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八仙串方劑中包含乾漆,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祛風濕止痛:乾漆性溫燥,入肝經,善於祛除風寒濕邪,並能止痛。八仙串常用於治療風溼痹痛、關節疼痛等症,乾漆在此起到祛風除濕、止痛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
- 活血化瘀:乾漆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給,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瘀血阻滯,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在八仙串方劑中,乾漆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材,共同發揮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八仙串方劑中包含丁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功效:
-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丁香性溫,入脾胃經,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胃寒所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
- 降逆止嘔: 丁香能降逆氣,止嘔吐,對於脾胃虛寒、氣逆上衝所致的嘔吐有較好的療效。
八仙串方劑中其他藥材也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降逆止嘔等功效,與丁香的藥性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八仙串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理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八仙串常用於治療胃脘疼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而木香的理氣止痛作用可以緩解腸胃不適,促進消化。
- 燥濕健脾: 木香兼具燥濕健脾之效。若脾胃虛弱,濕氣困阻,可導致腹瀉、食慾不振等症狀。木香的燥濕健脾作用,可以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減輕濕邪對人體的影響。
因此,八仙串方劑中加入木香,有助於改善胃腸功能,緩解疼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狀。
八仙串方劑中加入檀香,主要基於其香氣與藥性:
- 芳香開竅:檀香氣味芬芳,能開竅醒神,對於神經衰弱、失眠、頭昏腦脹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 行氣止痛:檀香具行氣止痛之效,能緩解胸悶氣滯、胃脘疼痛、腹痛等症狀。
此外,檀香性溫和,與八仙串中其他藥材搭配,能起到協調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八仙串方劑中包含檳榔,主要源於其行氣止痛的功效。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消積導滯、行氣止痛的作用。
其藥性可疏通氣機,解除腸胃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並促進消化,排除積滯。因此,在八仙串方劑中,檳榔有助於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各種疼痛,例如胃脘疼痛、脅肋脹痛等。同時,檳榔還可促進消化,幫助消食導滯,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狀。
八仙串方劑中包含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防己性寒,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痛之效。八仙串常用於治療風濕痺痛,而防己的藥性可以有效緩解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受限等症狀。
2. 利水消腫: 防己亦有利水消腫之效。八仙串常用於治療水腫,而防己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消散水腫,緩解因風溼痺痛導致的肢體腫脹。
因此,防己在八仙串方劑中,發揮祛風溼止痛、利水消腫的功效,爲整體方劑的藥效起到重要作用。
八仙串方劑中含有牽牛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瀉下通便作用: 牽牛子性寒,味苦,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之效。八仙串常用於治療便祕,牽牛子可幫助清除腸道積滯,促進排便。
- 消積化痰作用: 牽牛子能消積化痰,對於脾胃溼熱、食積停滯等症,可配合其他藥材,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八仙串中的其他藥材,例如枳實、厚朴等,也具有消積化痰的作用,與牽牛子相輔相成,增強了方劑的整體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八仙串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八仙串為驅蟲消積之峻劑,主治各類「積滯」,包含:
- 蟲積:針對腸道寄生蟲(如蛔蟲、絛蟲)所致腹痛、消瘦。
- 食積:飲食停滯,脘腹脹滿、嗳腐吞酸。
- 痰積:痰濕壅塞,咳嗽痰多、胸悶。
- 氣積:氣機鬱滯,胸脅脹痛、噯氣不舒。
- 血積:瘀血內阻,疼痛固定、舌紫暗。
- 寒積:陰寒凝滯,腹冷痛、便溏。
- 水飲:水濕停聚,水腫、痰飲咳逆。
此方以「攻逐」為主,力猛效捷,適用於實證積滯,體弱者慎用。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核心配伍:殺蟲攻積
- 乾漆(炒煙盡):破血消癥,殺蟲,針對血積、蟲積。
- 黑醜、白醜(牽牛子):瀉下逐水、消痰通便。生用峻下,炒用緩攻,調節瀉下力度,共逐水飲、痰積、食滯。
- 楝樹根皮(苦楝皮):專殺蛔蟲,輔助乾漆增強驅蟲之效。
2. 行氣導滯
- 木香、檀香、丁香:辛香走竄,行氣止痛,化解氣積、寒積。
- 檳榔:殺蟲消積、降氣通便,協同牽牛子導邪下行。
3. 祛濕利水
- 防己:利水消腫,針對水飲停聚;其苦寒性亦可緩解諸藥辛熱之性。
4. 方劑特點
- 峻猛配伍:黑白醜生熟同用,牽牛子瀉下與苦楝皮殺蟲並行,佐以乾漆破血,適合頑固積滯。
- 攻中寓調:木香、檀香等理氣藥防止攻伐太過導致氣機壅滯,砂糖送服緩和藥性。
三、治療機理推論
此方通過:
- 殺蟲(苦楝皮、檳榔)→ 瀉下排蟲(牽牛子、檳榔)。
- 破血行氣(乾漆、木香)→ 化解瘀血、氣滯。
- 逐水消痰(牽牛子、防己)→ 清除水濕痰飲。
諸藥協同,形成「通導下行」之力,使積滯從二便排出,適用於體實邪盛之證。
傳統服藥法
乾漆(炒令煙盡)5錢,丁香3錢,廣木香5錢,檀香5錢,檳榔5錢,防己1兩,黑醜(取頭末)3兩,白醜(取頭末)2兩(黑、白醜頭末和勻,分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楝樹根皮(為末)1兩(楝樹須要白皮而生子者用之,無子者不用)。
上為細末。
每服3錢,小兒減半,沙糖泡湯送下。
孕婦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散結的功效,但陰虛火旺、氣虛血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八仙串, 出處:《串雅補》卷二。 組成:黑醜頭末4兩,尖檳1兩,茵陳5錢,廣木香1錢,血餘灰1錢,沉香1錢,牙皂5錢,五加皮2錢。 主治:蟲積。
八仙串, 出處:《串雅補》卷二。 組成:乾漆(炒令煙盡)5錢,丁香3錢,廣木香5錢,檀香5錢,檳榔5錢,防己1兩,黑醜(取頭末)3兩,白醜(取頭末)2兩(黑、白醜頭末和勻,分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楝樹根皮(爲末)1兩(楝樹須要白皮而生子者用之,無子者不用)。 主治:一切蟲積,食積,痰積,氣積,血積,寒積,水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