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仁

柏子仁

BAI ZI REN

  • 英文名稱: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 Semen Biotae Orientalis Arborvitae Seed, Biota Seed, Platycladus
  • 別名:側柏子,柏子,柏仁,柏實
  • 藥品來源:柏科植物側柏的乾燥成熟種仁。秋、冬二季採收成熟種子,曬乾,除去種皮,收集種仁。
  • 道地藥材:河北, 甘肅, 陝西, 雲南, 山東, 河南, 湖北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柏子仁的傳統功效


1. 安神

柏子仁,作為一味常用的安神中藥,其功效在歷代醫家論述中頗有見解。

《藥品化義》認為柏子仁「香氣透心,體潤滋血」,能養心血、滋腎陰,更能緩肝,可謂涵蓋心、腎、肝三臟。其「濁中清品」的定位,說明其能清心火、滋陰液,有效改善心神虛怯、驚悸怔仲等症狀。 文中也指出柏子仁性平力緩,使用時宜多用。

《本草備要》則強調柏子仁潤而不燥,能舒脾,與多數燥性補脾藥不同,是脾虛兼見乾燥者理想的輔助藥物。

然而,《本經逢原》對柏子仁的性味持有不同看法,認為其「性卻燥」,並指出久服可能導致大便燥結。 此觀點與其他典籍對柏子仁潤澤之性的描述有所出入,提醒我們需根據體質和病症靈活運用。

《本草正》則更謹慎地指出,雖然柏子仁滋陰養血,但若要根本性地培補身體,則非其所長。

《本草綱目》則給予柏子仁較高的評價,稱其「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補,辛而能潤」,其清香之氣能透心腎,益脾胃,是滋養之劑的理想選擇。

綜合以上各家論述,柏子仁的安神功效主要來自其滋養心、腎、肝陰血的作用,能緩解因陰虛血少導致的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但其性味作用的闡述存在一定差異,臨牀應用需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謹慎判斷。

2. 滋陰

柏子仁,其滋陰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但其作用機理及適用範圍則存在不同觀點。

《藥品化義》認為柏子仁「香氣透心,體潤滋血」,可養心血、滋腎陰,並能緩肝。它將柏子仁歸類於「濁中清品」,用於治療心神虛怯、腎陰虧損等症,說明其滋陰作用涉及心腎兩臟。書中也提到柏子仁氣味濃烈,歸腎,可與熟地等藥同用,滋補腎陰。

《本草備要》則從另一角度闡述柏子仁的滋陰作用,指出其「潤藥而香能舒脾」,可彌補其他補脾藥燥的不足,間接地起到平衡陰陽、滋養身體的作用。

然而,《本經逢原》對柏子仁的性質提出不同看法,認為其「質雖潤而性卻燥」,長期服用可能導致大便燥結,並否定其滋陰養血的功效。 這與其他醫籍的觀點形成鮮明對比。

《本草正》也持謹慎態度,雖然承認柏子仁「滋陰養血之佳劑」,但認為其並非培補根本的「清品」。

《本草綱目》則給予柏子仁較高的評價,認為其「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補,辛而能潤」,能透心腎、益脾胃,是滋養之劑的上品藥。

綜上所述,古籍對柏子仁的滋陰功效評價不一,部分醫籍強調其滋養心腎陰液的作用,部分則指出其性燥易致便祕,需謹慎使用。 其滋陰作用機理及臨牀應用,仍需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綜合考慮。

3. 補氣

柏子仁,其補益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中關於其「補氣」作用,雖非其主要功效,但從不同角度亦可窺見一二。

《藥品化義》指出柏子仁「香氣透心,體潤滋血」,並認為其能養心血、滋腎燥,甚至能「緩肝,補肝膽之不足」。心、肝、腎三臟功能正常,則氣血運行順暢,這間接體現了柏子仁對於整體氣機的調和作用,從而達到一種「補氣」的功效。 其「濁中清品」的定位,也暗示了它能清理濁氣,使氣機通暢,這也是一種補益方式。

《本草備要》更直接地指出柏子仁「潤藥而香能舒脾」。脾胃為後天之本,脾主運化,運化功能良好,則氣血生化有源,所以舒脾即能間接起到補氣的作用。 與燥性補脾藥相比,柏子仁的潤性避免了燥性傷陰,使補益更為平和持久。

然而,《本經逢原》則持不同觀點,認為柏子仁性燥,久服易致大便燥結,並否定其益血之功。此處的「燥」與其他典籍的描述有所出入,可能與用量、體質等因素有關。

《本草正》認為柏子仁雖滋陰養血,但「培補根本,乃非清品之所長」,這也暗示其補氣作用不如其他專門補氣藥物顯著。

《本草綱目》則將其定位為「上品藥」,認為其「益脾胃」,脾胃健運,自然能更好地吸收營養,有助於氣血生化。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對柏子仁補氣功效的描述並非一致,但多數認為其能通過滋陰養血、舒肝健脾等作用,間接達到調理氣機、促進氣血生化的目的,而非直接、強烈的補氣效果。其作用更偏向於整體的平衡和調和,使氣血運行更為順暢。

4. 固表止汗

柏子仁,其「固表止汗」功效並非其主要作用,但在某些情況下卻能發揮輔助效果。從古代醫籍來看,其固表止汗機制並非直接作用於表,而是通過滋養陰液來間接達到。

《藥品化義》指出柏子仁「滋腎燥之力」,其「陰虛盜汗」的症狀,正與表虛自汗有所區別。此處的盜汗,源於腎陰虧損,而非表氣不足。柏子仁滋養腎陰,從根本上解決陰虛導致的汗出不止。這說明柏子仁固表止汗,並非直接收斂肌表,而是通過補益陰液,從而使體內陰陽平衡,減少汗液的過度分泌。

《本草備要》提到柏子仁「潤藥而香能舒脾」,這與其固表止汗關係不大,但一個健康的脾胃,能更好的吸收營養,為全身提供能量,間接地增強機體抵抗力,也可視作一種輔助固表的作用。

然而,《本經逢原》則提出不同看法,認為柏子仁「性燥」,長期服用可能導致大便燥結。這與其他幾部醫籍對其性味平和的描述有所出入。這也提醒我們,柏子仁雖然有滋陰潤燥的作用,但其「燥性」仍需注意,並非所有汗證都適用。 《本草正》也指出其滋陰養血效果雖佳,但培補根本之效不如其他藥物。

總體而言,柏子仁的「固表止汗」功效並非其主要功能,而是透過滋陰潤燥、補益腎陰等作用,間接地改善陰虛導致的盜汗等症狀。其作用機制與一般固表藥物不同,需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謹慎使用。

5. 止血

柏子仁,其止血功效並非其主要作用,古代醫籍中較少直接提及其止血之效。然而,透過分析古籍記載,我們可以從其滋養臟腑、潤澤血脈的功效間接推導其可能具有的止血作用。

《藥品化義》記載柏子仁「體潤滋血」,並指出其與其他藥材合用能養心血、滋腎陰。心血充足,腎陰充盈,則血脈通暢,自然能減少出血的可能性。 《本草綱目》更讚譽柏子仁為「上品藥」,能「益脾胃」,脾胃健運,則氣血生化有源,也能間接促進止血。

然而,需注意的是,《本經逢原》提到柏子仁「性卻燥」,久服可能導致大便燥結。燥則易出血,因此,柏子仁的止血作用並非單純依靠其燥性,而是更傾向於通過滋養臟腑、潤澤血脈,從根本上改善體質,減少出血傾向。 《本草正》則指出柏子仁雖能滋陰養血,但並非培補根本之首選,這也暗示其止血作用並非其主要且最有效的功效。

綜上所述,柏子仁的止血功效並非其主要功能,而是其滋養臟腑、潤澤血脈的功效所帶來的間接作用。其作用機制並非直接止血,而是通過改善整體體質,從根本上減少出血的風險。 需強調的是,古籍記載多側重其滋陰補腎、養心安神等功效,並未將止血列為其主要療效。 因此,單獨使用柏子仁治療出血症狀,效果可能有限,需結合其他具有明顯止血功效的中藥材共同使用。

柏子仁的古代典籍


柏子仁的現代功效


1. 潤腸通便

柏子仁具有通便功效,因其含有的脂肪油能刺激腸壁蠕動,促進腸道蠕動,增加腸道內的水分,使大便軟化,以達到通便效果。

柏子仁還具有潤燥滑腸的作用,可減少便祕。古文曾記載老人虛祕可用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製成的丸劑治療,腸風下血可用柏子仁、艾葉煎湯治療。

2. 抗發炎

柏子仁含多酚類化合物、類黃酮、萜類化合物等,俱抗炎作用,可抑制發炎反應,減輕發炎所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柏子仁常用於治療風濕病、關節炎、皮膚炎、肝炎等疾病。

3. 降血糖

柏子仁中含有能促進胰島素分泌與提高組織對葡萄糖的敏感性的成分,故可降低血糖。

此外,柏子仁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減緩胰島素抵抗及分泌減少所引起的氧化損傷,進一步降低血糖。

4. 改善睡眠

柏子仁性味甘平,入心、肝、腎三經,具有養心安神,益氣補腎之功。古籍《本草綱目》中記載:「柏子仁,補腎,益精,潤腸,明目。」《神農本草經》中也說:「柏子仁,.....益氣,令人肥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柏子仁含有揮發油、生物鹼、樹脂、脂肪油等多種成分,其中揮發油具有鎮靜、安神、助眠的作用。

5. 抗氧化

柏子仁富含植物酚類、維生素C等抗氧化物質,能捕捉、中和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此外,柏子仁還能增強免疫功能,提高細胞抵抗力,達到抗氧化效果。應用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炎、腎病等疾病治療並延緩衰老、增強抵抗力。

柏子仁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 內服:煎湯,10-15g;便溏者制霜用;或入丸、散。
  •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柏子仁的炮製


  • 柏子仁:揀淨雜質,除去殘留的外殼和種皮。
  • 柏子霜:取揀淨的柏子仁,碾碎,用吸油紙包裹,加熱微炕,壓榨去油,研細。
  • 《雷公炮炙論》:凡使柏子仁,先以酒浸一宿,至明漉出,曬乾,卻用黃精自然汁於日中煎,手不住攪,若天久陰,即於檔中著水,用瓶器盛柏子仁,著火緩緩煮成煎為度。每煎三兩柏子仁,用酒五兩,浸乾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中藥柏子仁注意事項重點

  1. 便溏及痰多者忌服:柏子仁性質滑利,便溏、痰多者服用會加重症狀。
  2. 牡蠣、桂、瓜子為使:惡菊花、羊蹄、諸石及面:柏子仁與牡蠣、桂、瓜子相配伍可增強其功效;而與菊花、羊蹄、石類、麵粉等相剋,不宜同服。
  3. 腸滑作瀉者勿服,膈間多痰者勿服,陽道數舉、腎家有熱、暑濕作瀉,法鹹忌之:柏子仁性滑油潤,腸胃虛滑、痰多者不宜服用;陽道數舉、腎熱、暑濕瀉痢者也忌用,因鹹味會加重其症狀。
  4. 痰多,肺氣上浮,大便滑洩,胃虛欲吐,四者禁用:痰多、肺氣上浮、大便滑洩、胃虛欲吐者不宜服用柏子仁。
  5. 孕婦、哺乳期婦女、嬰幼兒和小兒慎用:柏子仁對孕婦、哺乳期婦女、嬰幼兒和小兒的身體可能會造成影響,應謹慎使用。
  6. 腹瀉、脾胃虛弱、腸道濕熱者忌用:柏子仁有通便作用,腹瀉、脾胃虛弱、腸道濕熱者服用後可能會加重病情。
  7. 高血壓患者應慎用:柏子仁具有降血壓作用,高血壓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柏子仁相關的方劑


柏子仁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大便秘結妄想狀態睡眠障礙大腸激擾綜合症夜間盜汗咳嗽心悸疥癬遺精失眠損傷風濕病低血糖糖尿皮膚炎虛弱疼痛糖尿病

柏子仁含有的化學成分


柏木醇(Cedrol), 谷甾醇(Sitosterol), 紅松內酯(Pinusolide), 脂肪油(Fatty oil), 揮發油(Volatile oil), 皁苷(Saponi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