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蟲散

XUN CHO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案》卷四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0.47)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0%
胃經 20%
肺經 14%
脾經 8%
肝經 8%
心經 5%
小腸經 5%
膀胱經 5%
腎經 5%
三焦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腎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尋蟲散中包含牽牛子,主要是利用其驅蟲的功效。牽牛子性寒,味苦,歸大腸經,具有瀉下逐水、殺蟲的作用。其主要成分為牽牛子甙,對蛔蟲、蟯蟲、鉤蟲等腸道寄生蟲有較強的驅除作用,對於因寄生蟲引起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此外,牽牛子還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輔助治療一些因濕熱引起的疾病。因此,尋蟲散中加入牽牛子,可以有效地驅除腸道寄生蟲,並輔助治療相關症狀。

尋蟲散中包含雷丸,主要原因有二:

1. 驅蟲之力:雷丸性溫,味苦,入脾、胃經,具有驅蟲、消積的功效。其對於蛔蟲、蟯蟲、鉤蟲等寄生蟲有顯著的驅除作用,可有效解決因蟲積所導致的腹痛、腹瀉、食慾不振等症狀。

2. 配伍增效:尋蟲散中其他藥物如檳榔、苦楝皮等,也具有驅蟲功效,雷丸與之配伍,可增強驅蟲之力,達到更好的療效。同時,雷丸亦可起到緩和藥性、減少毒副作用的作用,提升方劑的安全性。

尋蟲散中包含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驅蟲作用: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驅蟲殺蟲、消積化滯的功效。其所含的檳榔鹼、檳榔素等成分,對多種寄生蟲,如蛔蟲、鉤蟲、絛蟲等,都具有較強的殺滅作用。
  2. 行氣消積: 尋蟲散多用於治療兒童腹痛、積滯、蟲積等症,而檳榔除了驅蟲之外,還有行氣消積的作用,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吸收,有助於改善積滯引起的腹痛等症狀。

因此,尋蟲散中加入檳榔,既能驅蟲,又能消積,可有效地治療兒童的蟲積腹痛等症狀。

尋蟲散方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尋蟲散用於治療小兒疳積、蟲積腹痛等症,木香可疏肝理氣、健脾胃,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
  2. 燥濕殺蟲: 木香還具有一定的燥濕殺蟲功效,可殺滅腸道內的寄生蟲,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驅蟲的目的。

因此,木香的加入不僅能緩解腹痛,更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達到治療小兒疳積、蟲積腹痛的效果。

主治功效


尋蟲散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丹臺玉案》孫文胤所載,尋蟲散主治「大人小兒腹內諸蟲」。此方劑以驅蟲消積為主,並兼顧理氣和胃,針對蟲積於腹內所致之症狀進行治療。其治療原理,可從方中各藥材的功效分析:

1. 驅蟲殺蟲: 方中核心藥物為雷丸檳榔。雷丸性味苦、辛、平,具有驅蟲殺蟲、消積止痛的功效,能直接殺滅腸道寄生蟲;檳榔性味辛、溫,具有殺蟲消積、行氣利水的功效,能驅除腸道寄生蟲,並緩解蟲積所致的腹脹。 二者合用,驅蟲之力倍增。

2. 瀉下通便: 牽牛子性味苦、寒,具有瀉下通便、消癥破積的功效。蟲積於腸道,常導致大便不通,牽牛子的瀉下作用可以幫助排出蟲體及宿便,清除腸道積滯,輔助驅蟲。

3. 理氣和胃: 木香性味辛、溫,具有理氣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蟲積常伴有腹痛、脹滿等症狀,木香可以疏通氣機,緩解腸胃脹氣,並兼顧健脾益胃,增強脾胃功能,有助於機體恢復。

綜合分析: 尋蟲散的組方思路,是通過雷丸、檳榔直接殺滅及驅除蟲體,牽牛子促進蟲體及宿便排出,木香則調理脾胃氣機,緩解症狀,從而達到治療「腹內諸蟲」的目的。 方中各藥材的功效相互配合,相輔相成,共同奏效,有效應對蟲積所致的腸胃不適。

《丹臺玉案》中亦記載了蟲病的臨牀表現:「面黃肌瘦,脣白毛豎,容顏不澤,臉多白印,時覺噁心口吐清水,或心腹脹痛,飲食不為肌膚或頭髮猙獰,灑淅惡寒,或額面生瘡,濕癢沿連,皆其症也。」 這些症狀均與腸道寄生蟲感染相符,也從側面印證了尋蟲散的臨牀應用價值。 方中以黑沙糖調服,也體現了古代醫家對於藥物服用方法的精細考量,有利於藥物的吸收和療效的發揮。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尋蟲散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腹瀉等副作用。

相同名稱方劑


尋蟲散, 出處:《玉案》卷四。 組成:白醜(一半炒)1兩,黑醜(一半炒)1兩,雷丸1兩,檳榔1兩,廣木香5錢。 主治:大人、小兒腹內諸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