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絕湯

XU JU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七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4.6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6%
脾經 19%
心經 17%
肺經 17%
肝經 11%
胃經 9%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1

方劑組成解釋

續絕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基於其補氣固本的功效。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能補氣益血,健脾益肺,安神益智。

續絕湯通常用於治療氣虛血虧導致的各種疾病,例如久病體虛、勞損傷血、產後虛弱、心悸氣短等。人參的補氣作用,能增強患者的體質,提高抵抗力,促進機體恢復。此外,人參還能改善氣血循環,有助於傷口癒合,因此也可用於治療外傷出血。

續絕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 熟地黃性溫,味甘,入肝腎經,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之效。續絕湯多用於治療腎虛精虧、腰膝酸軟、陽痿遺精等症,熟地黃可補益腎精,固本培元,改善腎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2. 活血化瘀: 熟地黃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有助於修復受損組織,促進傷口癒合。續絕湯中常加入其他活血化瘀藥物,與熟地黃相互配合,可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續絕湯是一個在中醫中常用的方劑,其主要功用為滋補肝腎,強化筋骨,對於治療腰膝痠痛、筋骨虛損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在此方中,山茱萸作為重要的組成藥材,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

首先,山茱萸富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有機酸和氨基酸,能夠有效增強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是腎臟和肝臟的保護藥物。其次,其味甘酸、性溫,進入肝腎經絡,有助於滋養肝腎,對於虛損引起的腰膝痠痛有顯著的療效。此外,山茱萸對於促進精血的生成,改善人體的儲能與耐力,也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因此,在續絕湯中添加山茱萸,不僅能加強方劑整體的療效,還能針對患者的具體狀況,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特別是對於年長者或體虛者而言,其效果更是不容忽視。

續絕湯是一個在中醫臨牀上常用的方劑,其主要功效在於補益脾腎、活血止痛,尤其適用於因外傷或氣血虧損所引起的疼痛及功能障礙。在其組成中,山藥的加入具有重要的作用。山藥是一種富含澱粉、蛋白質以及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滋補藥材,具有健脾益胃、滋陰潤肺的功效。

山藥能夠增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從而提高身體對營養的利用,這對於恢復因傷病而虧損的氣血至關重要。此外,山藥所含的黏液質成分還能幫助潤養腸道,促進腸胃功能,對於中醫理論中“脾為後天之本”的觀點有很好的實踐意義。因此,山藥在續絕湯中的使用,既能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亦有助於患者的康復,讓其在治療中獲得全方位的滋補效果。

續絕湯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是芡實。芡實的主要功效在於補益脾胃、強化腎功能,並具有收澀止瀉的作用。在續絕湯的配方中,芡實的加入能夠有效增強方劑的補益作用,特別是對於脾腎虛弱所引起的症狀。芡實不僅能夠促進消化吸收,還能改善體內水分代謝,對於那些存在水腫和虛弱體質的人羣特別有益。此外,芡實的平和特性使其適合長期使用,降低了其他強效藥材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因此,在續絕湯中加入芡實,可以說是針對患者整體健康狀況的考量,旨在透過平衡的方式達到療效,促進身體的自然恢復。這樣的組合不僅能夠對應到醫學理論,還能展現中醫藥治療中調和陰陽、強身健體的核心理念。

續絕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續絕湯中多為辛熱之品,容易燥烈傷陰。甘草性甘平,入脾胃經,能緩和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烈,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傷,使藥物更平和有效。
  2. 補氣益脾: 續絕湯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患者常有氣血虧虛、脾胃虛弱等症狀。甘草具有補脾益氣之效,能增強患者的體質,促進傷口的癒合,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續絕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攝精氣: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補益精氣之功效。續絕湯用於治療腎虛精虧所致的遺精、滑精、陽痿等症,五味子可固攝腎精,防止精氣外泄,改善遺精、滑精等症狀。
  2. 滋養心脾:五味子亦能滋養心脾,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續絕湯治療的病症,往往伴隨著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五味子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緩解這些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續絕湯」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 人參(五錢)
  • 熟地黃(一兩)
  • 山茱萸(一兩)
  • 山藥(一兩)
  • 芡實(一兩)
  • 甘草(一錢)
  • 北五味(二錢)

古籍出處: 《辨證錄》| 陳士鐸

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內容,續絕湯主要用於治療因腎虛濕熱導致的痢疾,症狀為下痢純血,色如陳腐屋漏之狀,不能收閉,面色反覺紅潤,唇似朱塗。古文作者陳士鐸認為此方為「救陰之奇方,提氣之聖藥」。

治療原理分析:

古文指出,患者因「貪酒好飲,久經歲月,濕熱所積」而患病。長期飲酒導致濕熱之邪內積,首先傷及腎臟。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與水液代謝密切相關。當腎氣虛弱,無法抵禦濕熱之邪時,濕熱會轉移至脾臟。脾主運化,負責水穀精微的吸收和水濕的運化。脾受濕熱困擾,運化失常,則水濕內停,與濕熱相合,下注大腸,導致痢疾。因此,古文認為「雖其積在脾,病實在腎」。

續絕湯的藥物組成正是針對這一病機而設:

  1. 補腎固本: 熟地黃、山茱萸滋補腎陰,固精止瀉;山藥、芡實健脾益腎,收斂固澀。這四味藥合用,旨在補益腎氣,恢復腎臟的封藏功能,從而控制水濕下注。
  2. 益氣升提: 人參大補元氣,與熟地、山茱萸等補益藥同用,可以增強補益之力,並能升提中氣,改善氣虛下陷的症狀。
  3. 調和諸藥,兼顧脾胃: 甘草調和諸藥,並能補脾益氣;五味子斂肺止瀉,兼顧肺氣。二者既能增強全方的補益作用,又能減輕補益藥的滋膩之性,防止壅滯脾胃。

綜上所述,續絕湯以補腎為主,兼顧脾胃,通過補益腎氣、升提中氣、收斂固澀等作用,達到治療因腎虛濕熱所致痢疾的目的。

總結:

續絕湯是一個補益力較強的方劑,主要針對腎虛濕熱導致的痢疾。其藥物組成體現了「補腎為主,兼顧脾胃」的治療原則,通過補益腎氣、升提中氣、收斂固澀等作用,達到止瀉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當歸2兩,大黃5錢,生地黃1兩,白芍藥1兩,敗龜版1兩(醋炙,為末),牡丹皮3錢,續斷2錢,牛膝3錢,梔仁2錢,紅花2錢,乳香2錢,沒藥2錢,羊躑躅1錢(即黃杜鵑花)。
大劑水煎服,外須摸骨輳定,用杉木板將繩緊綁,勿使偏斜歪曲,又加布扎住,無使動搖,然後可以服藥,內外合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固脫、止血止痢的功效,但陰虛火旺、大便溏薄者慎用。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續絕湯, 出處:《辨證錄》卷七。 組成:人參5錢,熟地1兩,山茱萸1兩,山藥1兩,芡實1兩,甘草1錢,北五味2錢。 主治:救陰提氣。主治:痢疾。下痢純血,色如陳腐屋漏之狀,不能收閉,面色反覺紅潤,唇似朱塗。

續絕湯, 出處:《醫林纂要》卷十。 組成:當歸2兩,大黃5錢,生地黃1兩,白芍藥1兩,敗龜版1兩(醋炙,爲末),牡丹皮3錢,續斷2錢,牛膝3錢,梔仁2錢,紅花2錢,乳香2錢,沒藥2錢,羊踯躅1錢(即黃杜鵑花)。 主治:跌折骨斷及骨椎不合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