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清宮湯

加減清宮湯

JIA JIAN QING G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鎬京直指》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0.2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9%
胃經 16%
肺經 14%
腎經 13%
肝經 8%
大腸經 7%
小腸經 6%
脾經 5%
心包經 3%
膽經 3%
膀胱經 2%
心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脾經
心包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清宮湯」方劑中包含「犀角」乃因其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於古代醫學中被視為治療熱毒血瘀、昏迷不醒、熱病發狂、以及外傷出血等症的珍貴藥材。

犀角味苦性寒,入心、肝經,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並具鎮驚開竅之效。古代醫家認為其能清熱解毒,並能有效治療熱邪入血、神志不清之症,故常被用於治療熱病發狂、昏迷不醒等危重病症。

加減清宮湯中加入連翹,主要考量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連翹味苦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清宮湯旨在治療熱毒壅盛、血瘀經閉等症,而連翹可清熱解毒,消散熱毒壅盛之邪,同時亦可化瘀散結,促進血流通暢,改善經閉之症。此外,連翹還可輔助其他藥材,提升療效,使清宮湯更能有效治療相關病症。

加減清宮湯中加入石菖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開竅醒神: 石菖蒲性溫,味辛,歸心、脾、腎經,具通竅開鬱之效。清宮湯主要針對婦科疾病,而女性容易出現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神經衰弱、精神不振等症狀。石菖蒲能通利血脈,改善腦部供血,達到醒神開竅,緩解精神症狀的作用。
  2. 化濕除痰: 石菖蒲還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對於痰濕凝聚,導致頭昏腦脹、胸悶氣短等症狀也有改善效果。清宮湯中加入石菖蒲,可有效去除痰濕,促進氣血運行,達到調理身體的作用。

加減清宮湯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玄參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清宮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蘊結,導致的各種婦科疾病,而玄參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熱毒,緩解炎症反應。
  2. 滋陰潤燥:玄參還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以緩解因熱毒耗傷陰液導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清宮湯多用於治療熱性疾病,而玄參的滋陰潤燥功效可以補充陰液,平衡陰陽,使治療更加全面。

加減清宮湯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之效。清宮湯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炎症,金銀花可有效清除病竈中的熱毒,緩解炎症反應。
  2. 抗菌消炎: 金銀花含有多種抗菌成分,對多種細菌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抑制炎症發展,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因感染引起的婦科炎症,金銀花有助於消炎止痛,改善患者症狀。

加減清宮湯中加入淡竹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淡竹葉性寒,味甘淡,入心、胃經,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之效。清宮湯旨在清熱解毒,瀉火通便,淡竹葉的加入有助於加強清熱利濕作用,促進體內濕熱排出。
  2. 利尿消腫:淡竹葉兼具利尿作用,可促進體內多餘水分排出,減輕水腫現象。清宮湯治療的病症常伴有水腫,淡竹葉的加入有助於消腫止痛,緩解患者的不適。

加減清宮湯中加入蓮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蓮子性平味甘,入心、脾經,具有清熱生津、利濕止瀉之效。清宮湯本為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方,加入蓮子可增強其清熱利濕之功,有助於清除體內濕熱之邪,改善症狀。
  2. 健脾益腎:蓮子亦有健脾益腎之效,可補脾胃之虛,固腎氣之不足。清宮湯多用於婦科疾患,加入蓮子可緩解因病導致的脾腎虧虛,起到調和脾腎、固本培元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減清宮湯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加減清宮湯主治「溫邪傳心包」引起的下列症狀:

  • 神昏耳聾:精神意識障礙與聽覺異常
  • 身熱脈數:發熱伴隨快速脈搏
  • 口渴舌紅:津液損傷與熱象表現
  • 言蹇:語言表達困難

此方針對溫熱病邪侵入心包絡,造成神識障礙的一系列熱入心營症狀,體現了中醫「熱入心包」的病理概念。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藥物組成及邏輯推理

  1. 黑犀角(主藥)

    • 傳統功效:清心涼血、解毒定驚
    • 針對性:直接清泄心包熱毒,治療神昏譫語
  2. 連翹、銀花(輔藥)

    • 清熱解毒、透熱轉氣
    • 協助犀角清解熱毒,防止邪熱進一步內陷
  3. 元參(輔藥)

    • 滋陰降火、解毒利咽
    • 針對口渴舌紅的陰傷表現
  4. 竹葉心、蓮子心(佐藥)

    • 清心除煩、引熱下行
    • 專治心經鬱熱,體現「以心入心」的用藥思路
  5. 石菖蒲(佐藥)

    • 芳香開竅、化濁醒神
    • 改善神昏、言蹇等神識症狀
  6. 金汁(使藥)

    • 傳統特殊用法,清熱解毒之效
    • 加強全方解毒涼血作用

治療原理

此方體現了「清營涼血、解毒開竅」的治法,通過多層次作用機制:

  1. 直接清心:犀角、蓮子心等直折心包熱毒
  2. 透熱轉氣:連翹、銀花使營分熱邪有外透之機
  3. 護陰保津:元參防止熱邪耗傷陰液
  4. 開竅醒神:石菖蒲改善神識障礙
  5. 解毒涼血:金汁、犀角協同清解血分熱毒

全方構成了一個針對「熱陷心包」證的立體治療網絡,既治標(神昏、言蹇)又治本(心包熱毒),體現了中醫對溫病重症的辨證論治思想。

傳統服藥法


黑犀角2錢(磨衝),連翹2錢,石菖蒲1錢,元參3錢,銀花3錢,竹葉心2錢,蓮子心5分,金汁4錢(衝)。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溫邪傳入心包所致的神昏耳聾、身熱脈數、口渴舌紅、言蹇等症。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清宮湯, 出處:《鎬京直指》。 組成:黑犀角2錢(磨衝),連翹2錢,石菖蒲1錢,元參3錢,銀花3錢,竹葉心2錢,蓮子心5分,金汁4錢(衝)。 主治:溫邪傳心包,神昏耳聾,身熱脈數,口渴舌紅,言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