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營湯

清營湯

QING YI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5

熱/寒比例

極寒 (0.1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肺經 17%
胃經 16%
肝經 11%
大腸經 8%
腎經 8%
膽經 5%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脾經 2%
心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清營湯原方中確實含有犀角,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二:

  1. 清熱解毒:犀角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古人認為其可清熱解毒,尤其對熱毒熾盛、神昏譫妄等症有較好療效,故被用於清營湯中以解毒清熱。
  2. 涼血止血:犀角亦具有涼血止血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入血所致的斑疹、吐血、衄血等症。古人認為犀角可涼血止血,故用於清營湯中以治療熱毒所致的出血症狀。

然而,由於犀牛瀕臨滅絕,現今清營湯已不再使用犀角,而是以其他藥材替代,例如水牛角等,以達到類似的藥效。

清營湯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能有效治療熱毒熾盛、血分瘀熱所致的各種熱症,例如高熱、神昏、口渴、煩躁、斑疹等。
  2. 滋陰養血: 生地黃能滋陰養血,補益心腎,對於熱病耗傷陰液、血虛津虧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能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的康復。

清營湯中,生地黃與其他藥材如銀花、連翹、丹皮等配合,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治療溫熱病、熱毒血分等症狀,療效顯著。

清營湯中包含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熱毒蘊結、熱盛傷津所致的口渴、便祕、煩躁、斑疹等症,配合其他藥材,能更好地達到清熱解毒的功效。
  2. 滋陰降火:玄參兼具滋陰作用,可滋養陰液,並能降火消炎,緩解熱病過程中津液虧損、陰虛火旺所致的虛熱、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可更好地達到滋陰降火的效果。

總而言之,玄參在清營湯中發揮着重要的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達到治療熱病的功效。

清營湯中加入淡竹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淡竹葉性寒,味甘淡,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之效。對於熱毒壅盛,暑熱傷津,以及高熱煩躁等症狀,淡竹葉可起到清熱瀉火,解毒利尿的作用。
  2. 利濕退黃: 淡竹葉入膀胱經,具有利濕退黃的功效。在清營湯中,淡竹葉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清熱利濕,對於濕熱蘊蒸,以及黃疸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清營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滋陰潤肺,清熱解毒: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熱解毒之效。清營湯主治溫熱病邪入營分佈,導致高熱神昏、煩躁不安、口渴咽乾、舌紅絳少津等症狀。麥門冬能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緩解熱邪對肺、心等臟腑的損傷,幫助清熱解毒,恢復正常功能。
  2. 養陰生津,緩解津液不足: 溫熱病邪消耗津液,導致患者口渴咽乾,舌燥少津。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之功效,能補充體內津液,緩解口渴、咽乾等症狀,有助於維持機體的正常運作。

因此,清營湯中加入麥門冬,能夠有效地滋陰潤肺、清熱解毒、養陰生津,促進患者體內陰液的恢復,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渴的功效。

清營湯中加入丹參,主要是為了其涼血活血之效。

丹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清營湯主治溫熱病邪入營分佈於血分,症見高熱、神昏、斑疹、舌絳、脈數等,而丹參可清熱涼血,解毒消斑,並能活血化瘀,改善血瘀阻滯,使營血暢通,促進熱毒外出。

因此,丹參在清營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地改善溫熱病邪入營所致的病症。

清營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的功效。清營湯用於治療溫病熱邪入營,症見高熱、神昏、煩躁、口渴、脈數等,黃連可有效清泄熱毒,降低體溫,改善神志。

二、抑菌抗炎: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連含有小檗鹼等生物鹼,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作用。溫病過程中,病邪侵襲,易導致細菌感染和炎症反應,黃連可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炎症反應,輔助清熱解毒。

綜上所述,清營湯中加入黃連,既可清熱解毒,又可抑菌抗炎,為治療溫病熱邪入營提供有效的藥物支持。

清營湯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涼血止痢的功效。

在清營湯中,金銀花與其他藥材如連翹、生地、玄參等相配合,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用於治療溫熱病邪入營分佈於血分,症見高熱、神昏、煩躁、口渴、舌紅絳、脈數等。

清營湯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連翹味苦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清營湯主治溫熱病邪入營分佈,症見高熱神昏、煩躁不寧、口渴喜飲、脈數有力等,連翹可以清熱解毒,清除營分熱邪,緩解熱症。
  2. 疏散風熱:連翹亦有疏散風熱之效。溫熱病初期,患者常伴有風熱症狀,如發熱、頭痛、咽痛等。連翹可以疏散風熱,改善初期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治療。

因此,連翹在清營湯中,既能清熱解毒,又能疏散風熱,是治療溫熱病的重要藥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清營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清營湯主治暑溫、邪熱初入營分之證,其核心病機為「熱灼營陰」,表現為身熱夜甚、心煩不眠、谵語、舌絳乾燥、脈細數等。此方針對「熱邪由氣分漸入營分」的過渡階段,此時邪熱燔灼,但未全入血分,故見斑疹隱隱、口反不渴(營熱蒸騰津液上潮)。其適應範圍包括:

  1. 暑溫邪入心包:暑熱之邪內陷手厥陰心包,擾亂神明,故見夜寐不安、谵語、目開闔異常。
  2. 陽明溫病邪在血分:熱邪深伏營血,舌質絳而苔黃燥,雖不渴但熱勢熾盛。
  3. 營分熱盛傷陰:舌絳、脈細數為營陰耗損之象,身熱夜甚乃營分熱特徵。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清營湯以「清營透熱、養陰涼血」為綱,組方結構可分三層次:

  1. 清營涼血爲君

    • 犀角(現用水牛角代):直清心營,解血分熱毒,鎮驚安神。
    • 生地黃、玄參:滋陰涼血,救營分之耗傷,玄參兼能解毒散結。
  2. 透熱轉氣爲臣

    • 金銀花、連翹:輕清宣透,使營分熱邪外達氣分而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之理)。
    • 黃連、竹葉心:清心瀉火,竹葉心兼導熱下行,防邪內閉。
  3. 養陰和營爲佐

    • 麥冬、丹參:麥冬養肺胃之陰以滋營血之源,丹參涼血活血,防熱與血結。

整體邏輯

  • 以犀角、生地爲核心,針對營分熱熾陰傷之本;
  • 配金銀花、連翹體現葉桂「透熱轉氣」思想,使邪有出路;
  • 黃連、竹葉心清瀉心火,截斷熱擾神明之徑;
  • 麥冬、丹參協同養陰活血,標本同治。全方清中寓透,涼血不留瘀,養陰不戀邪,契合營分證病機。

現代理解延伸
此方可視為「抗感染聯合微循環調節劑」,針對熱性病早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傾向,透過改善微循環障礙(丹參)、降低炎症因子(犀角、黃連)、保護血管內皮(生地、玄參),緩解高熱譫妄等神經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使用本方應注意舌診,原著說:「舌白滑者,不可與也」,並在該條自注中說:「舌白滑,不惟熱重,濕亦重矣,濕重忌柔潤藥」,以防滋膩而助濕留邪。

相關疾病


雙眼視力迅速下降,甚至視力喪失發燒舌上出現粗糙如尖刺四肢抽搐蕁麻疹帶狀疱疹面色發紅單純性疱疹昏迷胡言亂語神志不清身體發熱四肢冰冷舌苔乾燥(舌乾)幼兒發熱舌頭鮮紅色白疕鼻竅紅腫麻疹睡眠障礙皮疹紅疹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清營湯, 出處:《溫病條辨》卷一。 組成:犀角3錢,生地5錢,元參3錢,竹葉心1錢,麥冬3錢,丹參2錢,黃連1錢5分,銀花3錢,連翹2錢(連心用)。 主治:清營解毒,透熱養陰。主治:暑溫,邪入手厥陰,脈虛,夜寐不發,煩渴舌赤,時有谵語,目常開不閉,或喜閉不開及陽明溫病,邪在血分,舌黃燥,肉色絳,不渴者。邪熱初入營分,身熱夜甚,口渴或不渴,時有谵語,心煩不眠,或斑疹隱隱,舌絳而乾,脈象細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