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子的傳統功效
1. 驅蟲殺蟲
牽牛子,在古代醫籍中記載甚多,其驅蟲殺蟲之效,雖非其主要功效,卻也隱含其中。從上述典籍記載可見,牽牛子的主要功效著重於瀉下通便,而其驅蟲作用則間接體現於其強力瀉下的作用機制。
《名醫別錄》記載牽牛子「主下氣,療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小便」,雖未直接提及驅蟲,但其「下氣」之功,可以理解為排除體內壅滯之氣,而某些寄生蟲的感染,會導致氣機不暢,牽牛子的瀉下作用,或許可以間接達到驅蟲的目的。 這應理解為牽牛子強力瀉下,將蟲體連同糞便排出體外。
《本草正》指出牽牛「大泄元氣,凡虛弱之人須忌之」,這說明瞭其藥性峻猛,非一般藥物所能比擬。其強烈的瀉下作用,足以將腸道內積聚的蟲體清除,但同時也提醒了其副作用,需慎用。
《本草綱目》則更詳細地描述了牽牛子的功效,提到其治療「大腸風祕,氣祕」,這些症狀有時也與腸道寄生蟲感染相關。書中提到「但病在血份及脾胃虛弱而痞滿者,則不取」,這說明牽牛子雖有驅蟲的可能性,但其峻猛的藥性,更適用於特定症狀,而非所有腸道寄生蟲感染。 因此,牽牛子驅蟲的功效,應視為其瀉下作用的副效應,而非其主要功效。
總而言之,古代醫籍對牽牛子驅蟲功效的描述並非直接而明確,而是從其強烈的瀉下作用推測而來。 其應用需謹慎,需考慮患者體質與病情,切勿自行服用。
2. 利尿通便
牽牛子,其利尿通便的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被歷代醫家所重視。其作用機制,主要在於其峻下之性。
《名醫別錄》是最早記載牽牛子藥效的典籍之一,它指出牽牛子「主下氣,療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小便」。此處「下氣」指其能通利腸胃,排除體內積滯之氣,從而達到通便的目的;「療腳滿水腫」則說明其利水消腫的作用,這與利尿功能密切相關。
《本草正》則更進一步指出牽牛子在古代多以散劑或丸劑服用,但若需緊急治療,也可入煎劑,但同時也強調其「大泄元氣,凡虛弱之人須忌之」。這點說明牽牛子藥性峻猛,雖能快速見效,卻容易耗傷人體正氣,故體虛者不宜使用。
《本草綱目》則對牽牛子的應用範圍作了更詳細的闡述,指出其能治療「水氣在肺,喘滿腫脹,下焦鬱遏,腰背脹腫,及大腸風祕,氣祕」。這些症狀都與水液代謝失常、腸胃積滯有關,也佐證了其利尿通便的功效。李時珍更提醒,牽牛子雖有效,但「病在血份及脾胃虛弱而痞滿者,則不取快一時及常服,傷元氣也」,再次強調了其藥性峻烈,需慎用。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對牽牛子的利尿通便功效多有肯定,但同時也強調其藥性峻猛,需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謹慎使用,切勿濫用。其峻下之性雖能快速有效地解決水腫和便祕等問題,但也容易傷及元氣,因此,正確的辨證施治至關重要。
3. 驅蟲殺蟲
牽牛子是一種著名的中草藥,具有驅蟲殺蟲的功效。牽牛子的種子含有生物鹼,包括牽牛子甙、月桂酸、棕櫚酸、油酸和亞油酸等。牽牛子甙是驅蟲殺蟲的主要成分,具有麻痺蟲體的作用,可以使蟲體失去知覺而死亡。
同時,牽牛子甙也能抑制蟲卵的發育,防止蟲體繁殖。牽牛子對蛔蟲、鉤蟲、鞭蟲、蟯蟲等腸道寄生蟲都有很好的驅除效果,常被用於治療腸道寄生蟲感染。此外,牽牛子還可以殺死皮膚上的寄生蟲,如疥蟲、蝨子等,可以治療皮膚寄生蟲感染。
4. 利水滲濕
牽牛子,其利水滲濕的功效歷代醫家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從古代醫籍的描述中,可窺見一二。
《名醫別錄》指出牽牛子「主下氣,療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小便」,簡潔地概括了其利水消腫的功效,並指出其可以治療因水濕停滯而導致的肢體浮腫及小便不利等症狀。這說明古人很早就觀察到牽牛子具有促進體內水分代謝的作用,能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
《本草正》則從用藥角度闡述:「牽牛,古方多為散丸,若用救急,亦可佐羣藥煎服,然大泄元氣,凡虛弱之人須忌之。」這段記載點明瞭牽牛子的峻下作用,其利水之力強勁,如同「救急」之藥,但同時也強調了其藥性峻猛,容易耗傷元氣,因此體虛者不宜服用。
《本草綱目》則更進一步闡明牽牛子利水滲濕的適用範圍:「牽牛治水氣在肺,喘滿腫脹,下焦鬱遏,腰背脹腫,及大腸風祕,氣祕,卓有殊功。」李時珍認為牽牛子能有效治療因水濕停滯導致的肺部、下焦等部位的腫脹,以及便祕等症狀。但同時也提醒:「但病在血份及脾胃虛弱而痞滿者,則不取快一時及常服,傷元氣也。」這說明牽牛子雖能利水,但其藥性峻猛,對於血虛、脾胃虛弱者,則應謹慎使用,以免傷及正氣。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對牽牛子利水滲濕功效的描述,一方面肯定了其在治療水腫、便祕等方面的療效,另一方面也強調了其峻猛的藥性,需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謹慎使用。 其強烈的利水作用,使其成為治療水濕停滯的有效藥物,但同時也需注意其潛在的副作用,避免濫用。
5. 瀉下
牽牛子,其瀉下功效自古以來便為醫家所重視。從歷代本草典籍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窺見其瀉下作用的特性與應用範圍。
《名醫別錄》中記載牽牛子「主下氣,療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小便」,已點明其具有通利水道、瀉下水腫的功效。此處的「下氣」並非單指瀉下,也包含了疏通氣機之意,說明牽牛子的瀉下作用,並非單純的腸道刺激,更與全身氣機的調和相關。
《本草正》則更進一步強調了牽牛子的峻下作用:「牽牛,古方多為散丸,若用救急,亦可佐羣藥煎服,然大泄元氣,凡虛弱之人須忌之。」此處指出牽牛子瀉下力強,古方多以丸劑緩和其峻猛之性,強調其「大泄元氣」,故體虛者不宜使用。這說明牽牛子瀉下的機制,是較為強烈的,容易耗傷人體正氣。
《本草綱目》則更詳細地闡述了牽牛子的應用範圍:「牽牛治水氣在肺,喘滿腫脹,下焦鬱遏,腰背脹腫,及大腸風祕,氣祕,卓有殊功。」這表明牽牛子不僅能治療便祕,還能治療因水濕停滯、氣機阻滯所致的各種腫脹病症。然而,李時珍也謹慎地指出:「但病在血份及脾胃虛弱而痞滿者,則不取快一時及常服,傷元氣也。」這再次強調了牽牛子瀉下峻猛的特性,以及其使用上的禁忌。
綜上所述,牽牛子的瀉下功效顯著,但其峻猛之性也需謹慎看待。古人運用牽牛子治療便祕、水腫等症,但同時也強調了其耗傷元氣的特性,並明確指出其使用禁忌,體現了古人對藥物使用之嚴謹態度。現代應用中,更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才能安全有效地發揮其療效。
牽牛子的現代功效
1. 抗發炎
牽牛子具抗發炎之效,其萃取物可抑制炎症介質之釋放,以減輕炎症反應。亦富含抗氧化物質,可減少自由基,抑制炎症反應。
2. 降血脂
牽牛子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皁甙、多酚和生物鹼等,可以調節脂肪代謝,降低血脂水平。皁甙,可以抑制膽固醇在肝臟中的合成,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多酚,可以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質過氧化,降低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生物鹼,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3. 降血糖
牽牛子具降血糖之效。其內含成分能促進胰島素之分泌,幫助葡萄糖之吸收與利用,有助血糖控制。
- 抑制肝臟葡萄糖的產生:牽牛子的有效成分能夠抑制肝臟中糖原的分解,減少肝臟葡萄糖的輸出。
- 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牽牛子的有效成分能夠促進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增加葡萄糖的利用。
- 延緩胃排空:牽牛子的有效成分能夠延緩胃排空,延長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時間,從而降低餐後血糖的升高。
- 改善胰島素抵抗:牽牛子的有效成分能夠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
牽牛子的炮製
牽牛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炒牽牛子:取凈牽牛子,照清炒法(附錄Ⅱ D)炒至稍鼓起。用時搗碎。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牽牛子注意事項
- 孕婦不可服用,以免影響胎兒。
- 胃弱氣虛者禁用,以免加重症狀。
- 不脹滿、不大便祕者不應服用,以免腹瀉。
- 巴豆、巴豆霜與牽牛子不可同時服用,以免中毒。
- 服用青木香、乾薑可緩解牽牛子引起的副作用。
- 濕熱在血分、胃弱氣虛者禁用,以免加重病情。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以免影響胎兒或嬰兒。
- 腎臟疾病患者慎用,以免加重腎功能惡化。
- 服用某些藥物時慎用,以免藥物相互作用。
- 長期大量使用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應注意使用劑量和時間。
牽牛子相關的方劑
牽牛子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牽牛子含有的化學成分
牽牛子甙(pharbitin), 沒食子酸(Gallicacid), 牽牛子酸(pharbiticacid), 麥角醇(lysergol), 裸麥角鹼(chanoclavine), 野麥鹼(elymoclavine), 赤黴素A20(gibberellinA20), 赤黴素A3(gibberellinA3), 赤黴素A5(gibberellinA5), 巴豆酸(tiglicacid), 戊酸(valericacid), 田麥角鹼(agroclavine), 脂肪油(fatoil)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