狀。
固本耳聰丸方劑中包含山藥,主要原因如下:
- 補腎益氣: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養胃、滋腎固精、益氣生津之效。耳竅與腎氣密切相關,腎氣不足則耳失所養,容易出現耳鳴、耳聾等症狀。山藥補腎益氣,可改善腎氣不足,從根本上調理耳疾。
- 健脾益胃: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則氣血不足,也會影響耳竅的營養供應。山藥健脾益胃,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為耳竅提供充足的營養,有助於改善耳鳴、耳聾等症狀。
主治功效
固本耳聰丸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古籍記載與主治
根據《馮氏錦囊秘錄》記載,固本耳聰丸主治:「心腎不足,諸虛耳聾。」
成分與功效
固本耳聰丸由以下中藥組成:
- 熟地黃(四兩): 滋陰補腎,養血填精,為君藥。
- 柏子仁(去油): 養心安神,潤腸通便,此處取其安神之效,為臣藥。
- 人參(一兩): 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加強補益之效,為臣藥。
- 石菖蒲(五錢): 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理氣活血,散風去濕,對應耳聾之症,為佐藥。
- 遠志肉(甘草炙,一兩): 安神益智,祛痰開竅,消癰散結,與石菖蒲相配加強開竅之功,為佐藥。
- 五味子(七錢): 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加強補益與收斂,為佐藥。
- 白茯神(人乳拌炒,一兩): 寧心安神,利水滲濕,此處取其寧心安神之效,為佐藥。
- 山藥(二兩): 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增強補益脾腎,為佐藥。
治療原理分析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耳的聽覺功能與腎的精氣盛衰密切相關。腎精充足,則聽覺靈敏;腎精虧虛,則聽力下降,甚至出現耳鳴、耳聾等症狀。此外,「心主神明」,心氣不足亦可影響耳竅功能。
固本耳聰丸的組方以補益心腎為主要治療原則。方中熟地黃大補腎陰,填精益髓,為君藥;人參大補元氣,與熟地黃相配,氣血雙補,共奏補益心腎之功;山藥、柏子仁、白茯神健脾益氣,養心安神,增強補益之力;五味子酸澀收斂,防止耗散過度,有助於精氣的固藏;石菖蒲、遠志肉芳香開竅,通利耳竅,使補而不滯。諸藥合用,共奏滋陰補腎、益氣養心、開竅聰耳之功。
方中以熟地、人參、山藥等補益藥為,再以石菖蒲、遠志等開竅藥,標本兼顧。使腎精得補,心氣得充,耳竅通利,從而達到治療心腎不足、諸虛耳聾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熟地4兩(焙),柏子仁(焙,去油)、人參1兩(焙),石菖蒲5錢(蜜酒拌,焙),遠志肉1兩(甘草制,焙),五味子7錢,白茯神1兩(人乳拌,炒),山藥2兩(炒黃)。
上為末,蜜為丸。
每服3錢,早晚食前、食遠白湯送下。
方中柏子仁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固本耳聰丸, 出處:《瑪氏錦囊·雜症》卷六。 組成:熟地4兩(焙),柏子仁(焙,去油),人參1兩(焙),石菖蒲5錢(蜜酒拌,焙),遠志肉1兩(甘草制,焙),五味子7錢,白茯神1兩(人乳拌,炒),山藥2兩(炒黃)。 主治:心腎不足,諸虛耳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